大學生愛心培育研究
時間:2022-03-26 02:42:51
導語:大學生愛心培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是基于“生命教育”的愛心培育,即通過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二是基于“生存教育”的愛心培育,即通過生存關愛教育,幫助大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三是基于“生活教育”的愛心培育,即幫助大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幸福生活,培養學生的愛心、感恩之心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三者之間互為條件、相輔相成。基于“生命教育”的愛心培育是前提,基于“生存教育”的愛心培育是基礎,基于“生活教育”的愛心培育是方向。
2、基于“三生教育”的大學生愛心培育的方法和途徑
2.1構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四位一體的“大教育”模式。“三生教育”的愛心培育不只是學校的事,也是家長和全社會的事。除了學校教育以外,還要多管齊下,整合學校、家庭、社會和自我等教育資源,堅持家庭培育是基礎、學校培育是關鍵、社會培育是保障,自我培育是根本的原則,相互協調,有機統一,形成合力,整體提升教育水平。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加強大學生自我培育的能力也不可忽視。大學生要通過理論學習、實踐體驗、自我審視、自我修正等方式引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2.2注重“四個結合”,加強愛心培育的全面滲透。一是將基于“三生教育”的愛心培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實施基于“三生教育”愛心培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因此,高校要開展基于“三生教育”愛心培育的學科滲透。要求各學科教師充分挖掘學科教材本身所蘊含的“三生教育”的因素,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把握時機,適時、適度、適量地進行“三生教育”思想滲透。如醫學院校在大一新生第一堂解剖課上可舉行遺體捐獻祭拜儀式,通過這種形式教育學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學會感恩、學會做人。二是將基于“三生教育”的愛心培育與學校德育工作相結合。要使“三生教育”貫穿德育教育全過程,有針對性、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打造出學校的德育品牌,達到人人“珍惜生命、學會生存、熱愛生活”。三是將基于“三生教育”的愛心培育與校園文化相結合。校園文化在“三生教育”的愛心培育過程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對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強化學生的正確行動意識,起著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一方面,要合理設計規劃校園環境,使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受到愛的感染和薰陶;另一方面,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品位高雅、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有利于基于“三生教育”愛心培育的良好校園文化環境,打造活動品牌,把學校的外在要求內化為學生的自我要求,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培養他們的進取精神,在校園內大力弘揚尊重生命、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健康生活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導。四是要將基于“三生教育”的愛心培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如何習得優良的美德?阿布林說:“答案是:實踐!實踐!實踐!”因此,要改變原有的教育方式,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外實踐活動,并與學校其他的社會調查、志愿活動、公益服務、實習實訓等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才能真正體驗到生命的旺盛,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堅定生活的信心,同時通過實踐,掌握了生存技巧,提升了生存能力,也錘煉出了吃苦耐勞、熱愛生活、努力奮斗的優良品質。
2.3針對大學生的每個成長階段精心設計教育內容。大學生在每一個不同的階段,心理特點、思維方式和對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針對其的“三生教育”的愛心培育內容亦應不盡相同。在培育的過程中,要分年級選取、確定、設計教育內容,每個年級各有側重。大一年級圍繞“學會做人”核心主題進行設計,重點抓好學生的入學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等;大二年級圍繞“學會做事”核心主題進行設計,強化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個人情感教育等;大三年級圍繞“學會做學問”核心主題進行設計,注重專業教育、生涯規劃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等;大四年級圍繞“就業沖刺”核心主題進行設計,緊抓學生的幸福觀教育、就業與創業指導教育、挫折教育等。總之,基于“三生教育”的大學生愛心培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因此需要全方位、多層次、一體化的施行愛心培育,才能真正讓生命充滿希望,生活充滿陽光。
作者:吳媛媛工作單位: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團委
- 上一篇:彝族幼兒三生教育開展思考
- 下一篇:化學教學滲透三生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