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體操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措施

時間:2022-10-21 03:02:51

導語:緩解體操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緩解體操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措施

1體操教學中學生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

1.1對體操運動認識不足

大多數學生在小學和中學階段對體操的接觸比較少,他們接觸較多的是雙杠.而在學習雙杠的過程中,學生可能由于方法不當或者身體素質比較差而受傷,所以會在內心深處對雙杠甚至體操運動產生一種恐懼感.另外,學生一般是從電視上了解體操,而通常出現在電視上的體操表演相對來說專業水平比較高,學生會認為這樣的體操才是真正的體操,自己已經過了學體操的年紀,所以很難學好.因此在上體操課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懈怠的心理,認為只要考試通過就可以了,將動作做規范只是運動員在賽場上應該做的,與他們無關.正是因為這種思想,才使得學生很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操學習中來.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越來越不喜歡學習體操.因此雖然體操具有健身的作用,但是由于許多學生對其錯誤的認識,導致出現了由于害怕受傷而不愿意上體操課的現象.

1.2學生的心理素質不高

由于體操的動作相對來說比較難,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學生在學習體操的時候容易產生緊張的心理,甚至還會出現臨陣脫逃的現象.緊張的心理使學生在面對運動器材時不能抬起手、邁開腿,等到他們稍微克服恐懼感后,卻一心只想著完成任務,趕緊結束體育課.例如,當學生排隊跳馬時,本來已經很緊張了,但是看到前面有同學沒跳過去,自己會變得更緊張,所以輪到自己的時候也沒能跳過去.這些都是因為學生的心理素質不高引起的,長期下去,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體操水平,還會挫傷學生學習體操的積極性.

1.3學生的身體素質不高

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身體素質低下,學生的肢體柔韌度不符合體操運動的要求.由于肢體不協調和柔韌度的缺乏導致學生不能按照標準動作來完成任務.學生本來是興高采烈地去上體育課,想著自己肯定能夠很好地完成體操動作,但是結果卻讓學生信心大失,這也就摧毀了學生對體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1.4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

在體操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調,再加上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不夠了解,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體現,自然會產生恐懼心理.首先,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專業水平比較高,他們將學生看作是有體操功底的專業人員,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并沒有向學生介紹體操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注意事項,而是一上來就開始講解動作要領,教學方式過于單調,學生在沒有理論知識支撐的前提下盲目地跟著老師做,很難符合教師的教學要求.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起主導作用,要引導學生如何將動作做規范、如何抓住動作要領,但是大多數教師只是做一個簡單的示范后就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哪里不正確只是在旁邊輕描淡寫地說一下,對于做得不好的學生則要求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重做,直到動作規范為止,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教得費力、學生學得吃力,最終也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第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遇到的困難或者突發事件,不能及時地處理,這種行為也會讓學生對體操產生恐懼心理.

1.5學校的體操運動器械不完善

體操教學需要相應的體育器材來進行輔助,但是現在高職院校大部分體育器材都成為一種擺設放在一旁,還有一些器材有破損和斷裂的情況,學生在課上使用這些器材的時候沒有安全感,自然會產生恐懼心理.此外,體育課容易受天氣的影響,遇到不好的天氣,體育課就會在室內進行,但是有些學校的體育館空間狹小、空氣不流通,會給學生一種壓抑的感覺,學生不愿意在種環境下上課,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從而影響學習效率.

2緩解體操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措施

體操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調整好心態,勇敢地面對,在教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一定會做得很好.對于現在普遍存在的學生在上體操課時產生恐懼心理的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解決:

2.1增加學生對體操運動的了解

由于學生對體操運動缺乏認識,所以在進行體操訓練的時候,學生很容易產生恐懼心理.恐懼心理的產生,既不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所以教師在體操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先對學生進行體操理論知識的講解,強調進行體操訓練時的注意事項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讓學生對體操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從根本上減輕學生對體操的恐懼心理.此外,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體操運動員平時訓練以及在賽場上奪冠的視頻,讓學生在體會運動員艱辛的同時增加對體操的了解,從而增強學生對體操的興趣.

2.2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

現在大部分學生由于平時缺乏鍛煉,所以身體素質普遍比較低,這會對體操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阻礙.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組織學生做一些訓練,如可以通過練習柔韌度、平衡感來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通過倒立、仰臥起坐、臂力練習等運動來增強學生的力量,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全身心地投入到體操學習中去.此外,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內容布置一些課后任務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加強練習,同時還要定期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評估,提醒學生進行身體鍛煉.

2.3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教師要多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及時發現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變化,并給予正確的引導.如教師在上課時可以讓那些膽子較大、做得好的學生先做動作,這樣后面的學生看到前面成功的同學后就會信心大增,恐懼心理也會減少,從而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對于膽子比較小的學生,教師要多做示范,給他們多一些練習的機會,必要時給予適當的鼓勵,消除學生對體操的恐懼心理.學生對體操產生恐懼心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自身的意志力比較薄弱,遇到困難一味躲避、不能積極面對,如一些女生會由于天氣不好或者課程內容比較難而不上體操課.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讓學生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能夠自己解決,而不是依賴教師和其他學生,在培養學生獨立性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不怕吃苦、不怕失敗的精神.其次,教師還可以在平時增加一些提高學生耐力的訓練,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學會堅持、學會忍耐,從而提高學生的意志力.

2.4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要想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轉變單調的教學方式,代之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師要降低教學的難度系數.如在教學生做雙杠的肩倒立時,可以用倒立架來代替雙杠,讓學生在倒立架上進行模擬訓練,熟練后再在雙杠上進行肩倒立訓練.其次,在平時訓練中加強對學生的保護.如學生在做彈板后空翻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動作的要領和突發事件的應對技巧,還要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當學生看到前面翻過去的同學都安然無恙地落到墊子上后,便會減少恐懼心理.第三,教師要用條理清楚、準確生動的語言講解動作要領,同時還要做到內容明確,不出現模棱兩可的情況,讓學生初步建立起技術動作的概念.第四,教師可以通過標準的示范來打消學生的恐懼心理.如在教一個難度比較大的動作時,教師要進行多次示范,并在示范的過程中告訴學生哪里最容易出現錯誤、哪里最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并在學生做的時候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使學生在教師的示范和指導下逐漸打消恐懼心理.2.5完善學校的體育器材和場館建設體育器材用于輔助教師開展體操教學,所以學校要完善學校的體育器材.例如,可將那些已經破損的體育器材進行修理,以保障學生的安全,讓學生能夠安全地使用體育器材進行體操訓練,這樣學生就會減輕對體操的恐懼心理.其次,學校還要加強對體育場館的建設,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寬敞、明亮、舒適的環境下學習,這些都是從外部因素入手來減輕學生對體操的恐懼心理.

3結語

體操動作多、難度大,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恐懼心理,此時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制定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指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學習,并在學生的訓練中多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逐漸使學生放下恐懼的心理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體操學習中去.

作者:閆衛 單位: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