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學前教育兒童畫創作教學探究

時間:2022-06-28 03:01:42

導語:高師學前教育兒童畫創作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師學前教育兒童畫創作教學探究

摘要:本文從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兒童畫課程的設置、兒童畫創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學前教育專業兒童畫創作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兒童畫創作;教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及二胎政策的開放,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越來越重視。那么,對于幼兒教師來說,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不僅要求能懂得幼兒教育的理論知識,還要能琴、善舞、能畫、能說、能講。筆者根據對往屆畢業生應聘各大幼兒園教師時,面臨在技能考核繪畫方面遇到問題的反饋發現,繪畫的主要考核形式是命題繪畫即兒童畫命題創作。根據調研發現,學生在面試或者入職以后在組織幼兒繪畫活動時感覺到力不從心,尤其是在面試過程中,對于命題畫創作更是難以把握。那么反思以及與美術教師的研討,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兒童畫創作教學課程設置存在些許不足,同時由于年輕教師對于學前專業特點的不了解,因此在兒童畫創作教學方面也有待提高。

一、學前教育專業兒童畫創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兒童畫創作教學課時設置偏少。根據調查發現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設置分為繪畫、手工、理論三個模塊,其中繪畫兩個學期,手工兩個學期,理論一個學期,五個學期美術課程。每個學期32課時,繪畫課程開設在大一學年,那么繪畫課程共64課時,素描占據20課時,色彩20課時,簡筆畫14課時,兒童畫創編10課時。由于每學期節假日以及學生每學期進行兩周的見習,所以每學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各個老師只管自己的課程,知識點孤立,與前置或者后面課程沒有關聯,兒童畫創編僅10課時。通過對已畢業的學生訪談得知,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繪畫活動中會力不從心,難以融匯貫通。(二)兒童畫創作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教材缺乏拓展教材是教學的基礎和依托,現行的高等師范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使用的教材內容設計過多,教師更多考慮技能目標的完成,不利于幼兒園實際應用的需求,導致幼師所學內容與幼兒園創作教學所需脫節。再加上專門的兒童畫創作教材少。另外,教師大多是年輕教師且是專業美術院校畢業,對學生的要求更是注重專業技能的提升,在教學方法上往往按照畢業院校所接收的授課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方式單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往往不理想,加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所學習的技能較多,所以更加難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美術能力。

二、兒童畫創作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教學內容。學以致用,增加兒童畫創作教學課時高等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兒童畫創作教學課程應該專門開設一個學期,每周2節課時,同時在此基礎上應該增加創意美術課程內容,以拓展兒童畫創作教學的內容,拓展學生的思維。將創意美術課程與兒童畫創作教學有效結合,將手工教學內容與兒童畫創作教學有效結合,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豐富兒童畫創作教學的內容,達到拓展特色教材的目的。兒童畫教學內容應以幼兒園的實際運用為主,減少專業美術課程內容的學習,增加兒童畫的教學內容。(二)教學內容應前后呼應。課程的設置應該具有銜接性和相關性,比如在開設兒童畫創作教學課程之前開設簡筆畫,裝飾色彩,線描兒童畫等,只有在這些課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形象,懂得了色彩的搭配,了解了畫面的構圖,掌握了駕馭畫面的能力,學生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兒童畫的創作。系統化的教學安排有利于兒童畫創作的教學實踐,學生也才能學的得心應手。(三)加強課堂教學與非課堂教學的聯系。在注重學生平時課堂訓練的同時,注重與一線幼兒園的合作以及與兄弟院校的交流與實踐。真正把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符合一線發展需要,符合社會需求人才。師范學校可以與一線幼兒園合作開展教學研討,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等,美術教師也要進入幼兒園實踐教學,只有通過深入了解幼兒園的美術課程,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未來幼師工作的需要。(四)兒童畫創作教學的四個步驟抓住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自身的特點,結合專業認證的要求,以及根據調研與交流,美術組教師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共同研討對教材內容的取舍,在兒童畫創作教學方面總結出分為基礎造型階段、臨摹和創新相結合教學階段、墨畫教學階段、以及創作教學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基礎造型階段,主要創設一些情景,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在興趣中強化造型。注重學生課前課后的練習,教師進行普遍問題的講解和一對一的輔導。同時要進行不定期的全班考核和不定期的抽樣考核,以周為單位設計訓練計劃。例如,周一周二教師提供25種特征明顯的花卉兒童畫,學生自己儲備5種感興趣的花卉兒童畫簡筆形象。要求形象生動逼真。周三至周四教師提供20種特征明顯的動物兒童畫,學生自己儲備5種感興趣的動物簡筆形象,要求形象生動童趣。周五教師提供12種人物兒童畫,學生自己儲備5種動態夸張,特征鮮明的人物兒童畫。基礎造型階段主要是提高學生快速表現形象的能力,拓展學生形象的積累,在這期間學生除了要有非常高的自律性,教師還要在選定形象時要花心思去整理并且要符合學前專業學生的能力水平。同時還要隨著幼兒教學的需要不斷的更新,再次,教師提供的形象要生動,多樣,有趣。練習少但要精,讓學生在有限的練習中掌握重點。掌握造型的方法,掌握表現畫面的能力。第二階段,臨摹和創新相結合階段,臨摹是創新的基礎,從臨摹到創新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選擇優秀的兒童畫作品臨摹,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構圖、構思、選材、立意的能力。通過臨摹把握兒童畫創作的重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半創作。一幅完整的兒童畫作品包括造型、著色、構圖等。在臨摹的基礎上抽樣檢查,目的在于考驗學生基本形的掌握情況,在臨摹造型的基礎上加上教師的理論講解基本構圖,主體位置大小,確定畫面,引導學生改變其構圖形式,或者色調。達到半臨摹半創作的狀態。最后教師展示優秀兒童畫作品,解剖創作亮點和不同之處,然后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因為學生易受原創作品的影響,所以加上模擬創作這個過程很重要,其目的是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拓展。比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由傳播者轉變為引導者,先引導學生觀察作品,觀察事物的特征,畫面的構圖,形象的塑造,色彩的搭配,然后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建立自己創作的意識,最后進行獨立創作自己的作品,教師是引導者和啟發者。第三階段,墨畫教學階段,評記憶作畫,即是考驗學生對形體理解的一種手段,更是強化學生對形的儲備,以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表現形象生動的物像。這一過程必不可少,同時也是最考驗學生基本能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可以采取小組相互監督、相互比賽的形式。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和積極性。在墨畫階段教師主要要求學生掌握不同形象的造型方法,掌握不同形象的特征。學生容易受打擊,教師以鼓勵學生為主,另外教師要采取不定期的考核,同時還要不定期的抽樣檢查。第四階段,創作教學階段是學生利用所學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圍繞一定的主題表現作者的思想。也是兒童畫創作教學的總結和技能的展示。創作教學階段由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問題,會導致學生水平的層次不齊,那么,教師應引導學生采取相互學習,自行開展交流會,通過與優秀作品的比較,發現問題,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從而解決問題。創作教學階段是提升學生綜合美術能力的體現,也是學生美術素養的體現。從第一步到第四步,這個過程是一種復雜且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方法,同時結合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創作技能,提升學生的造型能力,審美能力,為學生在入職以后縮短其適應能力,能夠盡快進入工作轉換角色,同時也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以后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魏婷.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2.

[2]顧菁.當代藝術與美國兒童美術教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3]丁華,周燕.美術與幼兒美術創作[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高月梅,張宏.幼兒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楊景芝.兒童繪畫解析與教程[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96.

[6]李力加.兒童線描畫集成[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9.

[7]張曦敏.學前兒童美術教育[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全艷文 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