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與創新分析

時間:2022-04-29 11:04:08

導語: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與創新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與創新分析

摘要:近年來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學校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愈發重視。同時基于素質教育理念,信息技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指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但是與其他學科的教學過程相抵,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實力相對薄弱,需要教師對當前中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行重點探討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運用創新的教學理念,不斷設計和創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確保學生掌握足夠的信息技術能力和水平,并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創新

信息技術強調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素養的教學目標,同時主張其與學科教學實現科學整合和合理融入,并且提倡全面應用旨在培養學生具備良好信息素養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以便能夠確保學生能夠在信息化社會能夠具備良好的獲取、利用和開發信息的修養和能力。而信息技術教育是確保學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較為全面、系統信息技術知識,并且提升學生信息素養主要的渠道?;诋斍熬W絡信息技術不斷升級和迭代的科技發展背景,信息技術教育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高度重視該課程對學生的重要性,并且積極學習和應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從而不斷提升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效率。

1當前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現狀分析

1.1學生能力差異性較大。由于我國社會結構組成表現出一定的特殊性,表現在實際生活中,處于不同層次的農村和城市在教學資源方面存在較大程度上的差異,以至于中學生所接受教育的形式是非常不同的。一般來說,教師對于農村學生表現出更多的耐心和用心,這是因為相較于城市學生,農村學生所接受信息技術教育的基本條件相對簡陋和不完善,而且其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計算機的機會相對較少,并且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獲取更多來源于教材,基于這種客觀條件,學校會更加重視信息技術教育在農村學校的開展和重視,在學校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和作用下,有利于引導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獲取相對平衡的信息技術知識,實現共同進步和成長[1]。1.2教師水平較低。對于當前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教學素養和水平相對較低的情況,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和信息素養的養成。為了有效地改善這一狀況,作為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師,有必要時刻關注IT行業的最新動態和相關信息,并且不斷積累和學習與教學內容存在聯系的相關知識,以便獲得更加豐富和多樣的教學內容,確保軟硬件的同步更新和進步。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跟隨時展的潮流,充分發揮創新教育理念,扎根于持續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和信息素養,以便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以便更好地面對未來社會。1.3教學觀念落后。就目前來說,雖然新課程改革日漸深入和新型教育目標在很多學校實現落實,但是受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中學信息技術并沒有在學校、教師、家長甚至學生的心中予以充分的重視和關注,相反其更注重能夠直接影響升學率的學科。很多信息技術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往往參照和依據以往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缺少靈活性,從而導致信息技術課程的獨特性和功能性并不能實現完全發揮。在具體教學時,沒有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實際教學過程更多的是照本宣讀,這種機械化和缺乏新意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質量也得不到提升。因此,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必須轉變對信息技術教學的態度和看法,正確認識該課程開設背后的意義,避免出現浪費國家教育資源的情況。1.4教育定位不明確。追本溯源,在全國范圍的學校內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足夠的計算機系統知識,以便更好地適應信息化的社會。而當前很多中學在對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上,更多的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如何使用和操作計算機上,將計算機當成為學習服務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計算機編程語言和程序的教學,而且也忽略了培養學生進行計算機程序設計的能力。雖然當前一些教師逐漸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方式和內容轉變過程中,教學結果不甚理想,這一問題亟待解決。1.5缺乏考核機制。信息技術并非高考專業科目,一些學校雖然開設了信息技術科,卻沒有與之配套的考核標準和制度,雖然一些教師自定標準考核學生的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但是這與學生的專業成績和名次并不相關聯,這從側面對學生學習這門課程和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2]。

2現階段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創新策略簡述

2.1明確信息技術教學目標。從廣義上來說,信息學科就是指人們依托于相關通訊設備來獲取、傳輸、采集和整合的一種科學。從古至今,信息科學體現在方方面面,并且應用非常廣泛。例如古代戰爭中用來傳輸情報的烽火;飛鴿傳書來慰藉思念之情;利用書信來傳達相關生活信息;日常生活中談話交流時所獲得的相關信息等,均屬于信息的范疇。而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主要是指依托于大型計算機的技術平臺,在通信技術的支持下,通過網絡技術的傳輸作用來實現信息的傳遞,當前我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日漸成熟是分不開的。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信息的內涵,信息技術并不完全等同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但它們之間的密切聯系是非常明確的。信息技術是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支持,為人們獲取信息、傳輸、處理相關信息提供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以正確的態度和方式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學科的內容[3]。2.2有效融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科學有效的融入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通過作品制作和課題研究的方式作為基本教學內容融入實踐教學。簡單來說,兩種方式均依托于學生結合自身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前者要求學生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制作出富含實際價值或審美價值的信息技術產品。后者則是要求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一種研究性課題。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的實際教學時,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功能效果,在引導學生進行作品制作或者探究課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們創設和展示新穎有趣的問題情境,用以激發學生的感官刺激,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科學合理的分配時間和注意力,從而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調動自身知識體系,并能及時領會和解決的目的。2.3積極創設輕松有趣的教學情境。一般來說,中學信息技術課程多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當教師為學生提出相關的任務內容時,學生已有的認知知識體系會和新知識產生一定程度的沖突,此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恰當和關鍵性的問題情境,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任務實踐的過程中來,并且在不斷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科素養。此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課程內容為學生創設一個任務主題,讓學生根據此進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性的探究交流活動,同時引領學生積極大膽地展示自己或小組的探究結果,并將相應的解題思路和理解情況進行充分展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4]。2.4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作為教學根本目標。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會引發教育過程中各環節的變革,進而促使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產生根本意義上的轉變。在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并著重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從而能夠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和能力,使其正確認識和了解信息技術對推動人們生活質量提升和科技進度的助推效果。同時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養成足夠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實踐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向學生傳輸信息技術使用的規則和文化,引導其正確的利用信息技術,將其作為支持自身在未來社會學習、生活、工作的有效手段,培養其形成良好的正義感和責任感,避免出現違法行為、2.5做好教學過程設計。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一個人在做任務或者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其精神才會高度集中,并且讓自身的智力得到超長發揮,進而得到更好的成果。因此在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激發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興趣,并增強其學習動力,從而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來。而這就要求教師從教學手段和方法上入手,可以通過采用創設引人入勝的問題和設計生動靈活的學習活動的方式,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中學信息技術課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注重對課程引入問題的設計,力求每節課都能夠為學生打造專業且生動的課程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能力。2.6積極開展基于STEAM的創客教育。在確保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的同時,可以通過創建和開展創客教育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創客教育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出一些多樣化和層次性的實踐教程,并且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有效創建軟硬件設備充足的實訓環境。同時在課余時間指導和引領學生學習一些程序設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程序設計能力。同時為了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舉辦一些編程設計比賽,從而讓學生掌握充足的信息技術技能和信息素養[5]。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創新是促進信息化技術不斷進步和升級的動力,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要突出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常規,不斷學習和借鑒最新的信息技術知識和理想的教學經驗,從而實現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持續性創新和發展,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斷激發和拓展學生的思維習慣,有利于引導其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并且具備獨特的創新精神和技術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渝.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創新方法淺析[J].數碼設計(下),2019(7):45.

[2]肖麗宏.探究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7):88.

[3]郁翠.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探究[J].情感讀本,2019(30):99.

[4]武鐵硯.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商情,2019(39):281.

[5]崔蓮惠.創客教育背景下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創新探討[J].華夏教師,2019(1):69-70.

作者:張曉龍 單位: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劉家臺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