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偏僻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時間:2022-08-27 09:18:01
導語:農村偏僻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教師教學素質偏低,教學理念落后
農村偏僻地區的小學學校,生活條件、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等都比較差,所以很多教師都不愿來此地區進行工作,導致教師數量不夠,整體實力不強。很多教師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所以在教學素質方面,如專業知識、教學技能等,都處于偏低水平。而且,由于農村教師要一人擔任幾門課的教學職責,沒有時間去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進行深入研究,所以,在教學理念上,也表現得十分傳統、落后。
2.留守兒童居多,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在農村地區,特別是偏僻地區,大部分學生家長為了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都選擇到城市去打工,而他們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基本上是由祖輩照顧,而祖輩對孩子的關懷通常只停留在孩子是否吃飽、是否穿暖的層面上,對他們在學習方面的事情從不過問,盡不到他們的教育責任。而且,由于留守兒童缺乏來自于父母的關愛、關懷,在性格上,也逐漸變得沉默寡言、孤僻自卑,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導致成績越來越差。總之,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自信心,這是導致農村偏僻小學教育教學質量過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3.教育資金短缺,教學設備落后
眾所周知,農村相比城市,經濟條件落后,特別是一些偏僻地區,貧困面更是比較大,很多學校由于教育資金短缺,在教學設備方面,遠遠落后于城鎮地區,甚至連正規的辦公室都沒有,更別提先進遠程教育設施的配備了。教育資金的短缺,教學設備的落后,也是制約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農村偏僻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具體策略
1.關注農村教師群體,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由于農村偏僻地區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居住條件等都比較差,很多教師都愿意到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先進的城市學校任教,因此導致農村偏僻小學學校的教師數量不夠,所以,這時當地的教育部門就應多關注農村教師這一特殊群體,確實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如將教師的辦公環境、居住環境建設的好一點,在工資待遇上,更加合法、合理化,不要延期拖發工資,同時要不斷安撫教師,讓他們對農村的教育有盼頭、有信心。另外,農村偏僻地區小學教師獲取信息知識的途徑極其有限,在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上明顯落后于城市教師,所以,這就需要當地教育部分多采取一些可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途徑和措施,如定期組織學校教師外出參加各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或者,堅持“請進來,送出去”的原則,即邀請城市學校優秀教師到本校進行教學演講活動,把本校一些有潛質的教師送到城市學校中進行教學研修,這樣,我們就能使本校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它是提高農村偏僻小學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前提。
2.強化對留守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體現人文關懷
留守生,在性格、心理上,存在著種種缺陷,是影響他們學習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這就需要身為農村學校教育者的我們,強化對他們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及時發現他們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并與進行他們溝通、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在學業上,進行時刻監督、督促,對于學習較差的“學困生”,要加強對他們的學業輔導。另外,我們要對留守生體現出人文關懷,如不定期的家訪,及時了解留守生家中的情況,并且每月和留守生的家長進行聯系,告訴他們自己的孩子近期在學校的表現,并且要求學生家長多跟自己孩子聯系,鼓勵他們在學業上有所進步、有所提高,這樣,留守生自然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從而端正學習態度,在學業上獲得更大的進步。
3.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農村偏僻學校的教育條件
一所學校的教育條件,也決定這所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而農村地區的學校,尤其是偏僻地區,教學條件極為落后,教師的教學工具只是簡單的粉筆+黑板,教室也比較破舊,甚至有的成了“危樓”,所以,這就需要當地的教育部門,加大對這些學校的教育投入,使學校破、舊、險的辦學條件得以改善,同時配備一些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從而為提高農村偏僻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供物質基礎保障。綜上所述,農村偏僻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狀況令人堪憂,作為在農村學校任職的教學工作者,我們一定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以當地情況和學生實際為依據,積極探索各種適合農村教育發展的可行性措施,從而使農村偏僻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獲得最大幅度的提高!
作者:楊新義 單位:甘肅榆中縣八門寺小學
- 上一篇:計算機遠程教育研究
- 下一篇:小學教育專業核心競爭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