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研究
時間:2022-02-18 04:25:25
導語: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開展公共藝術教育實訓的意義,探討公共藝術教育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策略,研究公共藝術教育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模式,以期對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實踐與水平的提高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實踐
一、開展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緣由
所謂公共藝術教育實訓,是高職院校面向所有非藝術類專業學生開展的素質教育的環節,通過公共藝術教育實訓的校內、校外基地,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開展藝術活動。公共藝術教育實訓教學主要包括:以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為目標的教育教學活動;以學生了解社會、熱愛祖國為目標的社會藝術實踐。針對高職院校的公共藝術教育所建立或拓展的場所或途徑就是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主要功能為:第一,藝術實踐能力的訓練,為學生提供藝術實踐的能力與素養等方面提升的環境;第二,職業環境的熏陶,“現在的企業特別強調敬業精神、合作能力、質量意識、創新意識等能力,高職院校學生必須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下進行培養。”高職院校開展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緣由有以下三個方面:1.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建設有助于藝術課程質量提升。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場所的建立,一方面為教學形式的豐富提供了條件,授課教師可以利用場所開展實踐教學,尤其是“雙師型”教師的優勢能夠得以充分發揮,改變以講授為主的授課方式;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高,在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參與體驗,學做結合、實景教學使學習過程變的有意思,知識點更易于被接受。高職院校學生藝術課程的質量得到保證,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由此提高。2.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建設有助于學生的藝術素養提升。高職院校的學生經過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有序的專業實訓,藝術素養得到迅速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將品德教育、藝術教育、專業技能的教學相互融合,著眼于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社會化以及個性化發展,培育學生的職業道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對于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都具有重要意義。3.改善高職院校公共藝術實訓條件增強校園文化藝術氛圍。高職院校公共藝術實訓條件的改善所產生的作用不僅局限于藝術教學。遍布校園的場所、深入學生的社團組織、精彩紛呈的高雅活動,讓藝術活動成為校園生活組成部分,極大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對學生的人文修養、職業素養、認知能力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向正面、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這種精神層面的影響必然會促進校園文化藝術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公共藝術教育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策略
校內實訓基地根據公共藝術教育核心教學項目,設立多種實踐場所,包括舞蹈房、書畫室、陶藝工坊、手工實訓室、琴房、管弦樂室、模擬演播廳等以及具有長效性的實踐途徑的藝術社團。藝術社團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共藝術教學豐富多彩的實踐平臺。實訓基地成為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的實踐教學與培訓中心,將這些藝術教育軟、硬件手段的結合,提高藝術教育實訓水平,為培育較高人文素養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礎,實訓基地建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完善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的硬件設施,包括舞蹈房、樂器、書畫工具、陶藝工具等相關設施設備,多媒體報告廳、演出排練廳、模擬演播廳等場所都是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基礎設施的物質保證與必備條件。注重營造、豐富學生課外生活的藝術氛圍,在校園的教學樓、道路等公共場地或者場所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藝術教育宣傳,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藝術氛圍中習得藝術知識,提升藝術修養。通過對基礎設施的改善,公共藝術教育的總體質量與實訓效果將得到提升,學生將更積極地學習人文藝術。高職院校管理者應重視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的經費投入,規范設立公共藝術教育專項基金,對公共藝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教學設備、教學場所等方面進行投入,保障學校公共藝術教育工作扎實穩步發展。2.重視“雙師型”教學隊伍的建設。高職院校要制訂“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規劃,采用多種渠道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藝術教師從高校畢業后就直接來校任教,實踐經驗相對薄弱,與社會部分脫節。對此,高職院校應制定公共藝術教育的教師培養計劃,注重公共藝術教師的實踐錘煉,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梯隊培養,達到提高教師隊伍實踐教學水平的目的,確保教師走在美育教育工作的前沿。主要可從三個方面展開:第一,對現有藝術教師開展人文與藝術素養培訓,鼓勵教師參與社會藝術實踐;第二,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激勵機制,促進“雙師型”藝術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為教師全身心投入公共藝術教育中提供良好的環境;第三,做好公共藝術教育兼職教師的隊伍建設,建立穩定、水平高的公共藝術教育兼職教師隊伍。3.強調網絡平臺在公共藝術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在互聯網時代,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應與時代同頻共振,“依托網絡平臺促進公共藝術教育的教學”,因為其具有快捷、高效、方便、重復觀看等特點。一方面,藝術教師可在微課、藍墨云、中國大學MOOC(慕課)等網絡平臺進行公共藝術教育教學。富于青春活力的大學生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強,掌握新媒體的能力較快,可以很快通過手機客戶端的相關軟件學習老師傳授的藝術知識。另一方面,充分運用學生經常使用的微博與微信等新媒體進行藝術傳播,以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推送優秀的藝術作品,對網絡平臺中的文學、繪畫、歌曲、微電影等人文藝術作品,特別是經典的藝術作品要積極轉發并做評論。高職院校管理者要積極引導,提供機遇為推進傳統文化藝術與網絡文化藝術有機的創新性融合,鼓勵廣大師生自主的創作網絡作品、傳播優秀的藝術作品。
三、公共藝術教育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模式
高職院校管理者應積極關注社會公共藝術教育資源,如音樂中心、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藝術設施以及文化藝術表演團體。社會公共藝術的資源具有一定的藝術水準,如果將其引入公共藝術教育的校外實踐,使學生有機會在社會活動中參與藝術實踐,學習效果將變得高效直觀,課堂中模糊的知識概念轉化為現實,學生對藝術認識由此達到質的飛躍。為了更好地拓展高職院校藝術實踐平臺,公共藝術教育校外實踐基地需要重視以下三種模式:1.校企合作模式。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整合優質資源,共建公共藝術教育校外實踐基地,滿足學生不同類別、不同層面認知的需要,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開展實訓,是為了提前讓學生了解他們將來從事的行業并熱愛行業。首先,學生通過實訓了解企業的文化內涵與審美,積累社會經驗與踐行藝術素養。例如,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學生到南京地鐵進行實地考察學習,了解南京地鐵文化(如珠江路糖果車站名稱來歷)與發展歷程;在高鐵站實訓時,學生對于高鐵候車廳的空間設置、商品的展示設計等方面有直觀認識,尤其是“158”雷鋒服務站的實訓,服務老弱病殘等重點旅客,是學生理解與踐行人文關懷、體現自身人文素質的機會。行業規范與藝術知識兩者相融合,社會經驗與藝術素養有所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與綜合素質得到社會與行業認可。2.校政合作模式。與政府合作開展藝術實訓,高職院校應堅持以“請進來,走出去”為指導思想。第一,“請進來”是將一些參與政府藝術普惠項目的著名國內外藝術家和學者、擁有專業素質的表演藝術團體邀請到高職院校中來進行授課或展演,通過理論授課、藝術示范、藝術作品鑒賞、藝術演出等,將藝術知識、美育觀念有機地貫穿公共藝術教學全過程,推動公共藝術教育發展,陶冶學生情操,增強美感體驗,培養其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如“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國家重大紀念日主題展覽活動等,交通運輸類職業院校可以此為主題展覽提供展出場地,通過這些機會激勵青年一代承擔立志報國的使命,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加強愛國主義意識。第二,“走出去”就是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將本校優質的藝術團體或節目推向社會,這是開展藝術實訓的一種手段。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政府組織的各類主題藝術活動的機會,如文藝會演、藝術展演、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成果展等,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與。這需要高職院校樹立品牌意識,在日常工作中培育具有較高水平的藝術項目,既能為學生提供更高端的藝術實踐平臺,同時也是展現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式。3.校校聯合模式。高職院校可以“通過互相合作、共享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或資源,共同提高公共藝術教育水平。”一方面,校際之間可以交換利用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進行實訓,形成校校的實訓基地,校際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另一方面,校校之間可通過藝術聯合巡演等活動促進公共藝術教育的交流,如交通運輸類職業院校的“公鐵水”藝術教育成果展巡展,借助學校之間的文化交流趨勢和平臺以豐富,提高公共藝術教育實訓的內容和質量,檢驗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的水平與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的建設,需要緊緊把握校內、校外兩個方向,公共藝術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藝術教學質量與藝術素養,促成學校藝術實訓特色的形成。高職院校要根據國家政策、社會需求等情況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力所能及的藝術教學社會資源,將提高學生藝術素養作為職業技能教育之外的一項重要的教育,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重慶.對我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07
[2]吳學敏.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理念與策略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
[3]楊彥寶.農林類院校公共藝術教育作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4]杜學森.談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模式的創新[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
作者:戴廣東 單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成人教育績效評價體系研究
- 下一篇:法制新聞寫作方法分析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