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公路資產計提負折舊的依據與意義

時間:2022-02-01 02:49:17

導語:收費公路資產計提負折舊的依據與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收費公路資產計提負折舊的依據與意義

[摘 要]本文通過對折舊的概念和作用、收費公路資產的特點、政府還貸公路企業的建設經營狀況、經濟負擔、運轉模式,現行國家公路收費政策、財務會計政策分析,提出了收費公路資產應當計提負折舊的觀點;并對計提負折舊在促進企業賬實相符、改善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利于企業對外融資、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于抑制經營性公路暴利行為,增加國家稅收,實現兩類企業公平競爭等方面現實意義進行了闡述。

[主題詞] 收費公路資產; 負折舊 ;依據 ;意義

一、負折舊概念的引出

從2006年起,筆者開始對政府還貸高速公路資本金未到位、項目超概算、公路資產折舊、貸款利息、公路大中修、收費站改擴建、服務區改擴建等影響公路建設融資、工程決算、企業運營周轉、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疑難問題持續給予積極關注和深入研究。

1.政府還貸公路不宜計提折舊

根據《收費公路管理條例》、政府還貸公路財政預算管理、收支兩條線管理辦法、公路的公益性、基礎性、先導性特征,政府還貸公路收入與支出的特點、公路養護支出特點等等,筆者最初一直主張政府還貸公路不宜計提折舊。理由一,政府還貸公路不以盈利為目的,免征營業稅、所得稅,無須抵扣所得稅。由二,公路的耗損是通過日常養護和大中修工程實現價值補充和性能提升,非一般固定資產使用到一定壽命期限就需要報廢重新購買。公路的使用壽命非常長,即使發生地震、洪災等重大自然災害,一條公路也只是局部受損,不可能發生全線數十公里、數百公里全部被毀、無法使用,必須報廢重建的情況;計提折舊與日常養護大中修目的完全相同,但同時采用兩種方法會出現重復計算成本支出現象,虛增企業虧損。理由三,會扭曲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這對以“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為基本職責的政府還貸公路經營企業籌融資非常不利。理由四,貸款是政府還貸公路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沒有貸款,新的公路建設項目很難開工上馬,不僅影響地方經濟發展計劃執行,而且影響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落實,影響國家和地方政府拉動內需、應對國內國際金融危機、保穩定、促增長目標的實現。理由五,貸款是政府還貸公路企業經營周轉資金必不可少的來源。在公路通車運營之日,便是開始還本付息之時。因前期收入少,常常收不抵息。公路貸款還本支出、付息支出,公路日常養護、收費、路政、治超、服務區、管理費、開辦費、稅費支出,后續資本性支出,如公路大中修、水毀搶修、收費系統升級改造、收費站改擴建、服務區改擴建、治超站點建設等等,多達十幾項的必須支出,僅僅一項通行費收入加上少量的路政收入、服務區收入根本無法滿足,維持公路正常運營,需要用貸款彌補的事項多、頻次高、額度大。政府還貸公路建設期實際使用貸款量占到概算批復總投資的80%以上,占到實際總投資的90%以上。建設項目先天供血不足,后天造血能力低下,企業的利息負擔非常沉重。多數企業通行費收入僅能維持與利息支出持平,企業的五大運營支出、管理支出、稅費支出、后續資本性支出必須借助外部輸血,即靠銀行貸款才能滿足需要,企業虧損已經無法改變。若再計提折舊,虧損會更大,銀行貸款評級系統很難通過。沒有貸款,企業就無法生存。筆者的這一觀點被陜西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采納,上報省政府后,經陜西省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研究(見省政府2014年6月9日印發的第51次會議紀要,省長婁勤儉主持會議,常務副省長江澤林、副省長莊長興、省政府秘書長陳國強出席會議),出臺了《關于我省交通運輸工作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其中紀要第三部分“提高公路建設融資能力”中寫到:“省高速集團、省交建集團管理的高速公路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為我省高速公路建設創建良好的融資條件?!?/p>

2.所有收費公路不宜計提折舊

其后,筆者將不計提折舊的觀點推廣到所有收費公路。筆者認為,經營性公路計提折舊,抵消了其應依法向國家上繳的所得稅。在期限長、價格高、建設成本低、運營成本小、車流量大等五大優勢之外,又對經營性公路增加計提折舊抵稅、計提大修理費用抵稅兩種優勢,助長了其成為被公眾責罵的“暴利”企業,損害了國家和公眾利益,加劇了經營性公路和政府還貸公路的貧富差距,貶損了公路在人民群眾中的公益形象,詆毀了政府還貸公路不計報酬、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功績。筆者建議,全部收費公路均應取消折舊政策。

3.收費公路資產應當計提負折舊

筆者經過研究發現:不計提折舊的確可以幫助政府還貸公路企業緩解暫時的危機,是比計提折舊更高明的做法。但它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只能揚湯止沸,無法徹底解決問題。為了讓折舊成為收費公路資產價值的最佳調劑器,促使公路資產賬實相符,解決傳統政策難以破解的問題,筆者提出了收費公路資產應當計提負折舊的觀點。如果說計提折舊對收費公路而言是一種錯誤,那么,不計提折舊只是阻止不再繼續犯錯誤,而計提負折舊,則可以改正已有錯誤,讓收費公路的特點更加凸顯,讓負折舊成為解決政府還貸公路實際問題與現行相關政策和制度矛盾的金鑰匙。

二、收費公路資產與普通固定資產比較

公路資產是國民經濟的必備資產,具有不可替代性。公路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是各個地方和各個行業發展的必選平臺,是人員和物資流動的傳輸帶,鐵路、民航、水路無法替代公路。公路有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五個級別。各級別公路縱橫交錯、密布如織,相互連接,構成全國公路網絡。有如以國省干線公路組成的動脈血管體系,以縣鄉道路組成的靜脈血管體系,以村道組成的毛細血管體系,遍布全國,形成能夠從村連到鄉縣市省的全方位,連到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的全流域、全天候人財物輸送通道。與普通固定資產相比,公路資產和收費公路資產具有以下特性:1.是全社會公共產品,具有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性。2.項目建設具有政府指令性,實行政府計劃管理。3.項目投資大,服務期限長。4.資產價值因后續資本性支出持續增加而逐年增大。5.投資及后續支出與經濟效益成反比,與社會效益成正比。6.資產使用壽命與土地壽命相同,基本沒有全部破損、滅失、報廢等現象。7.投資回收期長且不確定。8.投資收益具有滯后性和穩定增長性。9.政府全額投資無需收回,非政府投資需要收回。10.收費公路具有特許經營性和法定期限性。11.政府還貸公路具有政府指導性、非盈利性,實行政府預算管理和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12.資產所有權始終為國家,收費公路資產為有限期授權經營,代為管理,經營期滿須無償移交國家和委托人。基于公路資產不同于普通固定資產的上述特點,非收費公路資產不計提折舊,收費公路資產計提折舊應當有別于普通固定資產。

三、收費公路資產計提負折舊的理論依據

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是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提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折舊在財務上有三個作用:其一,投資成本貨幣形式回收;其二,確保固定資產價值完整,為資產重置提供資金來源;其三,抵減當期利潤,減少應納所得稅額。收費公路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損耗、損壞,影響行車安全與暢通。為了確保公路的使用性能,人們采用在發生損耗和損壞時,對公路實施大中修,水毀搶修,預防性養護等措施,通過局部大修實現整體更新,保證公路可持續使用。公路大中修工程能使公路的完好狀態保持一年以上,其投資屬于資本性投資,是構成公路資產價值的必要部分。這就說明,收費公路資產的期末價值始終大于期初價值,其凈殘值大于原值,折舊額應為負值。按照折舊的一般計算公式,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由于收費公路資產原值始終小于預計凈殘值,年折舊額始終小于零,所以收費公路資產應當計提負折舊。也就是說,負折舊的概念是完全按照固定資產折舊的概念和計算公式,結合收費公路資產的特點和現實,得到的符合要求的結論。其客觀真實性、科學性毋庸置疑。

四、收費公路資產計提負折舊的現實意義

負折舊概念對于解決當前我國收費公路資產計價問題,促進收費公路資產賬實相符,抑制經營性公路暴利和逃稅行為,改善政府還貸公路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豐富和完善固定資產折舊理論與實務等等,均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彌補和完善現行制度下對收

費公路資產的計提政策、有助于收費公路資產賬實相符現行制度下,收費公路的賬面價值被嚴重低估,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賬實不符現象愈加突出。主要有以下原因和表現:1.公路投資超概:由于公路概算編制時間早于施工若干年,期間國家土地政策、征地拆遷政策、貸款政策、物價、自然災害、工程設計變更等原因引起的工程實際投資超過概算批復投資現象普遍且較為嚴重,調整概算批復審核嚴格且程序繁瑣。實際中,最終實際投資超施工預算批復,預算批復超概算批復,概算批復超估算批復,造成收費公路賬面價值低于實際價值。2.地方政府資本金不到位:收費公路建設中,地方政府承諾的資本金不能到位或者不能完全按期到位已成了公開的秘密。國家規定收費公路項目資本金應占概算總投資35%,但審計署審計結果全國到位率只用11%,未到位資本金就須由銀行貸款等有償債務資金墊付。由于此部分墊付資金一無計劃二無批復,政府財政、物價部門確定收費標準和收費期限時,與超概投資使用的貸款一樣,被剔除。這些貸款成了見不得光的“黑錢”、無人買單的“呆賬”、無資金來源的“死賬”。該兩部分在建設期形成的實際資產因無依據而上不了收費公路資產的“戶口”,一直游離于公路資產賬外,形成賬實不符。3.過量使用貸款和超期使用貸款產生的利息:因超概算投資使用貸款、資本金未到位使用貸款、資本金遲到位、未到位延期使用貸款、項目建設期延長導致延期使用貸款等原因,造成建設期貸款利息超出概算,工程決算時被剔除,形成構成工程實際成本的費用性支出卻游離在收費公路工程資產賬外,形成賬實不符。4.公路大中修、水毀搶修、收費系統升級改造、收費站改擴建、服務區改擴建、治超站點建設、安檢站點建設等,構成公路資產價值的后續資本性支出,因現行制度對收費公路資產在竣工驗收后實行造價“封口”政策,無法計入收費公路資產價值之中,導致賬實不符現象愈演愈烈。5.收費公路資產折舊政策:折舊讓公路資產賬面凈值越來越小,這與收費公路資產實際價值越來越大背道而馳,不符合實際,更不利于收費公路資產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要求。公路作為固有資產,受各地交通主管部門和固有資產管理部門雙重管理。各地公路經營企業為了融資,為了達到固有資產保值增值要求,紛紛采取資產評估等方式實現賬實相符、保值增值等管理目標。筆者認為,充分有效利用收費公路資產負折舊政策,將不該剔除的資產價值在不違反現行制度的前提下,納入“戶籍”管理,不但能夠實現賬實相符,而且可以達到保值增值目標。

(二)有利于改善政府還貸公路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計提負折舊,將游離于收費公路固定資產賬外的有依據的超概支出、資本金未到位使用的貸款支出、被剔除應予資本化的貸款利息支出、公路后續資本性支出等逐步計入收費公路固定資產價值之中,讓收費公路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相符,讓超概使用的貸款、資本金未到位使用的貸款真實合理地顯示在公路資本的賬面之上,讓“黑賬”、“呆賬”、“死賬”白起來,活起來,讓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清楚政府還貸公路的家底和真實負擔,非但不會影響融資(上述賬項貸款銀行一清二楚),還會有利于調整收費標準和收費期限,合理解釋企業支出及其構成。另一方面,不計提折舊,可以增加企業盈利,有利于企業改善經營成果。計提負折舊,將超額超期使用的流貸利息予以沖抵,增加公路資產價值,即,借:累計折舊;貸:財務費用。企業的經營成果將大大改善。計提負折舊,將長期掛在在建工程項下的資本性支出轉入公路資產項下,即,借:累計折舊貸:在建工程。企業的財務狀況將得以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改善,經營成果改善,就是為融資活動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就是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最好體現。

(三)有利于抑制經營性公路的暴利行為,增加國家稅收,調節兩種收費公路之間的公平競爭

計提負折舊,讓經營性公路由減利變為增利,由抵稅變為加稅,不但能夠增加國家和地方政府稅收收入,有利于抑制暴利行為,還能促進經營性公路與政府還貸公路之間的公平競爭,有利于收費公路行業健康穩定發展,有利于平抑民忿民怨。

作者:史罕明 單位:陜西省公路局

參考文獻

[1]史罕明.公路交通財務會計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