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出口貿易問題及影響研究

時間:2022-12-06 09:03:44

導語:農產品出口貿易問題及影響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出口貿易問題及影響研究

摘要:在我國,山東省是近十年內第一出口大省,很多進行對外貿易的大港口都在山東省內,農業企業發展很快,不斷改善出口地區的布局,進出口貿易迅猛發展,不斷擴大市場范圍,對推動山東省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許多專家學者從農產品出口貿易對山東經濟的影響、農產品出口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研究,本文擬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之上,從分析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現狀、農產品出口貿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促進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建議。

關鍵詞: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問題

1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現狀

1.1山東省農業的基本狀況。山東省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靠近渤海和黃海,三面環海,是中國海岸線最長的城市,海上運輸便捷,比較方便把農產品運到國外。山東省農業所占比重最大,種類豐富,傳統技術比較發達,耕地面積占比大,土地利用率高,在耕地面積中,水田所占比重較小,旱地所占比重大,并且旱地能夠得到很好的管理,使旱地的產量比較高,促進了山東省農業的發展。山東省的地形以平原為主,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適宜,降雨量充足,無霜期長,比較適宜種植農產品。黃河、海河和淮河都流經山東省,水資源充足,灌溉方便。山東省優越的地理條件極大地促進了農作物的生長,生產技術的提高和改善也對農產品的生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這使農作物的產量位于全國前列,并且山東省農產品的出口量位于全國第一。1.2山東省農產品的出口現狀。1.2.1山東省農產品的出口規模分析。山東省人口數量龐大,土地資源有限。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越來越重視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與周邊國家聯系密切,逐步引進先進技術,貿易額增加,促進山東省的發展。2018年,全省農產品出口額占全國農產品出口比重達到20%以上,出口總量連續20年位居全國首位。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特點是出口地集中,主要是具有傳統優勢的農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有主要競爭力。山東省的主要貿易方式是加工貿易,各地出口的農產品有自己的優勢。隨著技術進步和科技投入增加,山東省的農產品質量得到提高,產量增加,出口量增加,出口貿易額增加,帶動了經濟的發展。1.2.2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結構分析。山東省出口的農產品是以初級產品為主,目前還不能自己生產原材料并進行加工然后出口,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都比較低,沒有達到一些國家對進口農產品的標準。2018年,山東省出口水海產品336.9億元,增長了3%;出口蔬菜250.4億元,下降了17.8%,兩者合計占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總值的51.1%。此外,出口鮮、干水果及堅果83.4億元,增長20.5%。可以看出,山東省在低成本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和各種農產品制品出口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2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的問題

2.1出口的農產品技術含量低。山東省雖然是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大省,但在技術創新方面做得還不夠,產品附加值較低,主要出口初級產品,農產品品牌沒有打響,營銷策略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出口的農產品大多數加工工藝不夠完美,包裝不夠精致。很多地方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實質上并沒有改善農產品的質量,沒有做好市場調研工作,使得農產品的質量總體比較低,而高檔產品和專用產品都比較少。例如:山東省的大豆品種單一,單產提高緩慢,由于關稅政策,出口價格上升,導致出口量并不高。2.2產品品牌建設嚴重滯后。品牌象征著一個產品的實力和地位,想要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打響品牌,在品牌建設上下功夫是一項很有效的措施。山東省在農產品生產規模上不斷擴大,但是大多數企業并沒有認清國際上現在注重的是什么,沒有意識到品牌優勢的重要性。有的企業雖然知道有品牌效應是很必要的,但是認為投入的成本太多而沒有實際性的效益,得到的回報很少,見效很慢,并不想在品牌建設上花費時間和精力。農產品擁有的品牌和馳名商標很少,并沒有在國際市場上打響。由于大多數企業是中小企業,資金不足、技術和設備落后、研發投入的資金少,所以在創建自己的品牌和生產模式之路上困難重重,進程緩慢。2.3企業規模小且行業自律性差。山東省在農產品的出口貿易中位居全國前列。根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我國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展了農產品出口貿易,但農產品出口企業規模都比較小,而且由于這種小型不成熟企業數量的增加導致國內競爭市場混亂并且越來越激烈,這嚴重阻礙了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由于企業都想擴大自己的出口數量,于是不斷降低自己的出口價格,在國內競爭市場上為了搶奪原材料都會提高原材料的購買價格,導致競爭混亂并且利潤減少,這種惡性競爭嚴重影響了山東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2.4綠色貿易壁壘成為出口的主要障礙。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很多方面都對我國的農產品貿易出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很多國家建立了綠色貿易壁壘,為了保護環境,提高了對進口農產品的要求。但我國很多農產品出口企業技術創新不夠先進,不能滿足國外企業的高標準,這就減少了我國貿易出口的數量,降低了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3山東省農產品出口出現問題的原因

3.1人民幣大幅度升值。自200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至今,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就意味著山東省農產品的出口價格也會隨之提高,但價格優勢一直是山東省農產品的競爭力所在,這就導致了山東省農產品在出口貿易上沒有自己的優勢,減緩了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進程。人民幣升值也會使物價上漲,就導致企業采購原材料的成本增加,花費的人工費用也增加,而由于出口貿易的核心競爭力下降,貿易數量減少,企業的利潤也隨之減少,阻礙了農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所以人民幣升值對農產品出口起著重要作用。3.2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薄弱。山東省農產品的生產技術落后,人們還是用傳統的生產方式來進行農業生產,而且目前工業發展迅速,廢氣、廢水、廢物的排放量增加,使土壤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增加,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準,嚴重破壞了山東省土地的質量,使農產品在一個沒有保障的生產環境進行生產,從而出口農產品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并且很多企業并不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沒有意識到目前的國際形勢是越來越看中產品的質量安全,安全意識淡薄的企業就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是導致農產品貿易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3.3綠色壁壘及新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加重。許多國家越來越重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制定各種各樣的以綠色為由的貿易壁壘,來限制我國的農產品出口從而保護本國農產品的發展及質量安全。從2005年1月開始,我國的主要貿易國家如日本、歐盟都設定了新的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提高了對進口農產品的質量要求。由于山東省農產品出口的門檻升高,使農產品出口量減少,利潤也就隨之減少,對山東省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

4應對山東農產品出口問題的措施

4.1要嚴抓產品質量。山東省現在的農產品由于質量上得不到保證,導致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方面一直趨于緩慢。隨著我國進行貿易合作的國家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山東省的生產和出口部門也意識到了農產品出口量的減少,主要是由于質量不過關,也在努力提高對農產品的質量標準。一是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加快生產技術創新,制定合適的生產策略和規劃,完善從原材料的生產到加工銷售一條龍生產模式,實現高標準的生產模式。二是提高企業的安全意識,確保產品的質量安全。三是對產品進行改革創新,生產出高質量,高品質的產品,提高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改善目前的出口貿易狀況。4.2打造農產品自主品牌。目前,山東省農產品出口大多數都沒有自己的品牌,但是企業要想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提高自己的實力,就要創立屬于自己的品牌,這也是建立自身在國際貿易市場上的優勢地位必要的因素,因此,要鼓勵企業建立自己的品牌,走出國門,打造世界市場。首先,要根據每個地方的地質條件、氣候因素種植相應的農作物,發揮自身的絕對優勢,充分利用有利條件來提高產品的產量。其次,要有正確的適合本企業的營銷戰略。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不光要提高產品的質量,更要打造出自主品牌。最后,要把品牌推向國際,推動產業鏈結構升級。在將自己的品牌做大以后,也要帶動其他品牌的發展,齊頭并進,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促進山東省的經濟發展。4.3改進企業經營戰略,推進市場多元化。開展農產品出口貿易業務的企業,要積極學習其他國家優秀的經營戰略,引進高質量人才和先進技術,形成自己獨特的經營戰略,增加山東省農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對原有的國外合作伙伴應積極鞏固貿易關系,加強交流,拓寬貿易渠道。在此基礎上還要發展新的貿易伙伴,開拓新的國際市場,如澳大利亞等地區。開展出口貿易業務的企業對不同的合作伙伴應制定不同的營銷戰略,選出最適合的并進行改善,促進國際之間的貿易合作,如針對日本制定的法律制度。要加強企業隨機應變的能力,制定最合適的生產結構,如減少生鮮類農產品的出口,加大熟制品出口的比重等。對東南亞及港澳臺等周邊市場,重點發展冷凍鮮活農產品的出口。對歐美等市場,要著重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要協助相關企業進行產業結構改革,促進企業完善市場開拓方式,形成多元化的市場。

作者:王小曼 單位:山東工商學院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