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論文:信息技術對農村經濟的啟示
時間:2022-01-23 11:29:46
導語:農村經濟論文:信息技術對農村經濟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施碧月工作單位:中共三明市委黨校
培育新型農民的有效途徑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新型農民對農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型農民要求能夠掌握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因此信息技術是培育新型農民的有效途徑。就目前而言,信息技術要想在農村經濟中發揮作用,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新型農民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現階段農村新型農民還比較有限,大多數農村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農民接觸的信息少,信息流動較為閉塞,發展農村經濟視野狹隘。因此,運用信息技術培養新型農民,搭建一個覆蓋廣泛的農村信息平臺,無疑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
當前農村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現狀不容樂觀,還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以下三個方面,其具體內容如下:1.信息基礎設施指數水平偏低信息基礎設施指數是信息技術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指標。信息基礎設施指數水平偏低制約著農村信息化建設。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信息基礎設施指數水平偏低主要表現在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緩慢,農民對計算機的擁有率水平指數較低,在農民計算機擁有率不高的形式下,農民使用計算機和操作計算機的水平普遍偏低,使得農民上網人數和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效率不高。由此可見,信息基礎設施指數偏低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2.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廣度不夠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不夠也是農村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之一。目前,我國農業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還比較落后,信息技術的很多功能沒有被完全利用起來。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廣度不夠主要表現在農業信息化水平不高方面,農村經濟發展中運用的信息技術往往僅局限于咨詢的,沒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到信息資源與農村需求相結合,使得信息化與農業化聯系不夠密切。除此之外,農業信息工作人員的水平有待提高也使得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廣度不夠,為促進信息技術在農村經濟中的發展,加快培養高素質的農業信息工作人員勢在必行。3.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的滯后農村信息化建設步伐的滯后,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涉農信息資源及應用開發整合滯后。當前農村信息現代化建設與農業信息資源利用情況并不理想,涉農信息涉及國家、省、市、縣多個層面,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農村信息技術的落后,使得農村信息化建設舉步維艱。第二,管理機制和長效發展機制不健全。在農村信息化機制建設方面,管理機制和長效發展機制不健全,主要由于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較低,管理粗放。第三,對農民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到位。農民的需求是推動農村信息化發展的驅動力,長期以來,農村信息化服務沒有有效解決農民的需求問題,對于農民關心的信息依然缺乏科學判斷。第四,農村信息化的供給主體缺位。
解決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中問題的對策
1.制定農村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制定農村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統籌規劃、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對地方政府而言,地方政府部門要提高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意識,始終站在建設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局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增強推進農村信息化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制定農村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要把握好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堅持以政府主導為前提,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多方引導,確保投入,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順利進行。二是制定農村信息化人才培養規劃,構建農村信息化人才體系。三是進一步健全農業信息收集和制度,完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2.創造農村信息化建設融資環境創造農村信息化建設融資環境是促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創造農村信息化建設融資環境,發展農村經濟,一方面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可以向政府申請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專項資金,強化政府在農村信息化建設中的職能作用。另一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增加財政資金投入,利用政府政策的傾斜,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再次,建立統一的宏觀管理機構,制定有關的優惠政策,創造投資和發展的良好外部融資環境。政府對于投資農村信息化建設的企業及項目應加大支持力度和建立激勵機制,努力營造一個政府、社會、民間齊關注,共投資,促效益,同發展的和諧融資環境,實現三位一體共同強化農村信息化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此外,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融資,要根據不同區域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情況確定不同的投資額度。發展農村經濟,要確定農村信息化中應該優先發展的領域。3.注重地方差異實現信息化突破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要注重地方差異實現信息化突破。在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存在著差異性,這主要是由于我國農村分布的地域性所決定的,要使信息技術的作用發揮在農村經濟建設中,必須充分考慮地方差異性的問題。一般來說,地方之間的差異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經濟、文化、生活習慣等,在農村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各地信息化發展水平不同,使得信息技術在農村經濟中的發展也存在著差異性。要實現農村信息化的突破,應把信息技術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以發展當期產品為導向,以覆蓋全面的基礎設施為通路;建立起主體分明、定位清晰、配合順暢、管理科學的農村信息化建設,只有在充分重視地方差異性的基礎上,才能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的進程,進而實現農村信息化的突破。
總之,農村信息技術的發展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信息技術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農村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利用信息技術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長期性和發展性。面對信息技術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現狀,通過制定農村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創造農村信息化建設融資環境、注重地方差異實現信息化突破,不斷探索解決我國農村信息化建設中問題的對策,有利于農村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高,進而促進農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 上一篇:當代農村體育改革的理性解析
- 下一篇:農村土地論文:論城鄉土地運用的若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