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27 09:15:00

導語: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生態高效農業;發展現狀;制約因素;對策;浙江臺州;椒江區

論文摘要闡述了當前椒江“萬元田”的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提出了椒江“萬元田”建設對策,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凝聚社會力量;培育典型事例,激活運營機制;搞好結構調整,促進由點及面;突破兩大瓶頸,營造良好氛圍;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萬元田”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在“萬元田”建設中的保護傘作用。

所謂生態高效農業即“萬元田”指一茬或多茬進行種植的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灘涂、圍墾地及其他農用地,其年產值達15萬元/hm2以上、純收益達60%以上的田塊。“萬元田”的實質是效益、生態實現雙贏的可持續農業。即從當地資源條件出發,以發展生態農業為基礎,以國際、國內2個市場為導向,以農業產業化為動力,以設施和特色農業為輔助,以可持續高效為目標?!叭f元田”建設與傳統農業有明顯不同,主要的不同點有:①對科技的需求;②對資金投入的依賴;③對市場信息的需求;④對交通物流的依賴;⑤對資源整合的要求。椒江發展“萬元田”的優勢條件很多:椒江雖然土地面積有限,但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適宜多數喜溫果木和各種農作物生長;作為臺州市主城區和行政中心,椒江區位優勢明顯,交通運輸便捷;椒江經濟發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業,地方財政實力雄厚;椒江人才密集。

1當前椒江“萬元田”發展現狀

最近我們對全區“萬元田”進行了1次摸底調查,我區的“萬元田”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露天果樹類,包括楊梅、柑桔,品種有東魁楊梅、少核本地早、滿頭紅等,經過多年改造或擁有核心技術,品質優,產量高,市場銷路一般不成問題,除非遭遇嚴重自然災害,一般年份均能穩定達到萬元田的標準。其余的是設施蔬菜、瓜果類,主要特征是設施+優質品種+套種+外銷,設施一次性投入大,管理難度高,對銷路依存度亦高,搞得好的與不好的收入差異很大,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年度間差異也很大,如茭白、紅茄雖然也能達到“萬元田”標準,但不穩定。椒江“萬元田”的成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1.1依靠技術和管理建成“萬元田”

如三甲光輝村的2hm2少核本地早,原為灘涂,土壤條件并不好,因為極易抽生“六月梢”導致大量落果,產量一直提不高,后來種植戶通過反復實踐,采用環剝技術保果獲得成功,加上精心的管理,目前產量可達52.5~60.0t/hm2,產值達15.0~16.5萬元/hm2,凈收入可達10.5~13.5萬元/hm2。

1.2利用設施提高復種指數

此類型有大棚蔬菜、大棚雙季茭白、大棚葡萄等,主要特點是一次性投資大,對栽培技術的要求也比較高。如葭芷水門村10hm2大棚蔬菜基地,復種模式為茄子—絲瓜,成本達7.5萬元/hm2,產值18.75萬元/hm2,凈收入11.25萬元/hm2。

1.3多因素促成

如章安街道的陳宅、李宅、山橫村利用山坡地種植楊梅歷史悠久,那里的土壤、氣侯條件適宜楊梅生長,當地政府重視基地的培育,給予種植戶貼息貸款和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扶持,使面積得以逐年擴大,現總面積已達280hm2,最高收入達到27萬元/hm2,扣除成本純收入達到18萬元/hm2。

2椒江發展“萬元田”的制約因素

(1)技術與管理。同其他高效益農業相比,“萬元田”對農業科技的要求無疑更高,雖然農戶已經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但真正掌握的不多,少數掌握關鍵技術的農戶一般比較保守,不輕易傳授給同行,大多數田地管理仍然比較粗放,制約了產量和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2)資金。大棚、噴滴灌等基礎設施一次性投資較大,一般每公頃需要幾萬元,這對于起步階段的農戶來說無疑是一筆可觀的資金。3)產后環節。產后環節包括貯存、銷售、保鮮和加工等,這些環節稍有差錯就可能出現增產不增收的嚴重后果。如章安的楊梅基地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保鮮和加工必須跟上。

(4)自然災害。椒江地處沿海,自然災害十分頻繁,特別是多發的臺風、暴雨、海潮、旱災等災害造成的損失嚴重,如臺風就經常給菜農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使不少菜農不敢種菜。如何有效地抵御臺風等多發、嚴重的災害是建設“萬元田”必須破解的一道難題。

(5)成本。2008年以來化肥、農藥和人工費用均快速增長,使每公頃成本上升,壓縮了利潤空間。

(6)市場。特別是蔬菜類價格幾乎每天都在波動,增產不增收現象時有發生。

3椒江“萬元田”建設對策

“萬元田”建設的核心和目標是建立一套能有效推動其穩步發展的服務體系,具體可細化為:科技支撐體系、資金投入機制、市場信息服務、物流配送體系、指導協調機制。

3.1加大政策扶持,凝聚社會力量

研究出臺扶持政策,著力在規模連片和長久性、耐用性設施栽培上給予大力扶持,力爭通過扶持政策、激勵政策,把各種社會力量引導到發展高效設施農業上來,引導到關心、關注“萬元田”問題上來。探索政府搭臺、企業運作、大戶領包、小戶聯包的經營模式。

3.2培育典型事例,激活運營機制

充分發揮宣傳導向作用,加大對發展設施栽培目的意義、效益對比、技術信息等的宣傳、。有計劃組織種植大戶到外地參觀學習,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同時整合財政、農業、發改、水利、國土等部門項目發展資金、農水資金以及設施農業建設資金,投入設施建設,著力打造規模示范典型。整合各方面技術服務資源,積極做好產前調資料、產中包技術、產后幫銷售等各項指導服務。

3.3搞好結構調整,促進由點及面

“萬元田”出現在某地往往并非偶然,它是當地土壤、氣候、耕作制度與群眾艱苦探索等諸多因素的結晶,也是自然與科技、歷史與現實交互作用的產物。對此我們要通過細致地調查研究,揭示其產生、發展的內在規律,并遵循客觀規律推動其穩步發展。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搞好“萬元田”布局規劃,明確區域支柱產業、主導產品和生產模式。實施農業發展比較優勢戰略,積極培育區域支柱產業。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根據規劃布局,發揮資源、技術等綜合優勢,實行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3.4突破兩大瓶頸,營造良好氛圍

“萬元田”建設是建立在資本和技術高度密集基礎上的知識密集型農業。為此要充分調動科技工作者和農民“土專家”的積極性,努力研究我區“萬元田”的核心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力。鼓勵科技工作者以技術入股等形式直接參與“萬元田”建設。加強同大專院校的合作,力爭破解制約我區農業生產的技術難題。要充分運用財政支持、政府帖息貸款和銀行信貸等多種手段支持“萬元田”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萬元田”建設,積極引導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業企業和個人對“萬元田”的投入,已初步建成“萬元田”的要不斷完善各種設施,逐年追加投資。我區已建立農村信用擔保公司,以加強對“萬元田”的信用擔保。

3.5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萬元田”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具體工作上要分類對待:對已有一定規模的要促使其上規模、上設施、上效益,使其發揮出示范和帶動作用,由點及面;對尚處于起步狀態而前景看好的要千方百計地給予大力扶持和幫助,促使其快速“長大”;鑒于椒江土地資源有限,對具備條件且有意“走出去”發展的要鼓勵其“走出去”,到更加廣闊的天地去發展;條件成熟的可以建立行業協會,如柑橘行業協會、蔬菜行業協會、楊梅行業協會等,通過協會開展自我管理、科技培訓和資源整合。3.6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在“萬元田”建設中的保護傘作用

在充分調研和了解農戶保險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農業風險保障制度和農產品風險補償制度。建立減災防災體系,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提高“萬元田”減災避災能力??紤]到我區臺風災害頻繁的實際,建議有關部門建立農業風險保障制度和農產品風險補償制度,以分擔“萬元田”建設投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