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模式初探

時間:2022-06-03 04:07:05

導語: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模式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模式初探

一、引言

低碳環保是當今社會所倡導的一種經濟形勢,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要求低消耗、低污染,是現代化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向。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創新的技術和模式為依托,對能源的利用率高,產能效率高,以低碳化的生態綠色農業為目標,是滿足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有利發展模式。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以發展生態農業為宗旨,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優化循環和高效利用,在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結合創新的科學技術,形成循環發展模式,促進了農業經濟發展增長形態的形成。此外,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增長模式將自然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相結合,形成了促進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和產業形式多元化的良好經濟環境。在我國,農業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轉型階段,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既能夠調整產能結構,又有利于社會建設,在發揮生態農業的價值作用的同時促進農業經濟想著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方向發展。總而言之,在資源優化的背景下,發展低消耗、低污染的農業經濟不僅有助于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有助于提升農業經濟的社會功能性。

二、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社會尚處于轉型階段,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還存在技術或制度上的問題,與社會其他元素的發展存在一定的矛盾,而發展低碳農業經濟必須深入的分析當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問題,才能進一步提出優化的措施。當下低碳農業經濟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2.1缺乏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相關體制

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體制仍是承包責任制,由于缺乏接耐性和創新性導致低碳農業經濟缺乏實質性的發展基礎和體制。傳統的農業經濟體制不能滿足低碳農業發展的需求,而且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分散,注重短期的經濟效益,而低碳農業經濟具有特定的發展模式,投入大,獲得經濟效益的周期長,也使得低碳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到群眾的支持。此外,傳統的農業經濟法發展模式缺乏創新,與多元化的社會發展不相符,在此基礎上構建低碳經濟和生產力具有一定的難度。

2.2農業經濟的生產理念和模式相對落后

低碳經濟是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經濟形勢,由于農村的知識普及性差,信息獲取不及時,因此人們對于低碳農業還缺乏認識,也沒有形成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理念,對于投入較高,經濟效益獲取周期較長的低碳農業經濟模式的接受程度較低。而且由于人們缺乏生態農業的理念,在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下,農業生產過多的依賴于農藥和化肥等,導致農田土壤的質量嚴重下降,直接阻礙了生態農業經濟的實施和發展。

2.3缺乏科學技術的指導和科技的創新

由于缺乏相應的科學技術支持,低碳農業經濟在農村的發展過程中沒有核心的科學發展元素,發展基礎薄弱,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生態農業經濟,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故而,在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中必須要以科學技術為發展基礎,增加農業的科技含量,才能促進低碳農業經濟模式的形成。

三、構建和強化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措施

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構建和強化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具體措施。

3.1深化低碳農業理念,改革農業生產體制

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之所以難以在農村得到推廣,根本原因在于農村農業經濟體制的陳舊和人們生產理念的落后。在農村要大力宣傳低碳農業經濟的理念,明確發展低碳農業經濟的意義,使低碳農業思想深入民心。還要改革農村的農業經濟體制,在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農業經濟體制,制定有利于推廣和發展低碳農業經濟模式的生產制度,從而使低碳農業經濟獲得實質性的發展。

3.2創新農業生產技術,促進低碳農業經濟發展

發展生態農業技術。低碳農業要求低污染、低消耗等,所以構建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可以發展節約水電、合理用藥施肥的清潔、科學的農業生產。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要選用效果好的肥料和農藥,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調整農藥化肥的使用結構,增加殺蟲和育肥的效果,減少農藥和化肥對土壤環境的污染。在化肥使用方面,可在農業生產中大力推廣和使用農家肥(動物糞便等)、有機化肥、復合肥以及生物肥料等,以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在農藥使用方面,要大力研發生物農藥,通過采用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或選用抗病植株等方法措施來減少農藥的使用,實現低碳農業經濟的綠色、有機發展。此外,在農業生態化發展中要積極推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農業技術,大力發展“養殖—沼氣—種植”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推動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廢料的回收利用,真正實現低碳農業的低耗能、低污染。

3.3創新和完善相關制度,保障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

相關部門要以科學發展的角度創新和完善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制度,為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創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鼓勵發展碳融資,通過鼓勵和采取相關措施為低碳農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來源,并加強對低碳農業技術的研發和硬件設施的投入。

四、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社會轉型期的產物,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以推動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發展低碳農業經濟模式不僅有助于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能夠提升農業經濟的社會功能性,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本文作者:宋曉龍工作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營子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