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視域下農業機械技術發展策略探究
時間:2022-06-19 04:00:40
導語:創新視域下農業機械技術發展策略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倡導構建新型的農業經營體系,而農業機械在其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于引導農業社會組織化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積極以創新視角去審視我國農業機械技術的發展問題,對于在此過程中遇到的障礙進行歸納分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改善策略,是很有價值的。
關鍵詞:創新;農業機械;技術發展
我國農業在改變發展模式的重要階段,希望將現代農業作為傳統農業的替代者。此時,農業科技的價值就不斷呈現出來,作為農業科技中的重要一環,農業機械技術將在此過程中發揮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農業機械化也將成為我國三農問題解決的重要路徑之一,在引導國家現代化建設中起著支撐性的作用。
1我國農業機械技術創新現狀
“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成就,據統計農業機械總動力規模達到11.2億千瓦,相比較“十一五”期間提高了20.4%,尤其是大中型拖拉機和高性能機械占比較高,這意味著我國農機作用水平處于較高的狀態。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拓展,不僅僅覆蓋了種植業,還逐步向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領域延伸。從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來看,已經達到了63.8%的水準。在農業機械化科技創新方面也有著很明顯的突破。當然,我國農業機械技術在取得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技術供給嚴重不足,極大地影響了農業機械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我國關于機械產品技術設計和應用機理的研究比較少,農業機械制造業多數都是以模仿國外先進設備和工藝來進行生產,一般情況下,國外一項新技術研發可能需要1年的時間,但是我國卻需要2年~3年的時間,實際研發周期更長,農業機械技術水準還處于比較低的狀態。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產業鏈各個環節之間銜接不到位,分散性創新現象十分嚴重,有限的創新資源難以進入到合理配置的狀態。2)農業機械創新經費投入與實際產出之間處于不均衡狀態。在國家863計劃和科技支撐計劃中,農業機械的創新被納入其中,在此方面設定了很多的項目課題,有著比較多的投入,但是從實際產出來看,技術專利成果不多,學術研究理論成果也比較少,這種投入與產出不均衡的狀態,在很多農業機械研究機構都普遍存在。這主要是因為農業機械領域研發費用比較高[1]。
2.1多元主體參與,形成自主創新協同機制。對于當前農業機械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應該積極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改善和調整,倡導多元化主體參與其中,形成自主創新的協同機制。也就是說需要發揮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協同效能,形成農業機械技術研發體系。因為農業機械是綜合性學科,其技術復雜程度高、系統性強、集成技術要求高等特點,上述多個行為主體在不同維度存在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將其融合起來,可以使實際技術研發的維度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2]。2.2加大投入,構建農業機械技術創新支撐機制。投入與產出之間不均衡,投入匱乏的問題,是當前我們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需要關注的細節為:加大投入,實現農業機械技術創新支撐機制的構建。詳細來講,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改變農業機械研發資金來源單一的局面,鼓勵以農業機械設備研發為主導的企業不斷成長起來,給予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將其作為未來農業機械技術創新的主體,在此基礎上以政府投資為輔助,繼而使資金投入機制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高度重視金融支持體系的構建,積極將社會資金引入進來[3]。2.3關注專業化,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農業機械技術的創新發展,還需要大量專業化的科研人才,此時就需要關注此領域人力資源的積累。為此需要做好的工作有:一是政府積極鼓勵高等院校設立符合當前農業機械技術創新的人才,將對應專業作為重點專業來發展,給予這些專業建立更加完備的人才輸送渠道、人才發展規劃,獲取國家在此方面的扶持,由此引導此領域的人才儲備朝著更加夯實的方向發展;二是要鼓勵在職的農業機械研發人員,以項目支持、技術培訓或者出國進修的方式,實現科技創新素質的提升,繼而為國家農業機械技術的發展創造契機[4-5]。
3結語
綜上所述,要以創新的視角去審視我國農業機械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看待當前技術研發能力差、技術研發投入不足、技術研發效果不明顯的問題,繼而采取有效的研發投入機制、研發能力提升策略,引導實際的研發體系朝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白學峰,魯植雄,常江雪,等.中國農業機械化現狀與發展模式研究[J].農機化研究,2017,39(10):256-262.
[2]蔡鍵,唐忠,朱勇.要素相對價格、土地資源條件與農戶農業機械服務外包需求[J].中國農村經濟,2017(8):18-28.
[3]張昭,楊禮勝,鄭戈.日本農機化發展及其技術引進的經驗與啟示[J].農業科技管理,2010,29(3):4-7.
[4]孫婉迪.中國農業機械技術創新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2017.
[5]劉戈.農業機械在實際應用中的改進策略[J].南方農機,2019,50(18):55.
作者:婁軍 單位:蒙陰縣農業機械發展促進中心
- 上一篇:電液比例控制技術在農業機械中的運用
- 下一篇:殘存古建筑及周邊環境保護研究
精品范文
9創新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