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意識在城鄉綠化中作用
時間:2022-08-07 02:47:54
導語:生態環境意識在城鄉綠化中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城鄉建設中的綠化工作正在相應開展。如何做好城鄉綠化工作,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服務美麗鄉村建設,滿足人們對環境質量的時代要求,已經受到各方重視。因此,加強城鄉綠化工作至關重要。本文從改善生態環境和景觀設計角度,探索新時期做好城鄉綠化工作的新思路。
[關鍵詞]城鄉建設;綠化工作;生態環境;景觀設計
1城鄉建設發展中人居環境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大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健康與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環境因素在城鄉建設過程中越來越受重視,為改善生態環境的園林綠化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并且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關注。城鄉居住區的綠化工作與環境景觀設計密切結合,不僅要體現溫馨、美觀、怡人,更主要的是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綠化工作是城鄉經濟建設過程中生態系統建設的極其重要部分。住宅區的綠化環境景觀設計既要體現人性化的內涵,又要給人們親近大自然的感覺,而且不同于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也要區別于廣場、道路的綠化工作。因此,為適應時展要求,必須提高服務意識,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為根本,積極配合新時期的城鄉一體化建設工作,進行現代化的綠化工作探索。我國目前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城鄉統籌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綠化工作對維持城鄉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很多城鄉建設項目已經把綠化工作、景觀設計提到重要環節,聘請高水平的景觀設計師和有資質的正規綠化單位實施。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內蒙古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小城鎮建設步伐正在加快,城鄉一體化工作有力推進,新的發展空間需要新的環境建設,城鄉綠化工作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做好綠化工作,強化生態意識,改變自然景觀風貌,嚴防環境惡化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2實施居住環境區的綠化工作與景觀設計結合
當前,重視居住區的綠化工作,把園林綠化工作中的景觀設計理念運用到城鄉綠化建設中,受到老百姓的普遍關注,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有利于增進居民的身心健康。居住區的綠化水平,是體現現代化城鄉新風貌的重要標志,是城鄉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居環境建設離不開綠化和植物景觀設計,優質的綠化植被能夠有效調節居住區的陽光、溫度和濕度,有利于改善空氣環境質量,能夠美化環境,有益于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學設計的植物景觀方案,在美化居住區環境、改善城鄉小環境氣候、調節人們的身心方面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一定要改變傳統觀念,摒棄過去認為內蒙古的自然環境和氣候只適合種植一些楊樹、柳樹、榆樹等耐干旱的樹木的觀念,拓寬思路、深入研究,一定要讓城鄉建設中的植物景觀體現出生態效益。在進行綠化和植物景觀設計時,要充分保護場地現有的自然生態系統,趨利避害,要讓綠化后的景觀與原有自然環境的生態特征相得益彰。這樣既能降低投資成本,又能避免為了過分追求形式和美感而對原有生態系統造成永久性的破壞。根據生態環境建設理念,用整體設計美化人居環境的綠化植物,為城鄉建設中景觀與環境創設服務。綠化與景觀設計不是植物個體的簡單拼湊,而是基于改善生態環境目標的有規律的科學組合。鑒于可用綠化的植物品種的特征,可組合成空間層次豐富、整體美觀的生態綠化區域。在平面構圖方面,應將喬、灌、地被相結合,盡可能與大自然生態環境遙相呼應,讓人們在綠化后的人居環境中感受到自然美和魅力。綠色植物景觀的塑造要與城鄉居住環境的整體布局一致,盡可能做到和諧而新穎別致,實現景觀空間構造的生態功能和美感體驗,為居住者創造和諧自然的活動、休息空間,精心選擇適合城鄉地理環境和氣候的植物種群,進行優化組合,注重季節、色彩和美觀的搭配,盡可能做到居住區春天有綠色、夏天有鮮花、秋天有果實、冬天有特景,保證一年四季有花有景,生態環境宜人,保障居民身心健康[1]。
3重視景觀設計藝術,提高人居環境質量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生態宜居景觀設計具有多面性,綠化工作過程中要注重多視角和綜合性運用。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保障生態環境建設,同時要結合景觀設計藝術,這樣才能使城鄉居住環境的景觀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在城鄉綠化工作中重視景觀設計,追求生態環境與美感體驗的結合,讓科學實用的景觀設計促進美麗鄉村建設,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綠色的、環境宜人、空氣清潔的生存空間,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在對當地實際環境進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根據生態學原理和景觀設計藝術,在滿足城鄉居住區綠地使用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創設環境優美的綠化景觀。在城鄉居住區,突破傳統狹隘的環境特征,盡可能廣泛深入研究,以創新意識強調生態環境綠化的多元化、復合型,使城鄉生態宜居環境向崇尚自然和美的方向發展,所創設的景觀特征必然是自然秀美的人居環境。經過精心設計的綠色環保安全寬敞的活動場地,同時要具有鮮明的景觀特色。在這樣的居住環境中,常常使人身心愉悅,有益于居民健康。城鄉綠化工作在強化生態意識的同時,要體現生態科學與景觀設計藝術的結合。景觀設計源于對大自然的深刻領悟,綠化工作理應符合自然規律,創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優美人居環境,更好地體現出植物群落的最佳組合之美,來展現城鄉居住區綠色景觀的豐富內涵,力求做到綠化工作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把生態宜居環境和城鄉居住區景觀設計有效結合起來,創設更多風景宜人的綠色居民區、生態社區、健康社區等,是今后城鄉綠化工作的發展方向和長期目標。
4營造美麗環境,打造綠色家園
城鄉建設中為廣大居民營造綠色家園,創設美麗環境是當前各地建設、改造工程的一部分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逐漸趨向于綠色、健康和美麗優雅。城鄉居住區的綠化工作也應以構建綠色、健康、美麗和優雅為目標,在綠化工程中一定要注重綠色植物的科學組合和優化配置。營造美麗環境,打造綠色家園是構成現代城鄉居住區景觀特色的核心主題,能夠改善居住環境、美化生活環境,滿足住宅區廣大居民的心愿,讓溫馨、和諧、優美、健康和綠色的環境為城鄉居民帶來幸福。城鄉居住區的綠化工作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引進新的植物品種,以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學結合,讓綠色生態環境和新奇優美的植物配置相結合,借鑒生態園林的建設理念,模擬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創造多種植物群組合的復層結構[2]。另外,在居住區的綠化工作中,必須注意植物對生活環境的影響,盡可能種植那些落果少、無飛絮、無刺、無毒和無刺激性的植物。另外,從時間和外觀上考慮,盡可能將高大挺拔的喬木和綠色灌木叢結合,使四季常綠的松樹和其他落葉樹木配合,將快速生長和生長緩慢的植物組合搭配,盡可能做到居住小區一年四季常綠,美麗優雅的居住環境四季有新鮮花卉點綴。在樹種搭配上,既要做到豐富多樣,又要考慮綠色環保和美麗景觀結合的生態效果。居住區綠化工作一定要根據植物的生態特性,盡可能選擇適宜當地氣候特征的綠色植物進行美化環境。在居住區選擇比較受人歡迎的植物,如常春藤、爬墻虎、爬山虎、藤本月季。在道路、圍墻、居住建筑等處,利用林冠線的起伏變化,有利于使平行的直線條綠化帶融進柔和的曲線植被。通過樹種的多樣化,利用喬木灌木的外形結合組合,為居住區創造出優美的林冠線和林緣線,打破傳統綠化工作中植物組合的單調感,為居民打造綠化美麗家園。在綠化中注意構圖的美觀,運用林冠線起伏變化的手法,利用水杉、灑金柏、側柏、龍柏等柏類植物營造尖塔形效果。利用地形變化,使植物群落起伏變化多段,節奏感較強。通過綠化使城鄉居住區一年四季有美好的環境,通過各種植物配置與季節變化相應,使四季如同生活在花園中。四季皆有景,景有不同,又緊扣了四季主題。一個小區或某幢建筑周圍應以突出某種植物特點為主。根據環境,因地制宜地選用具有防風、防曬、防噪聲、調節小氣候,以及能監測和吸付大氣污染的植物。在栽植上,除了需要行列式栽植外,一般都避免等距、等高的栽植,可采用孤植、對植、叢植等,適當運用對景、框景等造園手法,裝飾性綠地和開放性綠地相結合創造出千變萬化的景觀。突出主題,體現文化性住宅區中的景觀具有主題性,可以提升住宅區景觀的文化特色和品位,滿足綠化景觀的人文情懷,可以傳遞給居民一種綠色、健康、溫馨、優雅的氛圍。
5結語
做好城鄉建設中的綠化工作,有效改善人居環境,積極配合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強化環境意識和自然美化的結合是一個重要課題。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促進人們對生態環境意識的重視,搞好城鄉綠化工作,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家園,打造最美鄉村,對新時期的園林綠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的眼光去探索各種途徑,為實現“中國夢”創造風景優美的綠色居住環境。
作者:劉峰 單位:烏蘭察布市園林局
參考文獻
[1]李志軍.住宅小區生態景觀設計淺探[J].當代生態農業,2009(Z1):100-102.
[2]李文玉.景觀設計理念在居住區中的應用[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8(4):10-13.
- 上一篇:土地整理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 下一篇:馬克思主義生產理論對生態環境的構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