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論文及海綿城市設計研究

時間:2022-05-05 10:50:48

導語:生態學論文及海綿城市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學論文及海綿城市設計研究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景觀生態學運用于海綿城市設計的可行性,對其具體運用進行了說明,希望能夠幫助有關地區提升城市建設水平,緩解城市內澇問題,為居民打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空間。

關鍵詞:海綿城市;景觀生態學;城市規劃

當今,城市化的建設進程不斷加快,但城市建設中的內澇問題也在不斷加劇,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海綿城市的理念自提出以來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如何應用景觀生態學設計海綿城市進行深入研究

1景觀生態學運用于海綿城市設計的可行性

海綿城市就是將城市建設成“海綿”,能“吸水”也能“擠出水”。此設計思想就是使城市能在降雨時“吸水”,將水分吸收并進行蓄積,還能進行滲透及凈化,在城市需要水時再將所蓄積的水釋放出來,能夠大大減輕城市積水問題,降低城市內澇發生的幾率,從而建造出更適宜生活的城市,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居住體驗[1]。但海綿城市的建設自2015年提出以來,就一直備受質疑。據統計,在我國第一批共16個城市中就有10個產生內澇問題;在第二批的14個城市中有9個發生內澇。從整體上看,當前投入建設的效果不佳的城市占總數的63%,且一、二線城市居多。景觀生態學所研究的內容就是“景觀”與“生態”間的聯系,將景觀的空間及形式與生命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對生態環境進行綜合分析規劃空間結構,進而打造景觀格局。對于保護環境、提升城市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另外,通過將“海綿”與“景觀”相結合的方法能夠大大提升城市建設質量,進而提升海綿城市的建設效果。

2海綿城市設計中景觀生態學的具體運用

2.1水系建設及設計。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天然水系對于緩解城市內澇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城市設計中應盡可能的保留天然水系。部分城市為了擴大居住范圍及建設需要,自然水體破壞嚴重,再加之儲水體較少,城市降雨調蓄能力較差,城市內澇嚴重。應用景觀生態學相關理念,應保護生物多樣性及人文性,可以依河道建設步道,并在步道旁增加趣味性或具有人文氣息的景觀,如地區歷史人物雕塑、民俗角等。2.2道路建設及設計。為了解決城市內澇,道路還需要具備“滲水”的功能。在2018年7月,“來北京看海”成為城市建設的熱門話題。以回龍觀地區為例,道路多是硬質鋪裝,例如,柏油路或水泥路等,此類材質的路面滲透性較差,降水時水分會聚集在路面低洼處,在暴雨時容易產生內澇危險。針對此類問題,應用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可以進行緩解,可以增加道路綠道海綿體,提升道路排水效果、減少城市積水量,還能起到改善城市景觀的作用。與此同時,要強化景觀生態,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建設特色道路。在道路設計中,應結合各地區的不同特色,按照城市區域劃分進行景觀元素的選擇。例如,在公園區、動植物園區周邊建設生態化、綠化、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的道路景觀;在居民區設計風俗風情街道景觀;在商業、科研區建設含有人文元素的道路景觀等。另一方面,優化道路節點景觀。對于節點的設計就是增強道路的可識別性,通過區域內的特殊標志增強生態氣息,如在環形路的中心位置建設具有造型特點的綠化雕塑等[2]。這樣做不僅能夠緩解城市內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綠化,提升城市形象,為人民創建更加適宜居住的城市,提升居民幸福感。2.3景觀建設及設計。在城市的規劃中,景觀建設必不可少。相關城市在進行設計時可以將景觀與“海綿”結合起來,使景觀與道路、綠化一起分擔城市降水。要將二者有機結合,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建設“公園海綿生態”。在城市構建公園時,可以利用相關土地進行“海綿”建設,設置排蓄水系統、在地底填充海綿體等都可以增強公園的“吸水”能力。這樣不僅能夠合理利用土地,還能在為人民提供娛樂活動區域的同時緩解城市內澇。另一方面,加強綠化。通過科學配置綠化,可以增加城市植物及樹種的豐富性,進而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還可以提高海綿體的效果,提升海綿城市建設水平。以江西省萍鄉為例,該地區是國家第一批海綿城市的試點城市,其在近年來內澇治理效果顯著。該地區除了應用透水磚等改造道路,也對公園進行了優化。如圖1所示,在玉湖公園中,全部綠地都是按照“海綿城市”建造的,且路邊都有收集雨水的邊溝。該公園在提升改造過程中也全面植入“海綿城市”理念,應用了雨水濕地、滲透塘、雨水回收、植草溝、透水鋪裝等多種技術進行改造提升,大大增強了公園“蓄水、凈水、吸水”的“海綿”功能,不僅使公園水質達到三類水質標準,還實現了“四面繁花兩相徑,一池碧水月映樓”的景觀效果,成為了市民日常休閑、健身的好去處,也是全國的重要示范地區。

3結語

城市建設中應用景觀生態學能夠有效提升建設效果,提高海綿城市的建設效率,進而緩解城市內澇,增強居民生活質量。有關地區應認識到景觀生態學的積極作用,采取合理手段解決內澇問題。

參考文獻

[1]毛遠宏.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景觀設計的有效利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7(12):72.

[2]楊文靜.海綿城市的景觀生態設計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7(05):231.

作者:江莉 單位:福建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