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設計專業教改與實踐

時間:2022-08-03 09:10:19

導語:美術設計專業教改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設計專業教改與實踐

教育改革逐漸落實,正向著更深層次開展。隨著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學校教學工作要緊跟時展步伐,不斷改革與創新,以尋求更好的發展。美術設計專業作為大學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之一,存在諸多問題需進一步完善,要結合社會、企業需求進行針對性人才培養,幫助學生在畢業以后能夠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為此,學校要給予美術設計專業學生實踐教學高度重視,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將美術設計專業學生培養成綜合應用型人才,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合格美術設計人才。本文首先針對美術設計專業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然后分析了當前美術設計專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給予了切實可行的教改建議,希望能夠為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效率的提升、學習效果的提高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美術設計專業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挖掘當代學生的創新思維

大學專業逐漸傾向于社會化,為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奠定基礎。只有針對美術設計專業學生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才能夠使學生實現專業發展。如今,“創新”是熱門話題,美術設計專業教育以學生實踐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為主,創新教學方法,深掘學生創新思維,使學生創作視野更加開闊。教育活動開展中,專業教師在經驗總結與反思中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目的就是為了將學生的創新思維挖掘出來,以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可以運用所學知識自主解決。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理念

大學美術設計專業教育除了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理論知識外,還要將對學生審美理念的培養作為重點。學生年齡、身心發展不夠成熟,缺乏社會經驗,對于審美標準無法準確把握,專業學習時對于作品設計無法準確取舍。學生審美判斷不同,情感反應也不一樣,而優秀的美術作品創作來源于生活,體現的是美好之處,是創作者審美理念的反映,能夠使欣賞者心情愉快,發揮積極向上的審美教育功能。所以,美術設計專業教育中,教師要精心挑選作品,并組織學生評價,引導學生的審美理念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

(三)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美術設計專業教育以學生為本,根據專業特點,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與獨創是美術設計專業的重點,作品個性越突出,生命力就越旺盛。美術設計作品蘊含了創作者豐富的感情,這也是最能吸引欣賞者的地方。在美術設計鑒賞課中,學生能夠欣賞到前輩們的佳品,在思考借鑒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想法,設計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作品,突出自我個性。可見,美術設計專業教育對于學生個性發展非常有利。

二、美術設計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雖然美術設計專業教育在積極響應教育改革號召,但是由于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依然影響著當前美術設計專業教育活動的開展。針對美術設計專業教育問題,主要從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從教師層面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依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難以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師主要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不僅枯燥乏味,而且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和主動性,導致教學氛圍死氣沉沉,整堂課下來,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聽沒聽懂教師無從得知,教學效果不盡人意。二是從學生層面而言,學生缺乏學習積極主動性,鮮有學生能夠主動思考、探討關于美術作品設計的相關問題,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師制定的教學任務,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做、怎么做才會更好類似的問題,學生很少思考,即使個別學生想到,也僅停留在思想上,未付諸行動,進而造成整體學習效果不夠理想。如此教學氛圍的影響下,只有通過構建起科學、合理且高效的教學課堂,才能提升教師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果,助推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除此之外,部分學生受到本校或他校學生的影響,片面地認為美術設計專業知識點較多,要想全部掌握難度較大,由此對美術設計專業課程產生抵觸心理,不僅沒有做到課上認真聽講,而且課下遇到問題也不主動與教師溝通。長期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越學越不懂,越不懂越不學,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學習效果自然也越來越差。

三、美術設計專業教改建議

(一)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美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學生尊重與引導,注意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第一步,制定具有彈性的教學目標。美術設計專業知識點頗有難度,考試重點偏中等難度,為此,教學目標設計要結合學生學情,通過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探求解題思路,給予學生鼓勵,要求基礎稍微差一些的學生將基礎分數拿到,而成績稍微好一些的學生則要求其拿滿分,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第二步,優化引導方法。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活動開展中,學生會遇到諸多問題,此時學生的自信心極易受挫,教師要與學生及時溝通,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第三步,遵循因材施教原則。教師要為備課做好充分準備,既要準備好基礎教材,又要根據學生不同情況設計梯形習題,把握好課堂教學深度、進度,待學生知識消化差不多時再開始新知識的講解,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優化教材的引入方式

美術設計專業教育中,作品的鑒賞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此階段也是學生對作品背景、故事、內涵了解的過程。為此,教師自身要對美術作品創作背景、傳播成效等有所了解,并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情境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輕松愉快的教育環境。美術設計專業教師要認識到美術教學其根本就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其本身就是普及教育,無硬性指標,課堂環境可適當放松,給予學生更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在授課時要確保教育語言的使用既要通俗易懂,又要生動形象,充分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使學生從美術設計學習中獲得成就感,進而增強其求知欲。在美術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相關部門編寫教材時可以以學生的學情、年齡、心理等為基礎,研討出系統化并且與學生興趣愛好相符的美術設計專業教材,將訓練與教學有效結合,杜絕枯燥乏味的訓練,以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為重點,使教學氛圍得到改善的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得到提升,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提高。

(三)創新教學思路,強化學習效果

美術設計專業教育中,學生年齡、興趣、習慣等有所不同,這些因素極易影響教學效果。為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學情,改變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資源,結合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比如可以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邊講解、邊示范,使學生既能夠聽得懂理論,又能夠看得到實踐操作,二者有效結合,學生就能夠自主完成制圖繪圖一系列專業任務。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入并講解案例的方式,要求學生進行模擬,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完成包裝效果圖設計,學生依據教師提出的要求,自主掌握打印機技術、掃描儀、硬盤技術,進而自己動手設計出滿意的包裝效果圖,從中獲得成就感,增強學習自信心。

四、結語

總而言之,美術設計專業涉及的知識點難度較大,要想使學生準確掌握,教師就要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此外,教材的引入也要具有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美術設計專業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平飛飛.新時期的中職美術教育探索[J].藝術科技,2016(5):410.

[2]屈軍.對高職美術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思考[J].藝術科技,2017(2):385.

[3]王沛.對高職美術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思考[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8):47.

[4]徐姍姍.對高職美術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思考[J].職教論壇,2010(8):46+49.

[5]房強.對高職美術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思考[J].才智,2019(1):118.

[6]張群.基于適合的教育高職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探究[J].科技資訊,2019(25):105-106.

作者:趙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