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設計教育創新性思維培養路徑

時間:2022-08-03 09:12:07

導語:美術設計教育創新性思維培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設計教育創新性思維培養路徑

摘要:在高校美術設計教育中,為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應探索新的美術設計教學路徑,如理論與實踐契合、開放型課堂引導、人才培育理念轉變、美術設計工作室創設、美術設計競賽活動舉辦等,為學生營造多元化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美術設計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美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接下來,本文將對高校美術設計教育創新性思維培養現實路徑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校美術設計;教育改革;創新性思維;培養策略

美術設計對學生的創造力要求非常高,為培育創新型美術設計人才,高校應對美術設計專業教學進行有效改革,擺脫傳統教學約束,為學生營造新的美術設計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創造力,有效培養并提升學生的美術設計創新性思維。

一、創新性思維培養意義

(一)挖掘學生潛能

以往,在開展高校美術設計課程教學時,教師秉持傳統教育理念,未對學生創新性思維進行有效培養,給學生的美術學習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高校美術設計專業教學對學生創新性思維進行培養,可挖掘學生的美術學習潛能,增強學生的美術設計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學習能力。

(二)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應意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重要性,主動對美術設計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審視,學習現代美術設計育人理念,遵循市場人才驅動原則,對美術設計課程進行有效改革,圍繞學生建構新的美術設計教學模式,促使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提升高校美術設計專業整體教學質量與效果[1]。

二、高校美術設計教育現狀分析

(一)側重理論灌輸教學

通過對高校美術設計教學現狀的分析可知,受應試教育理念的長期影響,部分教師仍舊采用落后的美術設計教學方式,側重美術設計理論灌輸教學,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實踐,導致學生的美術設計始終停留于理論想象層面,無法通過動手實踐將美術設計創意轉化為實際的美術作品,給學生美術設計專業學習造成一定阻礙,不利于學生美術學習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學生美術思維受限

在美術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一言堂”教學方式,未能突出學生美術設計主體性,使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導致學生美術設計思維受限。筆者認為,學生設計的美術作品與教師具有一定的思維關聯性,由于學生都受到教師美術設計思維的影響,他們形成了相同的美術設計思路與審美認知,導致作品雷同。

(三)人才培育脫離實際

高校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旨在培育創新型人才,為美術領域輸送高素質藝術人才,推動我國美術事業發展。在高校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時,為實現該育人目標,教師應契合市場人才培育需求,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改革創新,保證人才輸出的質量與效率。但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時,由于人才培育工作脫離實際,高校美術設計專業的人才輸出與市場需求出現銜接問題,其不僅影響到美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還影響到市場美術人才的交替儲備。為有效規避該問題,在高校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時,教師要轉變育人理念,結合市場人才需求,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對學生創新性思維進行很好培養,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2]。

三、高校美術設計教育中學生創新性思維培養路徑探析

(一)理論與實踐契合,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在高校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時,為有效培養學生美術創新性思維能力,教師應創新美術設計教學模式,促進美術設計理論與實踐操作相契合,促使學生在美術設計實踐中鍛煉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美術設計專業素養,為學生后續的美術工作做好鋪墊。筆者認為,為保證高校美術設計理論與實踐契合的教育有效性,教師尋找教學突破口時,可嘗試基于學生生活視域,對學生生活中的事例進行合理篩選,并搜集相應的實踐教學素材,將其與美術設計教學工作進行有機契合,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提升學生美術設計學習質量與效果。例如,教師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時,可圍繞社團標識logo進行美術設計教學創新。大學生會參加不同領域的社團組織,每一個社團為突出自己的文化與特色,會設計具有鮮明標識的社團logo。社團文化與學生的大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進行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時可引導學生為不同的社團設計美術logo,豐富學生的社會閱歷,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促使學生在美術設計實踐過程中對美術設計理論進行深度思考,有效提高學生美術設計課程學習水平,夯實學生美術設計基礎知識,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做好鋪墊[3]。

(二)創設開放型課堂,激發學生美術設計想象力

傳統高校美術設計課堂教學對學生美術設計思維有所約束,不利于學生進行創新思考。為有效挖掘學生的美術設計潛能,激發學生的美術設計想象力,教師可建構開放型美術設計教學課堂。在開放型美術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美術設計學習主體性,基于美術設計教學內容,對美術教學視域進行全面考慮,給予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思考的空間,使學生在美術設計課程學習中獲得幸福感與成就感,增強學生的美術設計自信心,營造輕松、開放、民主、和諧的美術設計教學環境,有效培養學生的美術創新性思維,激發學生的美術設計想象力。

(三)轉變人才培育理念,尊重學生美術學習差異性

要有效提高人才培育質量,教師就應轉變人才培育理念,摒棄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依循素質人才培育思想,對高校美術設計教學進行有效改革。在實際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美術學習差異性,給予學生個性化美術設計指導,肯定學生的美術設計學習表現,增強學生的美術學習自信心,使學生主動進行美術設計思考和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意識,對學生美術設計潛能進行挖掘,提高學生的美術設計綜合實力[4]。

(四)創設美術設計工作室,激發學生美術設計創造力

為培養高校美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工作綜合素質與設計能力,教師可根據美術市場人才培育需求,創設美術設計工作室,以真實的美術設計項目為教學引導內容,驅動學生進行美術設計創作,通過工作室成員的相互合作,設計出客戶滿意的美術作品。在學生以工作室為單位進行美術設計學習和創作時,教師可進行合理點撥啟發,給予學生更多美術設計思考空間,激發學生的美術設計創造力,達到美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效果[5]。筆者認為,高校嘗試建構美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可促進美術設計專業與人才市場對接,培育市場急需的美術設計人才。同時,在美術設計過程中,學生基于具體項目進行思考實踐,可鍛煉工作能力,提高抗壓能力與解決現實問題的綜合能力,為今后的就業做好鋪墊。

(五)舉辦美術設計競賽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與勝負欲,渴望體驗新生事物,拓寬生活視野,證明自己的個人能力。鑒于大學生身心成長的一般規律,高校美術教師進行美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時,為有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美術設計綜合實力,可舉辦美術設計競賽活動。為增強美術設計競賽活動的趣味性與差異性,教師可組織多個班級進行聯合競賽,并設定小組賽制、個人賽制、班級賽制等不同比賽形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其中,讓學生在溝通交流過程中產生美術設計靈感,并付諸行動,將美術設計靈感轉化為美術設計作品,體現出學生團隊合作的綜合實力[6]。為培養學生的藝術人文素養、文化修養,教師可以“傳統文化”為美術設計主題,引導學生從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提取文化精髓與內涵,進而設計具有中華文化內涵的美術設計創意作品。在對學生美術設計作品進行評選時,教師可作為裁判監督學生進行相互評價,保證學生互評的公正性與公平性,突出學生參與美術設計活動的主體性,最終選出學生都認同的最佳美術設計作品,營造濃厚的美術設計文化氛圍,使學生沉浸其中,對學生的意識形態、價值觀、文化修養進行有效熏陶,提高學生的美術設計綜合素質。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創新性思維培育視域,對高校美術設計教學工作進行闡述,從多個教學策略視野入手,闡明美術設計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有效性。現代美術行業對美術人才的創造能力要求不斷提高,為保證高校培育輸出的美術設計人才滿足市場人才需求,高校應進行全面、有效的改革創新,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美術設計創新性思維,提升學生的美術設計綜合能力,達到美術市場人才培育要求。

[參考文獻]

[1]遲艷.當代美術設計教育中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評《高校美術教育理論與發展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0(10):115.

[2]龐夢宇.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設計基礎教育的變革[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19.

[3]何雅苑.新課標下初中美術“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

[4]劉文理.中學美術“設計•應用”課程與生活相結合教學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9.

[5].“卓越教師”視域下的高師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

[6]馬琳.高校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的跨學科教學理念研究[D].重慶:四川美術學院,2017.

作者:馮曜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