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設計心理學的平面設計構建

時間:2022-08-03 09:43:20

導語:基于設計心理學的平面設計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設計心理學的平面設計構建

1設計心理學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與意義

1.1設計心理學的定義及實踐意義

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赫伯特•西蒙在他的著作中主張設計可以“作為一門人技科學的心理學。”設計是作為解決問題方式之一的心理學;國內著名學者柳莎曾對設計心理學的概念做了一個總結:設計心理學是設計藝術學與心理學交叉的一個邊緣學科。它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分支,同時也是設計藝術學科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設計主體心理、目標主體心理以及影響這些心理的相關因素的學科。簡單來說,設計心理學實際上是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將受眾的心理,特別是受眾對于作品需求的心理融入設計并指導設計的一門學科。因而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它不僅研究設計主體在設計作品時的心態,同時也研究受眾在接觸作品時會產生的心理反應,即研究人的感知、思維和意向心理,并運用這些研究成果,來指導產品設計,使新產品的設計更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設計心理學就實踐方面來說,其一,設計心理學為設計主體提供系統、科學的研究方法,提高人與產品的互動關系,增加產品的實用性與觀賞性。其二,能夠幫助設計主體來加深對產品設計中的本質、意義的理解,從而提高藝術評價、理解、鑒賞能力。最后,通過對用戶的心理研究,設計主體可以對產品進行完善,使其符合用戶的心理需求,并制定符合用戶心理需求的營銷方式,從而能夠更好地迎接市場競爭的挑戰,提高個人或者企業的競爭力。

1.2平面設計的主要研究領域

設計一詞來源于英文的“design”,分為很多種類別:環境、工藝、裝潢、園林以及平面設計等。平面設計主要有圖形、文字、色彩等元素構成,平面設計是以信息的表達和交流傳播為研究對象,以信息準確表達和高效的傳播為目的,對信息進行視覺化的加工和設計,從而滿足人們對信息交流的需要。平面設計是一項有目的的創造性活動,一個優秀的設計應該是設計主體與設計用戶之間的交流。它具有實用和審美的雙重屬性,從這兩方面來說,設計學中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如何使設計變得簡單易用,充分發揮它的實用價值。這主要是解決“實用”問題,是建立在用戶的使用習慣、使用方式,使用途徑,安全保障等方面考慮。二是如何能夠使設計在滿足用戶基本的使用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使其能夠滿足用戶在消費過程中的多樣性需求,這樣便能夠提高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夠提高設計者的創造力,圍繞實踐中產生的心理現象與影響要素,為設計提供素材、設計方法和靈感來源,從而提高設計者的創造力。

1.3平面設計中的設計心理學

平面設計既是一門專業性學科,需要專業的設計功底才能夠發揮其作用,同時它也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可以細化為很多具體的種類:廣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等。這些設計通過物質化載體呈現給用戶,設計師通過這些設計與用戶進行交流,所以在設計師設計作品到用戶選擇作品的過程中無不體現著設計心理學的存在。設計是具有極強目的性的創造活動,設計師的每次設計都有具體的方向,在把握這個方向后就需要構思通過怎樣的形式來呈現這個主題,這個內在的思考構思過程就是設計心理學在設計過程中的內在體現,不同的心理將影響甚至決定著最終的設計結果。設計心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很多基本的組成部分,包括設計理念,設計情感和靈感體現等。設計理念是指設計師將系統的理論學習具體應用到設計中的思維方式,是設計師基礎功底最基本的體現,是作品的框架。設計理念可以通過閱讀、借鑒、吸取優秀的設計師的理念不斷提高。設計情感是由設計師的主觀感情世界決定的,是由設計師的喜怒哀樂以及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空間的心境決定。靈感則是最神奇的設計心理體現,它可以使普通乏味的作品變得讓人耳目一新,靈感雖然不受設計師的主觀控制,不可能隨便出現,卻可以通過一定方式增加其出現的可能性。1.4設計作品是設計心理的有效體現設計心理學作為一門指導性學科,始終貫穿于整個設計過程每個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人性化設計越向前發展,就越需要設計心理學的支持。作品是設計師和用戶溝通的橋梁,在平面設計中,主要體現在作品的外觀,如產品的包裝和網頁的界面。平面設計是一種視覺性語言,通過視覺對用戶的心理產生影響,會直接給消費者一種直觀的印象。因此,在現代產品設計中,設計者會通過粗壯高大的結構來體現宏偉氣派的感覺,通過稀疏纖細流暢的結構來體現優雅柔美的感覺。例如:大型貨車、起重機、挖掘機等比較重型機械的結構都趨于結實緊湊,能體現其自身的力量感;飛機、跑車等產品的結構通常趨于光順流暢,所體現的則是靈動感與速度感。用戶在觀看產品的同時,會在心中產生直觀的反應,顏色是否合適,線條是否勻稱以及整體看起來協調性如何,然后會形成一個綜合性判斷:喜歡還是排斥。

2設計心理學與平面設計有機結合

是推動平面設計轉型的途徑好的作品應該是有血有肉的,如果只是簡單的進行線條勾勒顏色涂抹,最終完成的只是一具空殼,黯淡無光。平面設計也是一樣,應當注入設計師和用戶的情感作為作品的靈魂。當前平面設計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處于實用方面的成熟期,但與此同時,其發展已經愈加緩慢,將設計心理學與平面設計的有機結合將能夠作出有效的突破。

2.1人性化的理念為前提

設計的核心是“人”,設計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講就是解決“設計”與“人”的關系問題。“人”是評價設計成果的唯一主體,所以設計應當符合“人”的評價標準,這個標準是由很多方面構成的,包括審美、價值取向、思維習慣和欣賞方式等。在產品造型的人性化設計中,當這些因素反映到消費者心理層面上,消費者表現出的就不僅僅是對產品表面特質的反應,而更多是升華為心理上的體驗,或者是喜愛或者是厭惡。設計心理學正是基于這一點,深入剖析消費者的內心世界,抓住人們情感變化的規律用以指導產品造型設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自然方面,人性化設計要研究諸如人體形態特征、心理特征等。在社會方面包括: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價值觀念、社會行為等,目的是解決產品如何適應人的各方面特征,為使用者創造安全、舒適、高效的工作環境。此外人性化設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特定的人群,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層等,這就要求設計師以適當的設計表現手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2.2巧妙使用文字設計

文字的作用已經不只是作為直觀的閱讀和傳遞信息的工具,已逐漸發展為視覺設計中的情感載體,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看到把文字應用在設計中表現出的突出的視覺效果。在設計中,應注重文字的排列方式、字體及大小以及和顏色的搭配,使其成為平面設計的一部分,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增強視覺傳達的效果。將文字應用于設計中可以更直觀地突出設計的主題,方便用戶在接觸商品時不用過于思考就可以了解商品的性能、構造等。另外,適當的在設計中添加流行性語言可以讓用戶耳目一新、興趣盎然,可以引起用戶對這個語言其他方面的聯想,從而增加了商品吸引客戶的效果,提高用戶選擇的可能性。

2.3色彩的搭配

色彩有冷暖、輕重、膨脹、進退與收縮等特性,當人們看到不同的色彩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所以設計師在創作作品時,調配作品應立足于用戶的心理反應。用戶的心理反應是概括性的,需要通過商品、時間、地點等元素的具體形式體現出來。著名的美國包裝設計師帕維斯認為“一件商品的包裝色彩不但要華美艷麗,引人注目,而且更要重視其顏色的選擇,要與包裝內容相匹配。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甚至采取錯誤的包裝顏色,將會鑄成大錯,從而削弱以至喪失買主的購買興趣。”人們在生活中往往對顏色形成定性思維,例如,紅色接近于火,代表著溫暖和熱量,綠色代表著生命和希望,黑色代表著莊重,灰色代表著傷心,所以設計師在設計商品時應該針對不同的商品進行顏色的選擇。橙色使人聯想起清甜的水果,美味可口,因此,在飲料和食品中應用橙色能夠刺激消費者的食欲,從而激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消費者對顏色的心理反映同時也受到季節的影響。夏季,天氣炎熱,酷暑難耐,如果此時看到一個紅色包裝的商品,消費者一定會卻之千里、冷眼相望的,因為紅色本身就代表著火和熱量。相反,如果將顏色換為藍色等冷色調,刨去味道等方面的因素,其一定會成為最受歡迎的商品。與之同理,冬季,消費者需要的是溫暖而不是溫度的繼續降低,所以此時冷冰冰的冷色調包裝相比較而言肯定沒有暖色調受歡迎。

2.4設計中應注重構圖層次

在設計中構圖的層次感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層次感主要是指在一個作品中一定要輕重有別分清主次,次要部分去點綴主要部分,切記不可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所以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圖形與元素之間的層次感,突出元素視覺效果吸引眼球的同時,更加鮮明地突出作品主題,才能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5突出主題的時代風格

設計應當符合時代的潮流,符合當代消費主體的審美觀,適當的將潮流元素應用于設計中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信息更新不斷加速的今天,會有很多時尚的元素產生,然而這種時尚是短暫的,被消費者寵愛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所以作為設計師若要設計一個優秀產品,應當立足于潮流前線,有一雙前衛的眼光,充分把握潮流在消費者心理的影響作用,巧妙地利用新穎的元素提高設計的水平。

3結束語

當代設計師應當立足于設計心理學與平面設計的結合,堅守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提高自身的設計水準,滿足特定的需求,從而推動平面設計的轉型和突破。一個優秀的平面設計作品應是極具力量的,它可以通過文字圖片等感動用戶,可以向用戶傳達其設計背后的信息。什么樣的文字或者圖片可以觸動用戶的心靈,如何設計可以向用戶有效的傳達信息,這是對設計師能力的一個考驗,也是對其設計水平的檢測。

作者:崔寅 趙文浩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參考文獻

[1]柳莎.設計藝術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美.赫伯特.A.西蒙.關于人為事物的科學[M].楊礫,譯.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

[3]謝潔.淺談平面設計中視覺審美元素的構建[J].現代裝飾理論,2012(4):185-186.

[4]吳珊.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對平面設計的啟示[J].吉林藝術設計,2008(4):3-21.

[5]張帥.設計心理學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

[6]毛選波.平面藝術的設計心理學研究[D].沈陽:沈陽航空工業學院,2009.

[7]李妙蘭.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配色設計[J].現代裝飾(理論),2016(4):131.

[8]楊純.視知覺原理在平面設計創意中的探索與應用[D].鄭州:鄭州大學,2013.

[9]陳亮風.平面設計立體化的情感體驗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10]郝琪瑋.設計心理學在村上隆的跨界合作中的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6(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