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業危機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6 02:10:00

導語:動漫業危機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漫業危機管理論文

日本動漫作品對亞洲乃至世界動漫業的影響可謂巨大,然而,看似風光無限的日本動漫業近年來也頻頻爆出資金不足、產業鏈不完善、人才流失等問題。近日,著名旅日漫畫家周中華就日本動漫業的優勢和所處的困境等問題接受了深圳商報獨家專訪。周中華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他自1988年起旅居日本,并在日本東京等地舉辦過十幾次漫畫展和水墨畫展。

今年8月上映的《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票房突破100億日元

日本動畫作品《千與千尋》獲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

日本動漫為何大獲成功

原因一:作品文化元素豐富引發無限想像

“好的故事,好的創意在日本動漫走向發達的過程中功不可沒。”周中華于1995年起擔任日本漫畫巨匠植田正志的助手。多年的漫畫從業經歷,讓他不得不佩服日本漫畫創作的想像力之豐富。“日本漫畫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充分發揮作者的想像力,滿足各個年齡層讀者的需要。”在日本漫畫學院,學校除了教學生美術方面的基本功,更為重視的是學生的人文知識,培養他們認識社會的能力和開闊的視野。學校會定期組織學生看棒球等體育比賽、看各種影視作品和文學名著,甚至還硬性規定學生至少要看50本以上的名著,并寫出有關情節設置、人物性格和語言風格等方面的讀后感,通過這種系統訓練培養出來的學生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支撐創作過程中天馬行空的創意。

此外,日本的動漫作品一般將主題隱藏在豐富的劇情和畫面當中,讓觀眾通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去發現作品的潛臺詞和畫外音。因此,觀眾主動地參與了作品的創作,他們在發揮想像力的觀賞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產品的競爭,其實是創意的競爭。有創意的動漫產品才能滿足人們精神上的需要,更有力地占領市場。”周中華認為,日本的動漫作品之所以廣收歡迎,與其無處不在的想像力和融貫中西的文化元素緊密相關。

原因二:市場與創作人員的良性互動

此外,為了培養自己的作者,無論是報紙還是各種漫畫雜志經常會舉行各種比賽,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動漫方面的比賽,比賽的項目細分到人物、背景,甚至連背景中的房子、風景等都能成為比賽主題。參賽者的作品通過報紙、雜志等刊登出來,在嚴格的市場調查中,獲得讀者喜愛的作者才能留下來。“這種方式,既能夠激發作者的想像力,提高從業者的素質,還有利于市場調查,滿足讀者的需要。”周中華說,這樣很容易形成良性循環。

原因三:漫畫與動畫相輔相成

“故事漫畫往往會成為動畫的先頭部隊。”周中華說,好的故事漫畫往往會在報紙和雜志上連載,在擁有大量的讀者后就會改編成動畫作品。如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經典漫畫《風之谷》以“人與自然”為主題,在拍成動畫電影之后備受歡迎,被譽為史詩般的巨作。“動畫作品直接采用漫畫的人物形象,就好像是漫畫中的主人公變活了一樣,漫畫的讀者群很自然就成了動畫作品的觀眾。這種漫畫與動畫之間的良好互動是日本動漫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日本動漫行業的危機

隨著三維時代的到來,在二維時代風光無限的日本動畫也開始出現了種種危機。周中華認為,資金運作瓶頸是日本動漫業遭遇的最大問題。此外,從業人員收入低、人才流失等問題也逐漸凸顯。

“動漫作品制作周期長,資金投入高,風險大。如果制作過程中出現問題,其后果不堪設想。”周中華說,目前日本約有400多家動畫工作室,大到有著150多名工作人員的吉卜力工作室,小到只有兩個人小型動畫作坊。但大部分工作室主要依靠作品的票房和售賣版權來維持運營。“在三維時代,他們無法籌集到動輒上千萬的創作資金。”周中華告訴記者,日本的動漫工作室的管理人員偏重于關心作品本身而不是利潤空間。有些動漫工作室一次性將作品賣給電視臺或玩具商,當玩具商和電視臺從成功的動漫形象上賺取高額利潤的時候,工作室微薄的收益則無法支持大資金的三維動漫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