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貸款營銷方式論文

時間:2022-08-04 09:03:00

導語:信用社貸款營銷方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用社貸款營銷方式論文

摘要:如何開展貸款營銷,發揮信貸資源優勢,追求利潤最大化,是當前農村信用社必須高度重視和認真加以研究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信用社貸款營銷開展方式

引言

貸款利息是農村信用社收入的主要來源,信貸資金運用的好壞,直接影響農村信用社的生存與發展。如何開展貸款營銷,發揮信貸資源優勢,追求利潤最大化,是當前農村信用社必須高度重視和認真加以研究的重要問題。

一、建立一個正確的營銷思想

1.1實行營銷宣傳和貸款發放“并舉”,要把主動支農意識通過必要的營銷渠道宣傳出去。

一方面,通過新聞媒體、下鄉座談等多種形式,對信用社為什么要搞“貸款營銷”進行廣泛宣傳,使服務對象感到,信用社發放貸款不僅僅是經濟利益趨動,只圖一己之利,而是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為老百姓辦實事,解決農民貸款難的問題,為“三農”和當地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另一方面,要把具體營銷措施對外公布,使客戶能把“貸款營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達到透明化、制度化,從而愿意接受信用社的信貸服務,為貸款營銷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1.2做到小額農貸和中小企業“并重”從經濟學的觀點講,把雞蛋分散放在多個籃子里比都放在一個籃子里要保險得多。營銷貸款必須以安全、效益為前提,堅持發放小額農貸和中小企業并重原則。從事信貸營銷的人員必須糾正發放小額農貸風險大、利潤低的觀點,大力推行農戶小額貸款業務,即:追求規模效益不在于單筆貸款的本金和效益如何,而是要看整體規模和效益,看貸款余額和戶數是否保持著合理的比例。

1.3實現信用社和客戶“雙贏”營銷貸款既要確保信用社增效,又要確保客戶發展,二者不可偏廢。否則,信用社不敢放款,客戶不愿貸款,貸款營銷就會走入“死胡同”。

作為信用社來講,要做到誠信經營的表率,以誠信為首要條件。要樹立“客戶是衣食父母”的營銷觀念,即:放貸款不是農村信用社的權利,而是農村信用社謀生的一種手段,實現發放貸款由“權利觀”向“義務觀”的轉變。

二、建立一支合格的營銷隊伍

部分地區信用社資產質量不高,信貸市場份額萎縮,一個關鍵原因就在于信貸員隊伍素質較低,制約了信貸營銷工作的開展。從實踐來看,建立一支德才兼備的信貸營銷隊伍迫在眉睫。

2.1狠抓作風建設,嚴肅信貸工作紀律信貸營銷人員要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貸款才能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在工作態度上,既要有責任感,更要有自豪感,善于規避風險,敢于迎接挑戰。在營銷方式上,力戒“養尊處優”,等客上門,而要主動出擊,進村入戶,重視與客戶的聯系,真正密切社農、社企關系,把農村信用社辦成客戶喜愛的情感銀行,建立互動、互惠、互利、共贏的新型戰略合作關系。

2.2實行崗位考核,增強信貸隊伍活力通過崗位競聘、信貸從業資格考試等方式,使信貸營銷隊伍保持合理流動,防止隊伍老化,優化隊伍結構。適當培養和引進高素質人才,滿足農信社信貸客戶群體日益廣泛、中高端客戶逐漸增加的需要。

2.3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信貸隊伍素質加強信貸隊伍品德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道德水準。信用社要經常組織員工學習金融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養員工職業道德觀念和守法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按制度辦事、按規程辦事、形成管理靠制度、操作靠規范的良好氛圍,保證信貸營銷工作安全、健康發展。在防范道德風險的同時,舉辦各種形式的營銷培訓和業務培訓,及時補充和學習新知識、新技能,鼓勵信貸營銷人員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學習教育,以適應新時期信貸營銷工作的需要,增強信貸營銷人員的整體素質和管理能力。

三、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貸服務體系

3.1創新信貸服務方式對于貸款營銷來說,亦是如此,思想陳舊,必將舉步維艱;勇于創新,才能贏得主動。農信社的服務對象在信貸需求上各有不同,因而信用社的信貸服務方式也應多種多樣。

3.2豐富信貸服務內涵通過一些實實在在的支農服務活動,使貸款營銷情感化,讓客戶從內心里認同信用社,建立融洽的社群關系。公務員之家:

3.3擴大信貸服務外延對小額農貸,立足千家萬戶,做好擴面、增量、延伸工作,延展其服務功能:一是延伸貸款對象。使從事或服務一、二、三產業的所有農戶、城鎮個體工商戶等都能受益于小額農貸。二是擴大授信額度。小額農貸最高限額不能一成不變,可以根據經濟發展適當擴大;對種、養、加等特色大戶,要大力推行聯保貸款,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延長使用期限。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允許貸款跨年使用。

3.4改革信貸服務作風信貸人員要深入基層,開拓視野,把轄內有金融需求的農戶、企業都納入視線,努力發現、培育和選擇優質的貸款項目。并以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來贏得客戶、拓展市場,在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上下功夫,“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有我快”,做一流服務、爭一流速度、創一流業績,踐行服務承諾和一次性告知制度,構建快速通道,實現服務提速。

四、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貸營銷機制

圍繞調動工作積極性,強化內部管理,在機制、權限、網絡上初步形成靈活的營銷機制。

4.1完善管理機制推行客戶經理目標責任制,充分調動客戶經理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提高管理意識和憂患意識,同時實施效益結構工資制度改革,建立以效益為核心、激勵機制為動力的結構工資制度。

4.2調整審貸權限聯社根據信貸管理的工作情況,調整貸款審批咨詢權限,實施靈活的差別利率機制,增強經營管理的靈活性,為更好地做好信貸營銷創造良好的環境。

4.3構建營銷網絡注重開拓市場,做好市場調研,強化信息共享,實現上下聯動,統一部署、步伐一致,加強橫向溝通,互供信息、互動運作,形成合縱連橫的網狀營銷網絡。

五、建立一種鼓勵的營銷激勵機制

5.1實行“等級”營銷制人員可根據崗位、能力等因素擔任不同層級的客戶經理。同時,對客戶經理從業務素質的高低、所放貸款本息收回率、綜合業務拓展等方面,對其進行等級評定,按級別授予不同的貸款權限,核定不同的經濟待遇,鼓勵多勞多得。

5.2實行“能上能下”的營銷制在合規操作、風險有防的情況下,一方面充分挖掘潛在的信貸資源,擴大資金運用渠道,增加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可對工作不負責任、不能完成貸款營銷任務的客戶經理予以更換,把懂業務、熟悉農情和企情的員工適時充實到客戶經理隊伍中來。

5.3實行“盡職免責”的營銷制長時間從事信貸工作的人員難免會有不良貨款,但如果不加以區分,盲目或過度追責,導致人人自危,必然會信貸工作停滯不前,信貸人員如按照規章制度辦理貸款,盡職盡責出現風險要視情況而言。如果違規操作,失職瀆職,將嚴肅追究其責任。

總之,農村信用社開展貸款營銷工作,依據自身實際,扎根農村,服務農民發展和培養黃金客戶群,在深化改革中強化管理,在改善服務中防范風險,限制支農資金外溢,就一定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并在支持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