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教學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研究
時間:2022-09-16 11:00:40
導語:比較教學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比較教學法作為數學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對落實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利用比較教學法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呢?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在導入時比較,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通過比較讓學生產生測量的需要,提出“用一個合適的角來測量”的問題,激發學生尋找這個角的需求,引出對1度角的規定及量角器的原理教學。這樣的導入設計,表面上看是為后面教學作鋪墊,實際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們也會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將自己已有的一些知識經驗和現實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比較,進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在課堂導入中進行比較,能加強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二、在概念教學時比較,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a href="http://m.alizhichou3.cn/lunwen/shuxuelunwen/shxjxlw/201909/706259.html" target="_blank">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正確理解數學概念是掌握數學知識的前提?!痹谛W階段有許多的概念,這些概念的描述一般都比較抽象,學生容易混淆,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在概念教學時進行比較,求同存異,會增加這些概念的辨識度,利于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建立知識結構體系。如在教學完《比的基本性質》時,讓學生對商不變的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比的基本性質進行比較,理清了除法、分數、比之間的關系,即a÷b=a:b=(b≠0),也讓孩子明白這三個基本性質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再如,通過進行積的變化規律和商的變化規律的比較,找出差異,避免了記憶時的混淆,同時學生也在比較中展開、剖讓數學素養在“比較”中生長析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思維動起來。由此可見,在概念教學中恰當運用比較,不僅使概念的本質更加明顯,而且能夠揭示它們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防止知識間的混淆,使學生在比較中明白小學的數學概念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時還可以相互轉化。因此,在概念教學中恰當的運用比較,能使學生準確、牢固地掌握數學概念,還有助于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在計算教學中比較,培養學生歸納能力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貫穿于整個小學階段,知識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這就決定著教師要在計算教學中充分運用新舊知識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領悟算理、歸納算法,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如:在進行三位數減兩位數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遷移已有知識,歸納出三位減兩位數的算法,設計了三次比較。第一次比較:根據問題情境列出算式435-322后讓學生與復習題的算式86-29進行比較,發現今天研究的計算是三位數減兩位數,導入新課,既突出了本課的教學內容,又讓學生明確要研究的問題。第二次比較:當學生運用知識遷移,嘗試用列豎式計算出435-322后與復習題86-29的計算方法進行比較,并根據已掌握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歸納出三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計算方法。第三次比較:在學生嘗試用筆算完成例2的計算后,讓學生將例2的435-85與例1的435-322進行比較,發現:例1和例2算式相同,都是三位數減位數;列堅式的方法也相同;但計算方法不同,435-85計算時不退位,而435-322需要連續退位。再如:一位老師在教學交換律后,問:為什么只有加法和乘法有交換律,而減法、除法沒有交換律?學生在對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意義進行比較之后發現:加法、乘法都是求幾個數的和,乘法是加法的簡便算法,因此,只有加法和乘法有交換律,而減法、除法沒有。在第一個例子中,學生經過三次比較,在已掌握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完成了三位數減兩位數計算方法的歸納,并能遷移到多位減法中。學生通過第二個例子中的比較,不僅進一步加深了對交接律的認識,也讓學生對加、減、乘、除法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更是歸納出這些概念的共性特征及原因。由此可見,在計算教學中運用比較不僅能完成知識的教學,也能讓學生的歸納能力在計算方法、運算定律總結中得以提升。
四、在計量單位教學中比較,建立學生的單位表象
在小學計量單位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只重視計量單位的進率、換算,忽視了對計量單位表象的建立,出現了考試一帆風順,運用一塌糊涂的現象。給定參照物,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比較是讓學生建立計量單位表象的有效途徑。如:克、千克的教學時,通常會采用1分的硬幣、500克的袋裝食鹽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作為參照物讓學生進行比較;米、厘米的教學時又會以大拇指的指甲殼、展開的手臂等作為參照物讓學生進行比較。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恰當運用比較法進行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學生的問題意識、思維水平、空間觀念等也在比較中逐漸生長,對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煉 單位:重慶市大渡口區花園小學
- 上一篇:電子商務物流及運作模式探析
- 下一篇:學生數學課堂生活旨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