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估算能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02-10 09:08:36
導語:小學生數學估算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估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能力,是衡量人們運算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抽象思維,幫助學生解決很多數學問題,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發展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作者憑借多年教學經驗,簡單闡釋了提升小學生數學估算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性策略。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對于培養學生成長與發展所必須的各項能力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1]。隨著我國的教育不斷發展,新課程標準中提出“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提升小學生的數學估算能力其實就是在提升的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學生們在對一個問題進行估算的時候,其腦中會出現多種思路,不同的方法會在相互碰撞中產生新的思維火花。從另一種角度來講,提升學生的數學估算能力可以發展學生的動腦以及創新能力,有利于增長學生的智慧,這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必須應當掌握的一項基本能力。
一、提升小學生數學估算能力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
估算屬于一種預見式心理活動,提升學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事物的整體性認識[2]。如,樓房的高度、樹木的粗細以及洗澡水的溫度等等,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估算能力來應對社會事物的紛繁復雜。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行為的計劃性
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有些學生看完題目之后提筆就寫,非常容易出錯,這就是估算能力不足的顯著表現。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估算能力來對接下來的運算過程以及步驟做出合理的判斷,避免出現方向性錯誤,不僅節省時間,還能大大提升運算效率。
(三)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數感
數學知識多由一些枯燥的數字與符號構成,且具有概念化以及抽象化等顯著特點,學生們憑借自己的估算意識與能力可以將抽象化的課本知識轉化成具體、形象化的信息,進而憑借自己的經驗與直覺進行清晰、嚴謹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觀察能力以及建模意識的提升,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感知能力。
(四)增強學生對運算結果的檢驗意識
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估算能力對數學問題的運算結果進行一個大致的判斷,當實際運算結果與之前估算的差距過大時,可以回過頭去進行仔細地檢查,進而大大減小出錯的概率。這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檢查意識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久之,學生們便會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
二、提升小學生數學估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小學生數學估算能力的有效提升策略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第一,樹立估算意識,提升學生運算速度;第二,貼近生活實際,激發學生估算興趣;第三,注重方法總結,提升學生估算技巧;第四,發散思維訓練,培養學生估算習慣,詳情如下:
(一)樹立估算意識,提升學生運算速度
所謂“意識是行為的先導,對于行為具有指引作用”,要想提升學生的數學估算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估算就好比是一場頭腦風暴,是單純依靠想象的思維現象,卻有著無窮的拓展范圍。教師應當采取實際教學案例,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方法指導,才深入淺出的方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讓學生養成遇到問題之后不急于計算,而是在心中提前估算的良好習慣。例如,判斷題“年級有男生372人,女生204人,男女生的共同數量是57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出67人”。這個題目考察的是學生的三位數加減運算,如果學生的估算能力不足的話,只能通過手動運算得出結果,然后將之與題目結果進行對比得出答案,這種解題方式對于判斷題目而言有些浪費時間,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利用估算的方式進行解題。首先,題干中前兩句詩表述性信息,后兩句是需要判斷的信息,學生們只需要判斷出后兩句中有一句錯誤,則整道題目為錯。學生們也不必精確運算出問題的實際結果,只需要對男女生人數的個位數進行相加(2+4=7)就可以判斷問題的答案,利用同樣的方式也可以判斷后面一句的對錯……當教師為學生演示估算的作用與效果之后,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運算速度,其感受到這種方式的便利性之后,自身的估算意識也就會得到逐漸的樹立。
(二)貼近生活實際,激發學生估算興趣
估算能力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對于人們的生活有著良好的幫助性作用。教師在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時,應當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景,以激發學生的估算興趣,這樣可以對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與效果。例如,在某次課堂上,我為學生提出問題情境“假設你拿著100元錢去超市購物,超市中的物品及價格分別是牛奶39元,帽子15元,T恤52元,洗發水38元,香腸62元以及礦泉水25元,如果要用手中的100元去購買其中的三樣物品,可以購買哪些?,不能購買哪些物品?”這相當于一個排列組合問題,由于給出的物品有多種,學生們需要嘗試進行多種組合,才能得到最終的結果,學生們經過反復的估算會發現,如果購買的三項物品總價超出100元則肯定不行,那么可以從價錢最少的開始著手,先選擇帽子與礦泉水之后(15+25=40元),再分別選擇牛奶、T恤、洗發水都是可以滿足購物條件的;但是如果選擇了香腸,那么無論再怎么選擇其他的物品都會超出100元……這種生活化情景的訓練方式本身就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經過對學生的反復訓練之后,其個人估算意識與能力便會得到良好的增強。
(三)注重方法總結,提升學生估算技巧
數學估算的方法非常多,學生應當根據不同的問題而選擇不同的估算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估算方法的總結與歸納,幫助學生做好估算技巧的儲備,以充分應對日后將要遇到的數學問題。例如,首位策略法,即確定并利用題目中最高位數字進行適當性計算,并得出最后結果的數字位數,進而做出恰當的估算;取近似值法,也就是將算式中的數字進行近似取值處理,最好是取整十或者整百的數字進行運算,進而得出一個大致的結果范圍;平均估算法,對于一些包含很多數的加法運算,需要學生從中找出其中的平均數,然后再用其乘以數字的個數,進而得到一個大概的運算結果;以小估大或者以大估小法,也就是在進行估算的時候如果遇到因數值過大或者過小導致最終結果難以計算的時候,學生需學會先對數量單位進行估計,然后再估計剩余結果部分……學生的性格與思維方式不同,其習慣于采取的估算方法也必定不相同,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嘗試多種技巧,找到適合自己的估算方式[3]。
(四)發散思維訓練,培養學生估算習慣
估算是一種發散式心理活動,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估算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出問題的答案,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依靠單純的知識傳授就能獲得的,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引導,采取一些發散式訓練手段,以不斷培養學生正確的估算能力[4]。首先,小學生年齡小且經驗不夠豐富,對于很多事情的判斷帶有主觀情緒,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估算思維的訓練,提升其找到估算問題的突破口;其次,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估算式訓練,提供一些豐富有趣的題目,讓學生在訓練中不斷彌補自身的估算短板,進而提升自身的估算技巧[5]。例如,題目“將1.25升的水平均分配到0.2升的容器里面,至少需要幾個杯子”,這個題目中有個非常明顯的誤區,那就是會出現余數,如果學生將余數忽略的話,則必然會計算錯誤。教師需要耐心引導學生,如果想要實現除盡,需要對結果采取進一法處理,當學生們意識到這個關鍵性問題之后,便會非常容易估算出問題最終的答案。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學生的估算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有著巨大的幫助性作用,這種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進行耐心的引導以及學生進行不懈的訓練。教師在提升學生的數學估算能力時應當從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著手,注重貼近學生的生活,加強發散式思維訓練,注重對方法的總結與歸納,最終幫助學生達到“估之有道,算之有效”。以上都是筆者的個人淺見,在提升小學生的數學估算能力方面還需要相關教學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不斷去探索。
參考文獻
[1]羅予晴.估算與標準算法在教學中的融合——以加、減法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6(S2):13-15.
[2]鄒權偉.數學估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8(10):46-47
[3]沈樹權.小學生數學計算習慣培養現狀與對策[J].新課程研究,2020(20):127-128.
[4]陳芳.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途徑初探[J].科普童話,2020(26):34.
[5]雷春陽.“估”之有道“算”之有效——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19(6):212-213.
作者:王曉雨 單位: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育才小學
- 上一篇:小學高年級語文素質培養研究
- 下一篇:小學班主任工作開展德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