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課高職計算機教學初探
時間:2022-04-11 09:37:03
導語:基于慕課高職計算機教學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教育是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的,計算機課程作為通識課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但是,高職計算機教學經常有理論講授過多、實踐操作不足的缺點。慕課這一嶄新教學形式的出現彌補了這一缺點,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筆者主要從慕課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意義、如何運用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為計算機教學同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慕課;高職;計算機教學
慕課(MassiveOpenOnlineCourse簡稱MOOC),英文翻譯為“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是教育信息化時代的產物。這種新的教學形式一出現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備受青睞。面對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教師可以運用這一媒介自己的課程內容,同時也可以利用慕課課程提供的功能有效地進行教學管理,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確實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就是基于這種思考,結合自己在慕課教學中的應用談一點教學的體會。
一、慕課教學形式在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意義
筆者認為,慕課教學形式在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有以下現實意義:(1)采用慕課形式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慕課與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就是針對重點難點進行精準解惑,把教學內容制作成小動畫片段,很直觀的演示出來,避免了大費口舌的講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點播特定的知識點進行學習,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另外,一般慕課還會設置相應訓練題,通過人機互動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很強的針對性;(2)采用慕課形式能夠實現師生很好的互動。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很難關注到每個學生,但慕課形式教師可以和學生在線上進行充分的交流,許多現場無法獲取的信息可以通過網絡無障礙地獲取,教師可以有選擇地詢問學生的情況,為自己的教學準備提供更多的佐證信息;(3)采用慕課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這是慕課最重要的功能,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基礎差、學習動機弱,但動手能力強,慕課正好滿足了他們這方面的需求。筆者在教學中設置了特定的教學內容,把教學資源共享給他們,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甚至有學生向我提出要自己制作慕課的要求。
二、慕課教學形式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
慕課形式與計算機教學具有天然的共通之處,在技術支持、運用載體、邏輯思維等方面很相似,因此,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運用慕課具有天然的優勢。但是,需要強調的是,慕課不可能完全代替傳統教學。比如,教學本質上應該是人與人的交往、靈魂與靈魂的溝通,這是任何教學輔助工具無法替代的,從知識傳授的角度來講,任何一門知識都是成系統的,而慕課卻把知識碎片化了,學生不可能在片段化的學習中獲得系統性的知識。因此,應該將慕課與傳統教學有機融合,特別是針對高職計算機教學更是如此,有些同行認為高職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了,“就讓學生利用計算機在網絡的海洋中遨游吧!”,筆者不敢茍同這種觀點。我認為,整體上要采用“總-分-總”的模式,首先必須將計算機知識的整體架構講清楚,其次針對具體的知識點各個擊破,最后進行總結性教學,唯有如此,學生的知識體系才是閉合的,而不是分散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必要的環節:(1)科學的教學設計。包括如何導入課程、教學重難點如何分配、怎樣呈現教學內容、如何評價教學效果等;(2)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高職計算機教學內容兼具理論性與操作性,如何把握這個度很關鍵,筆者認為要弱理論、強實踐,設計教學資源要簡單明了,切忌用艱難晦澀的語言;(3)高效的師生互動。雖然隔著網絡,但教師必須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的知識短板、理論缺陷、操作誤區等等,絕不能信馬由韁的由學生操作;(4)做好總結反饋。如何慕課都不可能完美地呈現知識,總有一些漏洞和缺陷,必須要有現場答疑環節,與學生面對面的溝通交流,解決具體的問題。在具體教學中,筆者又穿插了合作學習、互為人師、頭腦風暴等特殊形式,目的就是讓學生對知識有深入的了解和體會。
三、慕課教學形式在高職計算機教學運用中的實現條件
慕課作為舶來品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但他的實現需要滿足一些條件:(1)教師專業素質問題。慕課的實現形式是基于計算機網絡,慕課的內容設計需要教師具有編程、動畫設計、flash、影視制作等多種軟件的應用能力。但是,從現實來看,許多計算機專業教師都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長,并且側重理論方面,而在職業教育教學當中不擅長。特別是涉及到圖像、聲音、字幕和視頻的處理,很多教師往往束手無策,這應該是一項巨大的技術短板。因此,建議學校加強對計算機教師的慕課培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這一教學形式應用好,否則,永遠都是紙上談兵。(2)學校需要進行教學配合。慕課的開發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應用計算機科學、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各種知識,同時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僅靠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完成。建議學校成立慕課研發團隊,聚集各學科人才,開發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慕課,真正把“洋玩意”本土化,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一項新技術的價值。
四、結論
毫無疑問,慕課教學形式彌補了傳統教學形式的不足,彰顯了信息化教學的時代特色,能夠充分發掘教師的潛力,將教師的想象力借助計算機得以實現。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將成為未來教學的主要形式。作為計算機教師承擔著雙重使命,既承擔著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也肩負著促進慕課健康發展的技術責任。但是,筆者依然認為,慕課只有和傳統教學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其強大的作用,否則極有可能會淪為“技術主義者”,畢竟教育的內涵是深刻而豐富的。
參考文獻
[1]張小波,彭健.基于慕課的高職《計算機應用能力》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7):199-201.
[2]劉美芳,殷晨.“互聯網+”慕課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6(20):64.
[3]雷琳.多元化教學模式在慕課時代下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才智,2016(24):182.
作者:高麗芳 單位:榆林職業技術學院農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教學改革策略研究
- 下一篇:智慧教育體系多媒體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