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課計算機基礎教學探究

時間:2022-11-11 05:06:35

導語:基于微課計算機基礎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微課計算機基礎教學探究

一、挖掘利用學生的興趣點

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實施中,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極其重要,這也是教學任務的主要構成。在就基礎課程做分析講解時,教師可以靈活引入微課教學的模式,在微課設計和教學素材的選取上,充分挖掘利用學生的興趣點。教師要了解學生對哪些主題或者素材感興趣,抓住學生的興趣取向。同時,在制作微課或者設計課堂學習活動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結合學生的這些興趣取向展開。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快速融入課堂學習中,也能有效提高學生參與各種學習任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才是微課教學要達到的良好成效,也是合理設計課堂可以發揮的積極效果[1]。比如,在制作Excel表格時,學生對表格中奇妙的公式更感興趣,教師可以將表格公式中的求和公式單獨作為一個知識點,在網上尋找相關的微課視頻,或自己制作一個5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在視頻中將求和公式的具體輸入方法、適用范圍及應用原理等一一講解。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呈現這段微視頻時,他們都看得非常投入,也很想知道表格求和的原理,對新知識充滿了好奇心。這就是一個良好的教學開端,在這種積極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不僅探究的欲望更強,也更能夠感受到課堂學習的趣味性,這樣才會幫助學生更加牢固地吸收掌握這些理論知識,從而讓微課教學的功效得到充分發揮。

二、新舊教學方法的有效融合

微課教學的形式相對新穎,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很多短板和不足,并且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鍛煉學生學科能力上發揮的效果非常顯著。但是,這并不代表傳統的教學方法要絕對摒棄,在傳統的教學形式中也有很多值得保留和借鑒的內容。因此,教師要善于進行新舊教學模式的有效融合,透過二者的結合更好地組織、構建課堂,達到高效課堂構建的目標。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知識點和教學目標合理地融合不同的教學方法,并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知識理解吸收程度靈活地調整、轉變教學方法。這樣不僅能取得更好的實施效果,還能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成長與進步[2]。比如,在“算法與程序設計”這一章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一段10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觀看結束后讓學生對視頻中的具體操作原理和方法進行總結和分析,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言論做出中肯的評價與建議。最后,教師再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據教材內容講解其具體原理、應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這種新舊教學形式的結合,在快速抓住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同時,也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學習內容中涉及的知識原理。這才是微課教學有效融入課堂的實施方法,也是不同教學方式相互融合能夠發揮積極的效用。

三、創設趣味性的課堂學習活動

微課教學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特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創設更多趣味性的課堂學習活動,讓學生既能夠體驗到課程學習的樂趣,也能鍛煉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教師可以在設計微視頻時既講解與介紹所學知識要點的內容,同時,也可以融入一些趣味化的實踐探究活動。在活動的設計中最好地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和題材,這樣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和主動性才會更高。如果問題比較復雜,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合作交流,讓學生的不同想法和觀點得到碰撞,使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這才是微課教學融入課堂應發揮的效用,也是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和收獲知識的有效實踐方法。比如,在講解3DsMax的應用時,教師可以根據其具體章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在微課視頻中引入美劇《破產姐妹》,將片中兩位女主人公的工作環境進行展示分析,讓學生對餐廳中的整體色調進行分析和思考,并給學生設置如“該顏色的具體參數”“餐廳中的明暗度參數是多少”等問題。由于學生普遍喜歡這部美劇,當引入這個故事后學生都極為感興趣。他們很快就投入問題的分析解答中,并找到了各種問題解決的方案。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分享,讓學生分享各種解題方法和思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激發,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培養與鍛煉。這才是微課教學作用功效的充分發揮,也是課堂教學實效的一種有效彰顯。

四、鼓勵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探究

微課教學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探究能力。教師在將微課融入信息技術課堂時,要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與探究,讓學生的思維多樣性在課堂上得到有效發揮。教師可以在制作微視頻時就有意識地引入一些開放性的素材或主題,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課程和自己的生活較為貼近,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也要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從而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放,探究的欲望更加強烈。這樣才會鍛煉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良好地吸收和掌握基礎知識,并且能夠靈活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比如,教師在課上對PPT的制作進行講解后,學生就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網上找一些相關的微課進行學習。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找一些PPT隱藏功能的教學視頻;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找一些微課練習題材。隨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定一個具備一定開放化色彩的主題,讓學生結合自己學到的內容,獨立制作一個PPT。這給學生提供了非常充足的發揮空間,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思維、感受和理解能力,制作各種類型、各種特點的PPT。不僅如此,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就各種操作方法和PPT中隱藏的功能會有更多的了解。這樣的教學實施過程會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表達,使其能夠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僅吸收掌握了基礎知識,還有了較好的實踐能力,這才是課堂教學目標的良好達成,也是強化學生學科能力的有效實施過程。

總之,微課很好地融入計算機課堂,能夠為基礎課程的教學帶來較好的輔助與推動效果,并且可以打造學生充分參與的教學氛圍,能夠促進課程教學的目標有效達成。因此,基于微課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教師要堅持生本理念不動搖,優化教學策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顧少波.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初探[J].通訊世界,2017(08):273-274.

[2]馮敬益.探討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23):66-67.

作者:柏曉娟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特殊教育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