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氣象服務現狀分析及思考
時間:2022-02-23 08:53:11
導語:公共氣象服務現狀分析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公共氣象服務是現代氣象業務體系的核心,增強基層氣象公共服務的能力是氣象部門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對基層公共氣象服務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總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發展建議。
關鍵詞:公共氣象服務;氣象科技;公眾覆蓋率;基層氣象部門
公共氣象服務是指氣象部門使用各種公共資源或公共權力,向政府決策部門、社會公眾和生產部門提供氣象信息和服務的過程。現代氣象服務體系是以滿足政府、公眾與各類社會組織的需求為目的,以公共氣象服務為核心,以氣象服務業務現代化為基礎,以事業單位、市場和社會組織為多元供給主體,以氣象服務規范、有序、持續發展的管理機制和政策法規為保障的氣象服務體系。
1基層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的現狀
目前,基層氣象部門作為我國氣象事業的基礎,已成為公共氣象服務的實施主體。近年來,基層氣象部門不斷強化公共氣象的服務宗旨,逐步提升了氣象服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系統的信息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體表現在以下4方面:①氣象服務適應需求的能力不斷提升,專業氣象科技水平穩步提高,氣象服務領域不斷擴大,氣象服務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②基層氣象部門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越來越好,其在防災減災方面作出的努力得到了政府和公眾的肯定;③基層氣象部門的信息能力和服務覆蓋率飛速提升,包含傳統媒體、新興媒體的氣象服務信息平臺不斷完善;④氣象服務保障其他行業安全生產的能力不斷增強,人工影響天氣能力的建設不斷發展。
2公共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
隨著縣級氣象機構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化,各地公共氣象服務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適應等問題日益凸顯,集中表現為氣象服務能力與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不適應的矛盾,天氣預報的準確率、精細化水平無法滿足社會要求的矛盾等。具體而言,基層氣象部門的公共氣象服務存在以下5點問題:①薄弱的科技支撐和低下的創新能力極大地制約了氣象服務的發展;②氣象服務技術、產品不適應多元化、精細化和專業化的發展要求;③氣象服務手段不適應信息技術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④公共氣象服務發展的政策和投入保障機制尚未完全建立;⑤社會監管缺乏有效的手段、法規和標準。
3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思路
就目前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情況看,基層氣象部門應進一步健全基層公共氣象服務體系,提高基層公共氣象服務的水平;建立滿足需求、集約高效的新型公共氣象服務體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市場對資源的優化配置作用,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從而不斷滿足政府、公眾和社會各類組織的需求。
3.1因地制宜地發展公共氣象服務
基層氣象部門要結合本部門、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深入分析本地的地形地貌、氣候特征和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特點,將災害性天氣實時監測、天氣預報服務、農業氣象服務、人工影響天氣服務與本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斷探索公共氣象服務的本地化模式;深入分析各類服務對象的特點和需求,因地制宜地發展公共氣象服務,圍繞經濟建設、生態建設、防災減災等各類需求明確公共氣象服務的重點,從而不斷擴大服務領域,豐富服務產品,改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多種服務模式;加強公共氣象服務的現代化建設,使氣象工作融入社會的各個領域,形成符合實際且較為完整的公共氣象服務體系。
3.2以科技和人才支撐公共氣象服務
基層氣象部門要根據市場需求,科學、規范、有效、合理地建設具有氣象、生態、環保、交通、能源等多元化特點的監測系統,不斷擴大氣象監測網絡的覆蓋面,提升綜合氣象觀測能力,擴大公共氣象服務信息的來源;深入基層,開發品種多樣、服務精細的服務產品,從而擴大服務領域和深入產品市場;不斷加強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使用,建立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努力建設高素質的縣級氣象人才隊伍;以現代化的人才和設備為支撐,通過各層次、類別的軟、硬件建設,不斷夯實公共氣象服務的基礎。
3.3提升預報、預警服務的水平
預報、預警服務是氣象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強化預報、預警服務體現了氣象部門回歸主業的改革目標,其重點是精細化預報服務和有效遵循主動服務的原則。基層氣象部門需要在軟、硬件和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不斷提升預報、預警服務的水平。在決策氣象服務中,要堅持以重大活動氣象保障和氣象防災減災為重點,不斷提高氣象服務的主動性、有效性和精細度。在重大活動或重要天氣過程來臨前,基層氣象部門應及時與上級業務部門溝通,獲得技術支持,明確天氣演變的過程,精細化氣象服務;有效提升預警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從而為領導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信息保障。
3.4打造氣象信息立體式渠道
基層氣象部門應通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逐步建立以公共氣象服務為主,全方位、多角度服務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及數據、人才、網絡、技術、服務設施等各方面的共享機制;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通過大喇叭、電子顯示屏、廣播、電視、氣象信息公告欄等多種方式向公眾無償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實現信息立體、及時、全覆蓋的目標;大力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建立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服務聯系,在關鍵農事季節和災害性天氣來臨前及時提供農業氣象信息。
作者:洪杰 章威 劉麗琴 黃春梅 單位:安徽省歙縣氣象局
- 上一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
- 下一篇:基層氣象科技服務現狀與前景思考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