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絡傳播新聞優勢探析

時間:2022-12-01 02:30:33

導語:移動網絡傳播新聞優勢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移動網絡傳播新聞優勢探析

本文作者:李順潔單位:浙江財經學院

利用微博傳播新聞優勢

作為互聯網用戶增長最快的信息媒介,微博的影響力顯然已成規模。以《南方都市報》入駐新浪微博為例,報網融合的程度越來越高。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微博在新聞傳播中具備的以下獨特優勢。

第一,利用微博傳播的新聞能滿足個人定制的要求。這一優勢可以用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以錦的話來總結。范教授指出:微博可以輕松地實現信息的傳遞和輿論的聚集,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大家了解正在發生的新聞及其動態,知道自己需要去做什么。微博是一種個性化的動態媒體,使用者可以自行確定其微博的風格和特點,且其個性化隨著使用時間的累積而不斷優化。

第二,微博的傳播范圍廣泛。微博是一種基于用戶個人關系基礎的信息共享平臺,這也就意味著用戶人脈越廣,他所共享的信息傳播的范圍就越廣泛。以去年的歐洲冠軍聯賽為例,在2011年12月8日的阿賈克斯對戰皇家馬德里上演的當天,騰訊微博上的原創信息數高達2405361條,同時被轉發的評論高達1405361條;僅針對這場兩個小時的賽事所產生的微博數達3619603條,峰值超過了4000條/秒。

第三,微博使得新聞傳播具備部分的自由。微博上有你想知道的任何關于中國發生的事情,這是當下在中國為人們所信服的一個事實。這句話描述了這樣一種現象,即相對于準時收聽中央電視臺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聯播、閱讀報紙以及登錄新聞網獲取新聞來說,國人更愿意利用微博來了解國際國內時政。這是由于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微博讓普通群眾參與到新聞的傳播中來,甚至能相對自由地表達對某一事件的看法。人們有了一個相對自由言論的平臺,即使最終的結局可能還是被屏蔽掉。

第四,微博豐富了新聞來源的途徑和內容。用戶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在于表達個人的情感、觀點以及想法,實現信息的共享。無論用戶所發的微博是原創還是轉發,其內容大多是表達不滿、世間百態、娛樂八卦甚至是人肉搜索。這一特點也使得微博由一個用戶共享信息的平臺進一步衍生為曝光臺、爆料處、聚焦點。基于微博功能的進一步延伸,利用微博傳播新聞改變了傳統媒體途徑單一的缺點,新聞來源的途徑得以多樣化,新聞內容更為貼近普通大眾的生活,新聞報道更為真實和鮮活,吸引力得到加強。2011年7月25日溫州動車追尾事件的最早信源來自于網友“Smm_苗”于當日20時27分所的信息,這條信息迅速引發網友的關注,這條信息在其第二條有關事故信息公布前,被轉發兩萬多次,評論達8000多條。包括中國青年報在內的許多媒體都引用了“Smm_苗”的相關消息和圖片。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總結出《南方都市報》入駐新浪微博是出于以下原因:第一,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看到了新浪微博的力量,將新浪微博定位于其自身推廣的新的平臺。只需在新浪微博上提供相關新聞的鏈接,簡短摘要,便可以吸引潛在顧客點擊,有可能提高其紙質媒介的發行量和影響力。可以肯定,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緊隨的步驟為入駐其他微博,如騰訊、雅虎等等;第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將微博作為獲得新聞素材以及傳播新聞的重要途徑。人們一般希望了解事件的始末,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正是利用受眾的這一特點,通過簡短的摘要報道新聞,而相關后續報道只能通過其紙媒或電子版的媒介才能獲取的方式,使得對這一新聞感興趣的群眾去購買當期的紙質媒介或訂購當期的電子媒介,達到提高發行量和影響力的目的。第三,《南方都市報》入駐新浪微博后,記者只要擁有手機或上網工具,就可以不受限制地進行采訪,極大地提高了新聞素材的時效性,尤其是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這一特點更為明顯。

移動互聯網對新聞傳播的價值體現

基于上述分析,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解釋,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人類傳播可以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達到的一個更高、更新的發展階段。傳播界認為,利用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第四媒體的新聞傳播,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任何傳統媒介。移動互聯網對新聞傳播的價值體現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得到解釋:

第一,移動互聯網使得新聞傳播的方向朝互動、交流的方向發展,即互動交流式。在移動互聯網介入新聞傳播之前,受眾只能被動地接受傳統新聞媒體所的信息,而無法參與到新聞的中來。而移動互聯網為受眾提供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受眾可以參與、質疑甚至自己有關某一事件的新聞。

第二,移動互聯網豐富了新聞信息資源,可以說移動互聯網是記者新聞資料庫。新聞的采編突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撰稿記者不再需要為資料的獲取而四處奔波,頭痛不已。查閱相關資料只需在網絡上輸入關鍵詞,便能獲得海量信息。傳統的新聞報道若涉及相關人物的采訪,采訪可能由于被采訪者等原因而無限延期。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記者可以通過電子郵件、遠程視頻等多種方式達到采訪的目的。

第三,移動互聯網使得當今新聞傳播呈現多媒體性。利用傳統媒介,如報紙、電視傳播新聞,其所能使用的傳播符號和所能承載的內容單一、有限。而移動互聯網依賴其先進的技術,可以將同一新聞內容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方式呈現,甚至是集上述方式于一體來表達同一內容。可以說是真實地表述了新聞原本的面目,這使得新聞傳播更具有直觀性、真實性和趣味性,易于為受眾所接受和信任,提高新聞傳播的綜合效率。

第四,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新聞傳播實現了部分自由,尤其是利用微博傳播新聞。過去,由于新聞傳播的傳播方式只有報紙、電視新聞之類的傳統媒介,而這類傳播媒介往往是掌握在政府的手中,成為政府聲音的發聲器,相關新聞內容需要政府許可之后才能傳播,新聞內容失真、扭曲的情況時有發生。即使有人了解事情的真相,也沒有途徑將真相公布天下。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象,通過加工后的新聞播出不僅無法取信于民,更為嚴重的后果可能是導致媒體自身影響力的下降,最終無法立足于市場。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傳媒世界將迎來真正意義上的全媒體。這種全媒體并不是將紙媒、電視媒體以及互聯網媒體等簡單地融合,而是一種建立在各種媒體獨一無二的優勢基礎上,更具生命力和傳播優勢的新媒體,全新的新聞傳播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