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創新視閾的大學體育論文

時間:2022-07-20 10:57:32

導語:基于創新視閾的大學體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創新視閾的大學體育論文

一、基于創新視閾體育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必須堅持特色協調發展

實現體育創新必須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培養經濟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首先,體育教育必須持續不斷的吸收、消化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新成果,例如:經濟方面、科技方面及文化方面等,不斷更新體育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手段,使體育教育能夠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特征;其次,體育教育要密切聯系實際,突出區域、學校及學科特色,走特色化發展道路。

(二)必須堅持“三個面向”和全面發展

鄧小平提出的教育改革必須要實現三個面向: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是指在體育教學改革時要接受現代化挑戰,并將其轉變為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實際方向,納入到現代化建設中來;面向世界是指放眼全球,與世界各國體育教育和發展進行交流同時參與到世界體系的活動中去;面向未來是指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雙向審視,既要站在現在預計未來,又要站在未來判斷今天的行動。從面向現代化到面向世界,再到面向未來,形成了整個教育體系改革與創新的行動邏輯序列,明確了體育創新的基本方向,確定了體育改革的戰略綱領。同時,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時,必須遵循全面發展的基本原則,全面發展既包括學生的德智體方面的發展,也包括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基于創新視閾的體育教學改革探究

(一)實現體育教育理念的創新

教育理念的改變是創新的靈魂,若不能從思想上進行創新,那么要進行任何形式的創新都是紙上談兵。要實現體育理念的創新,首先,要求學生必須從思想上重視體育教育,要深刻了解體育教育是關乎自身一生的重要課程;其次,體育教師必須從思想上進行改變,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和思想,針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特點制定合理的科學課程,同時還必須從給自身做起,發揮良好的帶頭作用。

(二)建立創新的體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科學與真理來源于生活實踐,走向發展,體育教育也是如此。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大學生體育教材內容并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不僅不利于學生接受新技術,新信息,也限制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要實現體育教育的創新,在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方面的設置都必須能夠體現出前沿性、開放性和全面性,要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局限于傳統的教學課堂,還要積極鼓勵學生要以開放式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全面發展。

(三)實施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和手段

就體育教學模式而言,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具有人格化的教師形象,具有因材施教的豐富性和教學相長的互動性等特點,然而對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卻缺乏一定的主動性。在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過度的注重體育技能的訓練和競技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強化機械訓練,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也嚴重打擊了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嚴重阻礙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降低了體育知識的遷移能力,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四)構建創新的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的體育教學考核通常注重于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采取這種模式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學生思維僵化。要實行創新教育,必須對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體育教育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能夠真正發揮導向功能。在考核體系上,不僅要考核學生的技巧和技能,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對體育技能及理論的創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路,培養學生擴散、求異及逆向等各種創新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體育教育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中,必須以生為本,以創新的體育教學體系為輔,師生共同努力,以便從根本上促使體育創新達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張翔 單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