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困境與策略

時間:2022-02-07 11:04:36

導語: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困境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困境與策略

【摘要】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是農村體育活動開展和實施的基礎,也是提高農村居民精神文化建設和促進美好鄉村建設的重要舉措。論文分析了供給中存在的困境,包括資金投入少、場地設施缺乏、體育人口不足、指導人員缺乏等,最后指出了加強宣傳、增加多元化社會供給、強化規劃等對策,從而促進武陵山片區農村體育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發展。

【關鍵詞】武陵山片區;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

武陵山片區是中國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規劃里的新概念,包括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省市相交地帶的71個縣(市、區),位于中國華中腹地,是中國現有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了解武陵山片區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對于促進民族地區農村體育的發展和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武陵山片區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困境

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是為了滿足農村廣大農民群眾體育鍛煉需要而提供的一種公共服務,近年來,隨著全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武陵山片區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武陵山片區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不斷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下,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實現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就需要相應有效資金的供給,武陵山片區是湖南省唯一納入西部大開發的地區,由于地理條件等原因,這里的經濟發展水平低下,大多數農村都仍處于待脫貧狀態,農民的家庭收入主要用于撫養子女,教育支出以及日常生活支出,沒有多余的錢投入到體育產品的消費上,通過調查發現,就目前武陵山片區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行政村都沒有有關體育方面的固定預算資金,大部分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資金都是依靠政府的資金投入的,資金渠道比較單一,金額相對有限。1.2體育健身場館與體育設施不足。場地設施是開展體育活動的基礎保障,據走訪調研了解。經濟欠發達的武陵山片區,農村地區目前是沒有一所體育館的,更加沒有俱樂部,健康中心這些場所,只在鄉政府等地方配備了一些簡單的體育器材,難以滿足農村居民的體育需求。因沒有專業人員介紹使用,缺乏合理使用能力及必要的安全意識;后期也沒有有效的進行維護,使得這些體育器材的使用年限大打折扣,更多的處于廢棄閑置狀況。室內運動場所的缺乏,以及武陵山片區多雨,陰雨天氣進行鍛煉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導致農村居民的有效鍛煉時間大大縮小。1.3武陵山片區農村體育人口嚴重缺乏,農村體育活動內容項目單一。由于武陵山片區經濟落后,農村的主要青年勞動人口都外出打工,實際體育人口嚴重缺乏。參與運動鍛煉都是非勞動力的婦女,老人和兒童,這些人屬于農民中較少的比重,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農村體育事業發展模式。通過走訪調查發現,武陵山片區農民農閑時間,真正參加體育健身的人口數非常有限,只有少量城郊的廣場舞等稍顯熱鬧,導致武陵山片區的農村體育活動內容項目過于單一,運動總體水準低下,沒有突出少數民族特色。

2加強武陵山片區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相關策略

2.1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化技術,加強農村體育輿論宣傳力度。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農村的互聯網也在普及,農村居民電腦、手機移動終端技術的普及。相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信息化技術,用來加強體育事業的宣傳,提高農村居民健康意識,引導農民擯棄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改變其因傳統生產生活方式以及傳統思想導致的態度淡漠,普及全民健身的概念,給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另一方面關于武陵山片區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的項目設置,體育組織的建設,體育專業人才的招募都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互聯網來實行,從而促進農村體育活動的蓬勃發展。2.2引進社會資本增加公共體育產品供給的主體,實現社會各界多元化投入。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單純的政府財政投資和管理已經滿足不了農村地區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需求,政府的資金投入是有限的。因此,想要更進一步的發展農村體育,必須擴展資金渠道,引進社會資本,可以建立包括社會捐助,體育相關福利基金,以及企業的合作等渠道。武陵山片區有眾多國家認證的民俗村寨,通過對投入企業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扶持其發展旅游等產業,體育基金可以通過賽事承辦,冠名等方式給與回饋。個人或者單位等社會捐助,可以通過建立功德碑,或者命名等方式,形成更多元投資的模式,最大化的滿足農村體育活動需要。2.3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和配置農村體育場所和設施。農村體育場館與設施在規劃過程中,應該因地制宜,在位置選擇、場館設計、運動器材配置等方面都要考慮農村的實際情況,要根據不同村寨的不同需求進行合理配置,不同的年齡結構,性別結構以及興趣結構都會影響體育場所的合理配置。在設施建設前應與當地村民進行有效的溝通,通過嚴謹的調查,科學的設計,滿足不同人群的體育需求。也要考慮到天氣因素,即使暫時修不起體育館,也要建設安排一部分的室內場館,最大程度的避免因惡劣天氣中斷體育活動。2.4以民俗節日為契機,豐富農村體育活動形式。農民是農村體育活動服務的對象,武陵山片區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有很多屬于自己的一些民俗節日,如花垣的趕秋節、土家族的土年等等,在農村體育產品的供給上,應該以民俗節日為契機,多結合當地的民族特色,創新形式,多增加農民所喜歡的有益于身心的體育活動。例如永順各鄉鎮廣場舞中加入擺手舞,苗鼓等因素;瀘溪,鳳凰等水域地區可以組織游泳、趕鴨子、賽龍舟等運動項目;或者在秋收季節組織田野運動會等,既能突出地方特色,又能提高農民的參與熱情。

參考文獻:

[1]張小林,白晉湘.我國農村體育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缺陷與優化[J].體育學刊,2010,17(05):21-25.

[2]李慶賀.江蘇農村村級體育發展狀況與理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4):174-175.

[3]秦小平,夏青,王健,胡慶山.非均衡視域下的農村體育基本公共產品供給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36(04):35-38+43.

[4]白光斌,高鵬飛.“十一五”以來我國農村體育研究述評與展望[J].體育與科學,2012,33(03):105-109.

[5]王帥.對陜西省大荔縣農村公共體育產品供給現狀及困境的調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7.

作者:吳 力 向依依 單位: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