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的探討
時間:2022-03-15 10:20:27
導語: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體育的發展具有歷史連續性,不同歷史時期,體育的發展總是帶有不同的歷史痕跡。體育發展的鮮明時代特色體現了不同時代的主流價值取向和價值標準。競技體育的發展流變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人們的價值取向也不斷從感性到理性轉變。競技體育對人自身的發展有獨特的意義。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堅持以學生為本和健康第一的價值取向,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已成為當前學校體育教育價值的主流選擇。
關鍵詞:競技體育;價值取向;教育價值;終身體育
體育價值取向隨著社會的發展發生著變化。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經歷了百余年的發展歷程,不同歷史時期的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反映了該時期學校體育的價值追求、判斷與選擇。對我國體育價值取向的變化過程進行辯證分析,有助于學校體育教育價值發展的總結,樹立科學的學校體育價值取向。當前,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已經逐漸擺脫了政治為主導的影響,逐漸回歸體育運動的內在要求層面,以關注人的自身發展為要務。
一、體育價值取向的概念與現代體育的功能
人類活動都蘊含著不同的價值取向和標準。價值取向本身屬于一種價值理念,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價值傾向性,是個體具體的價值立場和觀點。體育價值取向是指主體根據體育對其自身及社會的意義或重要性進行評價和選擇的原因、信念和標準。[1]體育不僅是人類自身的專門活動,能夠滿足人類身體發展需要和精神需求,而且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是人們的特殊價值追求活動。體育領域的價值問題在追求真善美的價值理想和目標中具有獨特的地位。競技體育是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一種方式,以競爭為手段,通過某種體育項目挑戰以促進個體實現超越自我的過程。體育價值取向蘊含的理念和競技精神,體現了體育的深刻內涵。體育價值取向體現了體育與個體需求之間的關系,受主體和客體多重因素的影響,具有導向、教育、激勵的功能?,F今時代,充分發揮體育價值取向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體育的健康、良性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進步。體育價值取向具有導向功能。對當前社會個體來講,體育價值取向引導個體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對整個社會來講,體育價值取向能夠引導社會塑造良好的主流價值觀,促進公平競爭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傳播;對體育事業的發展來講,價值取向對體育消費、體育市場起引導作用,引導人們進行積極健康的體育消費,促進體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體育價值取向具有教育功能。體育的教育作用體現在其對文明健康生活的倡導,是進取拼搏精神的寫照,對健康意識的傳遞。在學校教育中,體育價值取向的教育價值更為明顯,向學生傳遞健康、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倡導人們樹立終身體育觀念和健康第一的意識。體育價值取向具有激勵功能。當前體育價值取向激勵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個體的發展離不開健康的身體,身體健康是個體發展的前提,現代體育教育價值重視人的發展。體育價值取向發揮著“以人為本”的重要作用,激勵人們不斷奮發向上,體現了和諧社會的建設要求。
二、我國競技體育價值取向的流變
體育價值取向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的基本特征,在歷史長河中逐漸積累和沉淀。競技體育價值取向的流變緊跟時展的步伐,隨著社會的不斷演化而發展。
(一)由生存需要向發展需要轉變
我國競技體育經歷由原始時期———農業時期———工業時期的流變。原始狩獵時期,人類與自然界實現了分化過程,但仍呈現出一種混沌狀態。滿足自身生存需要是人類最基本的價值取向。這一時期競技體育包含跑、跳、投擲等簡單形式。到農業自然經濟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對自身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個體的自我實現和行為導向更加趨向于群體化。這一時期的競技體育逐漸意識到個體的發展需要。但是,由于受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仍較為狹隘。當進入社會工業時代,個體的價值也備受重視,主流價值觀上更加注重個體主體性的重要地位。[2]在這一時期,競技體育以現代奧林匹克為代表,強調公平、公開,是具有教育意義的體育活動,對增強人們體質,弘揚體育精神有積極作用。
(二)由工具理性向以人為本轉變
競技體育精神是社會發展的反映,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競技體育進入全面發展階段,逐漸形成了中華競技體育精神。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我國競技體育中出現一些不和諧的思想和錯誤的價值取向,如商業化、政治化、功利化等。這對競技體育健康持續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面對競技體育發展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成為競技體育今后發展的大問題。如何以實踐活動為出發點,在滿足現階段我國競技體育發展需要的同時也能保障其持續發展值得探討。突出強調社會需求的“工具論”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使我國競技體育取得了輝煌成績,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具理性價值取向的弊端日益暴露,金牌至上、舉國體制、盲目崇拜等取向是與體育精神相違背的。“以人為本”價值取向的提出是競技體育價值取向的重大轉變,該價值取向指導下,要求注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強調充分發揮人的創造性和主體性作用。隨著價值取向多元化趨勢的明顯加強,樹立正確的競技體育價值取向對于體育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耙匀藶楸尽眱r值取向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是我們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是現代競技體育改革的指導方向。國家體育總局要求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競技體育機制,以形成國家和競技體育的合力,這是符合社會發展和體育發展規律與要求的。推行競技體制改革,堅持科學價值取向,摒棄金牌至上的功利心理,才能真正實現以人為主體的體育精神,促進人的全面與發展。
三、我國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的選擇
(一)學校體育教育與競技體育的關系
學校體育與競技體育擁有相同的本源,在本質上看二者是關系十分密切的文化種類,擁有許多共同的特質。首先,表達方式相同。無論是學校體育還是競技體育都是依靠肢體語言,通過各種各樣的練習達到一定的效果。其次,都具有比賽傾向。競技是一種體育精神,學校體育教育中同樣蘊含這一精神。最后,價值目標相同。現代競技體育堅持以人文本,學校體育教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其根本目標都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學校體育教育與競技體育經歷多年的發展,雖然擁有很多相同之處,但在體育目的、內容、方法、管理等方面均有差別。首先,目標和側重點不同。學校體育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健康體質的培養,引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而競技體育更加注重“競技”,具有職業化和專業化特點。其次,教育對象不同。學校體育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競技體育以少數運動精英為主體。最后,訓練方法、時間、內容等均有不同。學校體育受時間限制,體育教學內容也以娛樂和引導為主。競技體育的訓練內容更專業,訓練強度大,是針對運動員的系統訓練。
(二)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的發展
學校體育教育伴隨歷史的發展在不同階段表現為不同的內容和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體育作為國家建設的一部分,學校體育也為國家建設服務。20世紀60年代,結合國內形勢需要,學校體育教育實施軍事化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期,學校體育價值取向多元化,出現學習技術與發展體質之爭。20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體育發展也面臨改革。進入21世紀,“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思想成為學習體育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學校體育教育更加注重以學生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進一步呈現出以下兩個特點。其一,個性化發展取向。學校體育教育要求與現代教育理念的價值取向相符合,探索滿足不同利益主體和教育理論的方法,以期實現價值取向的利益最大化。現代教育理念主張學生的個性化培養,體育學科是實施個性化教學的理想選擇。體育課程資源選擇越來越具個性化,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學生開發的個性化的體育項目,甚至成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愛好。其二,終身化發展取向。現代學校體育教育更加注重學生興趣和熱情的培養,鼓勵學生的特長發揮,建立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學校體育教育以終身教育理念為指導,著力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影響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轉變的因素
競技體育價值取向的流變與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同時也對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當前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以尊重人、以實現學生的身體健康為主要宗旨,學校體育教育除了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外,更加注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灌輸。全面分析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的影響因素是確定價值取向選擇的依據,對于學生樹立科學的體育價值取向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社會環境因素。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國際地位也顯著提升,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近年來,網絡等新媒體的發展,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體育價值取向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著我國全民體育運動的開展,愈來愈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感受體育運動精神,傳遞正能量。政治制度因素。政治制度不僅決定了學校體育的基本理念,而且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辦學宗旨。國民的身體健康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國政治制度要求學生體育教育價值應堅持多元化的目標,強調學生個體中心地位。[3]經濟發展因素。經濟水平提升為終身體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改善,生活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現代社會,人們更趨于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健身運動成為時尚潮流。學生的體育教育價值也發生著轉變,許多學生將體育運動作為興趣愛好來培養。民族文化因素。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對精神文明建設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當今學生體育教育價值也必然受到傳統民族文化的影響,愛國主義精神、和諧競爭精神、以德為本的務實精神,都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體育教育價值取向選擇。
四、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轉變的引導
雖然現代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發生了轉變,開始注重學生個體的發展,但是學校體育教育實施過程中仍然面臨觀點認識、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和阻礙。為此需要我們根據合理的價值取向回歸教育的本質原則,結合我國當前學校體育教育的基本情況,創新與繼承,全面推進學校體育教育改革。
(一)遵循學校體育教育價值趨向
以學生為本的發展觀和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是學校體育教育價值發展的兩大趨向。促進學生體育素質的全面提升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任務。首先,以學生為本的發展觀。社會的發展根本目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也是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5]當前,學校對學生的培養和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體育教育自身價值的實現體現在其對學生的價值導向作用上。堅持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順應學校體育教育發展趨勢和潮流的。其次,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更加關注健康和生活質量的提升。體育教育更多地體現為一種休閑娛樂的方式,學生體育教育的培養更加注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學校體育教育價值也應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和興趣,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精神和價值取向,養成體育鍛煉習慣、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二)發揮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的引導作用
第一,促進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從競技體育的發展流變,可以看出競技體育對人們養成積極向上、努力拼搏、堅持不懈等品質有積極作用。學校體育教育可結合競技體育精神,發揮競技體育的激勵、引導和教育功能。開展學校運動會、鼓勵學生參與體育競賽等,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認知。競技體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第二,發揮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的特殊作用,樹立學生健康理念和終身體育意識。體育課程對學生價值取向的選擇有引領和輻射作用,現代課程以科學價值取向和人文價值取向為基本取向。[6]學校體育應明確育人目標,發揮課程在學生身心健康、綜合素質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體育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新教學形式,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第三,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體育價值取向的形成有直接影響,輕松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學生學習的有力保障。學校的校園文化傳遞著該校的教育文化價值,在無形之中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校園文化建設可通過豐富的體育活動形式、體育教育管理理念、校園體育文化等方面實現。綜上所述,不同歷史時期的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反映了當時學校體育的價值追求、判斷與選擇。辯證分析我國競技體育價值取向的變化過程有助于學校體育教育價值正確取向的樹立。體育價值取向具有導向、教育、激勵的功能。充分發揮體育價值取向的功能和作用,有利于體育的健康、良性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進步。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學生的體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學校體育教育價值取向應從“社會主體”向“個人主體”轉變,體育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為本,將健康意識和正確的體育價值取向傳輸給學生。
作者:王黨生 單位: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
參考文獻:
[1]苗志文,張帆.我國競技體育價值取向的轉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7):125-126.
[2]體育史教材編寫組.體育史(第二版)[M].北京:高教育出版社,1996:178-184.
[3]王崗,王鐵新.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文化審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117.
[4]王圣,楊剛.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價值取向與整合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6(7):22—25.
[5]陳琦.體育舉國體制的辨析與未來走向[J].體育學刊,2013(3):1-6.
[6]謝瓊桓.論北京奧運會后中國競技體育的價值取向和策略取向[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1(6):461-469.
- 上一篇:創新創業計劃項目項目管理論文
- 下一篇:大學生思想政治預警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