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的旅游競爭力研究

時間:2022-06-26 03:09:18

導語:基于生命周期的旅游競爭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生命周期的旅游競爭力研究

根據旅游產業速度指標和限度指標,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可以被劃分為三大階段,如圖1所示。在時間(t)與競爭力(C)的二維坐標系中,某地的旅游產業競爭力水平呈周期波浪形曲線變化。單個周期內的競爭力變化可以分為如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旅游產業從0點處萌芽并逐步發展到A點。由于新旅游項目的開發,旅游發展勢頭良好,旅游的發展呈上升趨勢,且上升速度快,但這一時期的旅游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程度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旅游收入的增長速度要低于GDP增長水平。這一階段的旅游產業競爭力較弱,處于萌芽時期。第二階段:旅游產業競爭力水平從A點開始發生質變,旅游經濟的增長速度高于GDP的增長速度,旅游產業對地區經濟的貢獻極大,旅游吸引力強,為更多游客所熟知和接受。這一時期的旅游產業競爭力進入成長時期。第三階段:從B點開始,旅游的發展逐步走入衰落時期。旅游吸引力減弱,游客減少,旅游資源已經被完全模仿或落伍。旅游產業對經濟的貢獻大幅度下降,其增長速度與GDP差距很大,甚至出現負增長。直到C點,即該目的地的發展潛力點,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將完全喪失。也就是說,從t1時刻開始,如果沒有新項目的開發,或旅游產業的創新,該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就將終結。其中,根據實際情況,大部分的旅游競爭力水平集中在競爭力發展的第二階段。為了便于旅游產業的分類,將第二階段的競爭力發展又劃分為四個亞階段(見圖1):第一亞階段,旅游產業剛剛經由旅游地新開發的旺盛增長期,逐步轉變為GDP的重要貢獻產業,經濟發展形勢良好,但增長速度比較平緩。第二亞階段,營銷、投資等外源性優勢促使產業競爭力增速最為強勁。第三亞階段,旅游產業的發展進入到平穩增長期,旅游收入增長幅度很小。第四亞階段,旅游產業的競爭力增速逐步減弱,旅游收入有下降趨勢。按照波特的理論,各個階段的發展都是由不同要素驅動的,從而形成了各階段不同的發展態勢。依照波特的思想,不同階段的旅游產業競爭力大小主要取決于不同的因素(見圖2)。萌芽期,旅游競爭手段以價格競爭為主,競爭力主要決定因素是旅游資源的品質和稟賦。成長階段,產業競爭力將集中體現在旅游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產品的生產和營銷能力、品牌、資金融通將成為競爭的關鍵。競爭力高速增長之后,整個產業的競爭實力不再僅僅是旅游企業或旅游景區(點)的競爭實力,而體現為整個旅游行業的實力。因此,這一階段的競爭力將體現在政府政策對產業結構、產業層次、產業發展的貢獻上。平穩增長階段,旅游企業的大規模投資將是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源動力。增速放緩時期旅游產品的區分度不高,旅游環境將成為競爭優勢。衰落時期,由于旅游吸引物的趨同性或熟知性造成吸引力的減弱。那么,此時旅游產業的創新就顯得非常必要。

河南省旅游產業競爭力評價

河南省位于南北自然過渡帶,地跨海、黃、淮、江4大水系,境內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數量眾多。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國家標準,全省共有旅游資源單體39,802個,其中特品級旅游資源(五級)占24%,優良級旅游資源(三、四、五級)16,249個,占40.82%,是國內旅游資源大省。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旅游產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來培育,并大力實施“旅游立省”戰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河南省旅游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河南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河南省年接待海內外旅游者突破5.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7283億元,相當于全省GDP的15%。力爭將河南建成現代旅游經濟強省。在河南省旅游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各個城市的旅游發展狀態各異。按照旅游產業競爭力劃分的主要維度,選取河南省23個國家級優秀旅游城市為具體研究樣本,搜集整理了近五年的國民經濟增長率與旅游收入增長率發展情況數據(數據來源:各地市年度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公報)。根據2006~2010年河南省各城市的旅游收入增長率水平和GDP增長率水平的統計分析情況,可以繪制出各個城市的旅游產業競爭力走勢圖,按照其發展特征,與旅游產業競爭力階段劃分曲線相擬合,得到各個城市的旅游產業競爭力分布情況(見圖3)??梢钥闯觯幽鲜÷糜萎a業的發展呈現不均衡的特征。河南省大部分旅游景區(點)處于競爭力平穩增長階段,代表地區有許昌、周口、駐馬店、信陽、開封、鶴壁、平頂山、禹州、鞏義、漯河等。另一部分地區如濮陽、沁陽、汝州、商丘、鄭州、新鄉、南陽等發展勢頭良好,處于競爭力增長階段。處于發展初始萌芽階段的主要是安陽地區。而旅游競爭力還很衰落的只有登封地區。可以看出,目前河南省雖然已成為全國熱點性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但各個地區處于旅游業競爭力發展周期的不同階段。且傳統意義上我們認為旅游業發展形勢良好的洛陽、焦作、登封等城市其實已經處于競爭力發展的末期階段,現有的發展潛力已經很有限。那么作為全國人口和旅游資源大省,河南省如何運作各個地區的旅游產業發展就成為向旅游強省邁進的關鍵。

河南省旅游產業競爭力提升策略

根河南省旅游產業競爭力評價結果,結合“十二五”河南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區兩帶四板塊”主體思想,可以看到,在以鄭州、開封、洛陽、安陽為龍頭的中原歷史文化旅游區建設中,可以有效帶動各個城市重新規劃定位,尋求定位于不同競爭力階段的發展方式,并通過這樣的規劃定位進行區域之間的聯合,形成旅游產業發展的助力。安陽以文化旅游資源為主,但是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并不占優勢。作為安陽這樣旅游產業競爭力仍然處于萌芽階段的城市來說,應該充分挖掘現有旅游資源的潛在價值,繼續開發新的、特有的旅游資源,提高旅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把“殷商文化游”和“山水風光游”打造成為拳頭產品,走文化與生態旅游結合之路。對已有的經典紅色游、自然風光游、歷史文化游等線路的進一步優化開發,勢必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安陽,走進安陽,進而促進、帶動安陽整個旅游行業的發展。處于緩慢增長階段的城市旅游產業就應該積極尋求特色的發展道路,在努力保持已有山水風光、文物古跡、飲食烹飪優勢的同時,開發新型的、符合游客需要的旅游產品,民風民俗、節慶會展、醫療保健等類型產品,成為旅游業新增長點。比如,濮陽市可把旅游業的發展定位在開發城市生態旅游,著力打造毛樓生態旅游區,并開發一批新型旅游產品,注重開發民風民俗、節慶會展等旅游產品等。沁陽市的神農山目前產品結構比較單一,應該注重將自然風光和人文特色相結合,重點打造成為一個綜合性強的旅游產品。汝州市旅游資源的優勢性不強,但旅游文化非常獨特,應該加強對曲劇、汝瓷等在旅游產品中的滲入度,以旅游文化帶動旅游產品。商丘、鄭州、新鄉和南陽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面臨著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因此為了引導城市旅游產業的進一步提高,這四個城市需要樹立“大產業、大旅游”的思想。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旅游協調體系,注意旅游業與其它相關行業的協調發展;其次在旅游業內部,在支柱產業適當超前的條件下,全方位開放旅游市場,奠定優化旅游產業結構的體制基礎。同時,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促進旅游資源的整合重組。目前商丘、鄭州、新鄉和南陽的旅游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內源融資能力有限,從發展的趨勢來看,外源融資需求迫切。平穩增長時期的各個地區也呈現不一樣的狀態。許昌和駐馬店屬于增長幅度比較大的。平頂山和禹州的增長幅度雖然有波動,但長期來看幾乎沒有太大變化。開封和鞏義的增長幅度甚至還有下降的態勢。而周口、信陽、鶴壁、漯河四市均呈現前期競爭力突降,然后緩慢增長的發展趨勢。針對這四類不同的變化,應該采用不同的發展策略。許昌和駐馬店地區應該加強對旅游產品的促銷力度,加大對主要客源地公眾促銷的力度,把有限的促銷費用都用在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地方。平頂山市應實施政府主導的大旅游發展戰略,對一些影響力小的旅游資源進行整合。開封有條件發揮北方水城的魅力,加快投資建設成為一個宜居城市。而鞏義市需繼續加快南部旅游通道建設。周口、信陽、鶴壁和漯河近幾年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曲線來看,他們都經歷了從高峰直跌低谷,然后逐步上漲的這樣一條發展路線。這些城市目前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加快對城市旅游資源的開發,大力投資,挖掘新項目、新產品、新特色。三門峽、焦作、洛陽、濟源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應該著力提高其環境因素。首先,要重視城市綠化的建設問題,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將人均綠地面積提升到近15平方米。其次,重視城市建設總體布局和建筑物的藝術風格,克服當前城市建筑風格呆板,無特色的缺陷。再次,加強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綜合整治,改善大氣、水環境質量,加快市區河道治理;加強煙塵、機動車尾氣和噪聲治理;提高生態保護意識,營建碧海、藍天、綠色、清凈的環境。洛陽要突出旅游特色,提升旅游品位,不斷增強城市旅游吸引力。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登封市的城市旅游產業亟待進行改革,而這一階段最為突出的就是創新能力的發展。登封市大膽創新,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依托河南省級登封文化改革發展實驗區,對文化旅游體制進行改革創新。創新文旅管理機制,堅持深化改革與加強管理相統一,徹底打破景區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各自為政的局面,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培育高素質、高質量的旅游人才。提高旅游產品的科技含量,為提升城市旅游產業競爭力提供保障。

本文作者:孫小婷工作單位:河南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