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初中物理課堂的營造
時間:2022-09-14 08:23:22
導語:快樂初中物理課堂的營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些剛接觸物理的學生,感到物理枯燥、乏味,學習比較困難.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追求成績,給學生加班加點,使學生對學習物理產生消極心理,造成師生關系不和諧,教學效果不理想.而新課程下物理教學要求教師從實際出發,以生為本,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下面就營造快樂的初中物理課堂展開探究.
一、營造和諧共處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快樂學習、教師快樂授課的關鍵所在.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有耐心,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心理上去安慰和疏導學生的學習壓力和消極想法.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一直是以嚴肅的形象站在講臺上的,師生關系比較僵硬,缺乏生機,使學生不敢或者不想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探討.這樣,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思維培養都產生了消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內容和考核目標也大打折扣.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用真誠去打動每一個學生,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平等探討,贏得學生的認可,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從喜歡物理老師到喜歡物理學科,進而積極探索物理的奧秘,營造輕松融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以生為本,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
要想打造快樂的課堂氛圍,需要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投其所好”,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注意學生對各個課時知識的評價,哪個課時喜歡,哪個課時枯燥,哪個課時聽不懂,哪個課時不愿聽,等等.從實際出發,將學生喜歡的課程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講解和實驗操作;對于學生不喜歡的課程留給學生去探索,并保持與學生的溝通;對于枯燥的課程,采用生動形象的方法進行授課;對于學生不愿意聽的課程,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講解,教師在旁邊指導;等等.這樣,既能讓學生體驗到物理的精彩,當老師的感覺,又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辛苦和責任,同時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也能得到培養.有些教師對于學生自主講課不放心,生怕出問題.其實,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知識的普及力度,讓學生講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重視物理實驗的研究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注定他們對未知的科學充滿好奇心,對實驗充滿探究欲.物理實驗,既能夠滿足學生心理上的求奇欲望,又能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喜悅感,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對現實生活的洞察能力.例如,在講“浮力”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在河里那么重的帆船可以漂浮和航行,而把一根針放入水中卻立刻沉下去呢?又如,在講“摩擦力”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果地球上失去摩擦力,我們的生活會有什么變化?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會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四、探討物理問題的方法
1.師生共同探討.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和表達欲望.教師要信任和支持學生,不失時機地關愛和指點學生.對于學生的假想,教師應該引導講解,讓學生的錯誤想法自己去發現并解決.在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學科知識時,僅依靠教師的口頭講授遠遠不夠,因為初中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有限,必須依靠現代化教學設備和實驗器材,做到事實勝于雄辯.通過學生的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和討論,自然而然消除自己心理的誤區,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思維,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物理的快樂.
2.課堂自由探討.在物理教學中,大多數課程都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自主探討,分組討論,小組形成統一的觀點,然后全班進行探討,一起研究學習.例如,在講“大氣壓強”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為什么菜刀用久了切不動肉?為什么書包帶是寬的不是窄的?啄木鳥的嘴又尖又長有什么用處?引起學生探究和討論,再進行講解,課堂氣氛活躍、輕松,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3.課下自主探討.教師可以留一些問題讓學生課下或者回家與父母、朋友進行探討和研究.比如,窗戶玻璃為何會出汗?為何下雨前會感到悶?水缸為何會出汗?煙囪里的煙為何會向上冒?等等.以待下一個課時進行答案揭秘.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總之,快樂課堂,快樂學習,一直是物理課堂所追求的目標.在新課程背景下,對這一教學目標有了更明確的要求.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深入到學科教學實踐中.學生作為物理課堂的主體,需要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在借鑒傳統教學的優勢的基礎上,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挖掘課堂趣味性,寓教于樂,實現“以創新引領發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于貴銀 單位:江蘇響水縣老舍中學
-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研究10篇
- 下一篇:初中物理探究式學習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