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特點尊重教學規律論文
時間:2022-06-01 05:02:00
導語:結構特點尊重教學規律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突出學科教學特點,重視觀察和實驗;注重指導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及規律,理解概念及規律的產生過程和方法;指導學生做好練習,但不是搞題海戰術;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新課程標準非常注重探究式學習、教師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分析物理現象、實驗起著研究、發現、和驗證規律等諸多作用、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是整個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關鍵、練習是為了強化所學知識,是運用知識的一個方面、學習是為了應用,不注意知識的運用,學得的知識就是死的、培養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敢于提出問題、課上要做筆記、制作錯題記錄本,積累資料、指導學生經常復習等,具體請詳見。
一、突出學科教學特點,重視觀察和實驗
新課程標準非常注重探究式學習,把探究學習看作內容標準的一部分,甚至比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更為重要。物理實驗是探究式學習的一個很好的突破口。物理學是與生活、生產聯系最密切的學科之一。物理知識來源于實踐,來源于觀察和實驗。中學物理教學研究的對象就是生活、生產中發現的物理現象,教師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分析物理現象,以認識其特征,洞悉其本質,發現其規律,直到學生熟練的掌握和運用。也就是說,物理現象是學生學習物理必須創造的最基本的學習條件和環境,只有通過觀察、實驗等手段把物理現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師生共同探究現象的產生過程及方法,才能使學生最大限度的獲取物理知識和技能。
從物理學的形成發展史上來看,實驗起著研究、發現、和驗證規律等諸多作用。通過觀察和實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一步創新研究,使物理學向前發展。通過觀察或數學理論得到的規律是否準確,也要依賴大量的實驗驗證后才能確定。從中學物理教學的規律和特征來看,物理實驗是展示物理現象、使學生獲得物理知識、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維能力以及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的根本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掌握物理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愛學物理的重要手段。
二、注重指導學生理解物理概念及規律,理解概念及規律的產生過程和方法
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是整個中學物理教學中的關鍵。學好物理,首先要對所學知識中概念和規律有確切的理解,同時還要理解概念和規律的產生過程及研究方法。物理知識有的是在分析物理現象的基礎上經過抽象、概括得來的,有的是通過推理得來的。要獲取知識,就要有一個科學思維的過程,不重視過程,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定義,學生頭腦里只有一些干巴巴的公式和條文,就不能正確理解知識,思維得不到訓練,更不能靈活的運用知識,既便是當時記住了,很快就會遺忘。
三、指導學生做好練習,但不是搞題海戰術
練習是為了強化所學知識,是運用知識的一個方面,是學習物理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給學生篩選出有代表性有針對性的習題,每做一題,務求真正弄通弄懂,要有收獲。習題要少而精,精在一題多變,舉一反三,多題歸一;少在不求數量,不過多重復同一類型題目,不硬套格式消磨時間。切忌編各種各樣的題目讓學生去死記解題類型。要通過練習使學生悟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在練習中經常出現的錯誤有:(1)審題不清,丟已知量,運算中出現錯誤,單位出現錯誤。(2)運用概念、公式、定律不當出現的錯誤。前者屬于不仔細,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后者屬于沒有建立起物理模型,分析不透徹,沒有弄清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針對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教師有必要向學生交待解題的基本觀點,交待解題的基本思想方法。
解題的基本觀點就是要學生實事求是,依據題意把題中的物理現象、題設的物理情景與物理過程搞清楚,在頭腦里建立起明晰的物理圖像和解題思路。實事求是的觀點落實到審題過程,就是要對題目一字一句的看清楚,包括已知量的數值和單位,包括每一句話的表面含意和隱意,提倡學生至少讀兩遍題,把已知量羅列出來進行分析。解題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據題目的具體的物理過程,在所學知識中找出支配它的定律和公式,通過分析組合,依照題意建立起有效的數學關系。
四、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是為了應用,不注意知識的運用,學得的知識就是死的。要指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包括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設計實驗、吸取新知識、解釋現象、解決實際問題等。物理知識來源于實際,又應用于實際,每一章每一節都和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著。
教師還要注意指導學生開展物理課外活動,建立課題實驗小組,結合課堂所學知識,設計實驗步驟,解決實際問題。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敢于提出問題。只有能夠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前進。提出問題的過程,說明學生試圖解決該問題,也是學生動腦思考的過程。不會提問題或者提不出問題的學生,很可能就是沒有認真的學習或對本學科不太感興趣的學生。教師常常可以根據學生提出問題的水平來判斷學生學習和掌握的情況。
2、課上要做筆記。很多中學生不習慣于課上做筆記,坐的端端正正,看起來在仔細地聽老師講課,一節課下來學習了哪些東西,有多少收獲,自己也說不出來。而記筆記是師生互動、使學生集中精力參與教學、防止學生思路走偏的很有效的方法之一,筆記也是復習時的重要資料。教師要指導學生做筆記,不是要把教師課上講的全部記下,而是要記要點、記框架、記思路。
3、制作錯題記錄本,積累資料。提倡每個學生都要制作一個錯題記錄本,把自己平時作業中出現的錯題、考試中做錯的試題、曾經提問過老師的問題等整理下來,錯在什么地方做重點的記錄,隨時翻開看一看,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4、指導學生經常復習。經常復習是防止知識遺忘的最有效的辦法,有人把它叫做“經常過目復習法”。其要點就是及時復習和經常復習。學生自己要有復習的計劃,有明確的目標,科學的安排復習時間。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與實際聯系密切,學生通過我們老師正確的引導,一定能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只要從物理學科的結構特點出發,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尊重學生主體,就一定能把物理教學的工作做好。
- 上一篇:縣水利局安全工作總結
- 下一篇:規避阻礙提升物理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