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職校物理教學的思考

時間:2022-12-07 03:41:34

導語:基于職校物理教學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職校物理教學的思考

1情景教學

這個時候可以嘗試師生一起互動,但是局限于教室環境只能是就地取材:先找一個個頭矮小一點的同學來推講臺,講臺足夠大有一定的分量個頭不大的學生難以輕易推動。這個過程中教師即可給學生講解靜摩擦力這個概念:講臺與地面是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講臺在這個學生的推動之下有相對地面的運動趨勢但又未發生相對地面的運動,在地面上產生的摩擦力,就是靜摩擦力了。然后再叫1個高個頭的學生一起推講臺,這時講臺推動了,于是教師又可介紹滑動摩擦力:講臺相對地面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力。如此,學生不僅很容易地掌握了這兩種摩擦力的概念,而且在遇到具體的問題時還會區分兩種摩擦力。

2討論教學

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講述過程中多給學生討論的機會,很多物理現象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不妨先讓學生參與討論,然后教師再做總結。例如:講到磁場,學生自然就會說出:同名磁極相吸引,異名磁極相排斥,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舉例說明磁場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這時大部分講的都是異名磁極相吸引的應用如指南針之類。教師可提問“那什么是同名磁極相排斥的應用”讓學生繼續討論,也許這會兒他們很沉悶,這時教師又可提問學生:可曾坐過高鐵?上海的高鐵坐過沒有?誘導學生慢慢的講出磁懸浮列車,隨后教師介紹磁懸浮:利用“同名磁極相吸引,異名磁極相排斥”的原理,讓磁鐵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車體完全脫離軌道,懸浮在距離軌道約1厘米處,騰空行駛,創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間飛行的奇跡。

3故事教學

單純的物理內容是枯燥的,物理的專業語言也會因此特點容易使學生聽之乏味,降低興趣。可以適當地穿插一些學生感興趣地故事、電視劇進行教學。如講到電磁感應時不妨這樣給學生介紹:大家都看過電視連續劇《神話》沒有呢?里面的主人公是誰?易小川這個從現代社會穿越到秦末漢初的帥小伙在穿越時帶了一部手機,大家都知道那個時候中國式還沒有用電的,可是手機沒電了怎么辦?聰明的易小川想了一會兒然后問呂雉有沒有銅線,然后呂雉就問:沒有銅線,金線可不可以?然后易小川很興奮地說:那就更好了!(可以問學生為什么更好?是不是因為金的更值錢還是什么?)于是深愛著易小川的呂雉把自己親手繡了很長時間的嫁衣上的金線都拆了下來給了易小川。然后易小川又找了一塊磁石東湊西湊原來是要自己發電來給手機充電。這樣學生對電磁感應的印象就很深刻了,甚至還有學生躍躍欲試也要自己做一個小小的發電機。

4實驗教學、提高物理學習興趣

中職物理在研究復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學生進入中職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針對這種情況,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實例,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有許多聰明的,天賦很好的學生,只有當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觸到創造性勞動的時候,他們對知識的興趣才能覺醒起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通過實物演示的直觀教學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生活實例聯系起來,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提高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更快的適應中職物理的教學特點。

5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可以實現圖、文、聲、色并茂,形象鮮明,再現迅速,感染力強,打破時空限制,進一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最大潛能,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視覺、聽覺來獲取知識,加速感知理解進程,提高課堂效率。但是多媒體教學在物理的教學中只能是一個輔助工具,不能取代教師,也不能取代實驗。如果通過真實的實驗演示、激烈的討論,以及科學的分析推斷方式可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沒必要使用課件。要擺正其輔助教學的地位充分發揮獨特的作用。

本文作者:何麗陽周新梅工作單位:湖南省郴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