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學物理高效課堂策略分析

時間:2022-05-13 02:54:46

導語:構建中學物理高效課堂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中學物理高效課堂策略分析

【摘要】八年級學生開始學習物理課程,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課程,對這門科目既充滿期待,又存在一些擔心,他們聽過學長學姐討論物理課程有多么難以理解和學習,但是他們有著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要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幫助學生學好物理。

【關鍵詞】中學物理高效課堂

一、中學物理課堂教學存在問題

1.教學效率低。由于中學階段是學生初次接觸物理知識,對這門科目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學習重點都沒有很好的把握,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從最基礎的知識講起,這些基礎知識是學生在學習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比如相對運動、絕對靜止、摩擦力、慣性這些知識點。甚至這些名詞,都是學生根本沒有聽過的,學生在理解和接受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并且,學生對這門科目的感情是復雜的,他們有剛開始接觸時的新鮮感和興趣,但是,他們也有對這門科目的學習上的膽怯情緒[1]。這些復雜的情緒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上課質量,剛開始接觸物理課程時,由于學生的新鮮感和熱情,他們會對物理充滿信心,認真地對待每一節課程,但是,隨著逐步的深入學習,課程中的難點一點點積累起來,學生在學習中面臨的難題越來越多,導致學生在一個問題上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去理解,整節課下來學生掌握的問題并不多,并且,隨著這些難題的出現,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逐漸降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并不高,這就是在中學物理課程課堂上存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2.教學方式保守。由于物理課程有較大的學習難度,學生的理解能力、邏輯能力、思維能力都沒有被很好地培養起來,老師會考慮學生的現實情況,更傾向于教師自己講課,教師更多是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整節物理課都是老師一個人在不停地講解,學生充當聽講的角色,在課堂上老師變成主角,變成主導地位,學生反而變成了配角,只是和老師配合,學生在臺下聽老師講課。老師講課過程中,會講解得很詳細,生怕學生有一點不理解的地方,講得面面俱到,的確,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聽得很清楚,很明白,可以理解的很透徹,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卻最不吸引學生注意力[2]。原因是,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幾乎沒有動腦思考的機會,只是單純學生地聽老師講解,聽著聽著,學生就很容易走神,雖然人在課堂上,但思維卻不在課堂上,這是很常見的現象,于是,學生的學習的過程十分沉悶,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沒有學習積極性,課堂上師生之間互動幾乎為零,老師不明白學生到底哪里不懂,哪個知識點不理解,于是,學生的物理成績只能說是一言難盡,甚至有的學生的物理成績都是不及格,很多學生即使及格了,也是在及格的邊緣徘徊,很難取得高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物理的學習,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調動課堂的氣氛,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3]。

二、如何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1.實施分層教學。每一個學生的基礎都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學時,老師應該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的教學方式對于中學物理來說就是十分適用的。因為在物理這門科目的學習上,需要學生的邏輯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這些能力是學生在學習中慢慢培養,那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邏輯能力、思維能力都比較強,物理這門科目對于他們來說學習的難度就沒有那么大,他們可以自己學習,他們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與學習,而那些成績比較落后或者成績中等的同學,邏輯思維能力就沒有這么強,他們無法進行自我探索學習,對比較難的知識點學習起來很費力,他們只能掌握一些基礎知識點[3]。因此,老師在設計預習的導學案時,就可以充分體現分層教學的理念。比如,導學案的設計要分成三個層次,首先是簡單的題目,都是一些基礎知識、基礎原理,這些問題是專門針對那些后進生設計的,學生能牢固的掌握這些知識點,考到及格成績是沒有問題的。然后是第二個層次的學案設計,這個層次,老師就要稍微加深導學案的難度,因為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高也不低,他們沒有成績拔尖的同學思維靈活,但是他們又比那些成績墊底的同學掌握的知識牢固,因此,這一階層的學生的學習潛力是很大的,如果老師能培養好這些學生,找到合適的教學辦法,這些看起來資質平平的學生是很容易提高成績的,因此,在導學案的設計上適當的增加題目的難度,一方面是為了拓展這些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思考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上接第079頁)挖掘這些學生的潛力。最后就是針對那些成績頂尖的學生來說了,對于他們來說,前面的那幾種題目類型是很容易的,他們可以很輕松學生解答這些問題,對他們能力的提升沒有太大的作用,因此,針對這個層次的學生,老師在設計導學案時,應該更加注重題型的設計,注重增加題目的難度和深度,這樣學生思考起來需要真正的開動腦筋,這對他們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作用[4]。2.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有時,單憑講課是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的,需要通過一定的物理情景來幫助學生進行了解。比如在講解牛頓定律章節,老師可以通過相關的實驗引導學生總結結論,理解牛頓定律的相關內容。比如,關于力與運動的關系中,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這個原理可以通過小實驗向同學們解釋,比如,老師在講桌上推動物理書,這時物理書由靜止開始運動,物理書能夠動起來的原因是老師給了物理書一個力!所以物理書受這個力的影響動了起來。接下來老師停止推動物理書,這時物理書停止運動了,物理書停止運動是因為老師停止給書力,摩擦力使書減慢最后停止了運動,這就充分說明了力與物體運動的關系。再如,慣性和摩擦力的相關知識點,首先就是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理解什么連貫性,比如,在公交車上,司機突然停車,這時人會不自覺學生向前仰,這就是因為慣性,再如,用力推動黑板擦一下,然后松手,板擦仍能滑動一段距離,這也是因為慣性,這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和小實驗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知識,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就是摩擦力的問題,黑板擦由于滑行了一段距離但黑板擦為什么最終會停下呢?就是因為摩擦力致使板擦速度減慢最終停止了運動,并且摩擦力的大小問題也是可以通過實驗證明的,將小車放在玻璃板上,推動小車,撤去推力小車因為慣性滑行一段距離后停下來,然后在玻璃上放一塊毛巾,撤去推力后小車因為慣性也滑行了一段距離,但是這段距離沒有在玻璃上滑行距離遠,這就充分證明了越光滑摩擦力越小。通過這樣的物理實驗教學,提高中學物理課堂的效率[5]。

三、結語

想要提高初中物理課堂的講課效率、學習效率,老師應該積極探索多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物理學習效率,培養鍛煉學生的物理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理解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造高效的中學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李繼雄.巧用“微課”實現物理高效課堂[J].湖南中學物理,2018,(03):68-69.

[2]張寧,李貴安,鄭海榮,王晶艷.PAE翻轉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物理通報,2018(06):30-33.

[3]萬軍.利用智能手機處理高中物理實驗的探討[J].物理通報,2018(06):73-79.

[4]吳曉雯.基于類比遷移的初中物理教學課例分析———以“測量電壓”為例[J].中學理科園地,2018,(04):19-20.

[5]姜業勇.立足基本,強化理解,實現核心素養的高效課堂[J].湖南中學物理,2018,(08):8-10.

作者:劉小華 單位:福建省莆田市礪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