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行政管理革新情況及策略

時間:2022-08-31 10:16:15

導語:院校行政管理革新情況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院校行政管理革新情況及策略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和規模的日益擴大,行政管理出現了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如何改革和創新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已經成為當前高等院校管理中必須認真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我國高校行政管理現狀

1.服務意識差。高校行政管理權力過大,直接導致學術權力萎縮,弱化了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學術地位,同時也使行政部門的服務意識淡薄、服務態度輕慢、服務效率低下,有時甚至還出現有償服務的不良傾向,嚴重影響阻礙了學術的創新與發展。

2.隊伍素質不高。隨著高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日益凸現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實際中,各級領導往往不太重視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在行政人員安排上,也不講究科學性,隨意上崗,這就使得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整體管理水平難以提升,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加快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已刻不容緩。

二、高校行政管改革應樹立全新理念、規劃長遠目標

1.樹立全新管理理念。要想實現學校管理模式的根本轉換,首先要樹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即提高學校持續創新能力,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優化組合高校內部資源;其次,進行管理制度的改革與落實,保證每個人都要有責任意識和全局觀念;最后,實行競聘上崗,任人唯賢唯能,增強行政管理隊伍的活力。

2.堅持以人為本。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成敗關鍵在于人,尤其是高校的領導者,領導得力,管理則有序,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才能有利于高校的健康發展。因此,在管理實施過程中,努力做到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他們的工作方式和個性,讓學校的每一個員工都得到認同,這樣就可以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質,愛校為家,愛崗敬業,有利于學校的快速發展。

三、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策略

1.提高服務質量。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實施崗位責任制,明確每位行政人員的責任和權力,責權相應,強化行政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在日常管理中,讓行政人員深入到學生中去,教學科研中去,了解學生及廣大師生的需求,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反映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高效提高服務質量。

2.強化執行能力。行政管理的實效應該取決于行政人員的執行能力,執行能力貫穿于行政管理的全部過程,可以說,它是實現管理目標的一種手段,也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作為高校的決策層,必須嚴抓行政人員的執行能力,以此提高行政人員的辦事效率,如果沒有有力的執行,即使再好的、再正確的決策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3.適當分散權力。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必須要推進權力結構的調整,分配制度、組織機構、用人制度的各項改革,都會歸結到權力結構的調整。從我國高校權力結構來看,多數學校實行校院系三級管理體制,由于權力過分集中在上層,導致院系不能很好的進行行政管理,所以有必要將權力重心下移,激發院系的活力,以利于學校整體的運轉。

4.提高行政隊伍素質。大學管理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必須做到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高效管理化,才能符合高校管理的專業化水平與程度發展的需要,這就有必要對高校行政管理隊伍進行改造,進一步合理配置行政編制,減少冗員,同時還要不斷加大對行政管理隊伍的培養力度,大膽、果斷、適時提拔和起用那些專業知識功底扎實、管理能力強、品學兼優的年輕人,把他們放在重要崗位上進行歷練和培養,努力打造一支高效率的專業化行政管理隊伍,同時,高校行政管理隊伍自身也要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和探究,糾正行政管理改革上存在的誤區,譬如:認為管理就是服務,服務只是態度問題,缺乏管理熱情;缺乏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片面強調精簡機構和編制改革;誤把高學歷或高職稱教師擔任行政領導職務當作是提高管理專業化水平。就高校本身而言,要推進管理的專業化,首先必須摒棄“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樹立管理是科學的理念;提高管理的專業化和造就專業化的管理隊伍,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徑和措施,不能混同于某個專業的專家化,不能把優秀的學科專家提拔成蹩腳的管理家。

5.營造良好環境,調動管理者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廣大管理者的積極性,鼓勵他們投身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來。作為高層管理者,應該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及時推廣改革新辦法、新舉措、新思路,為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營造良好環境。總之,高等院校行政管理的改革,必將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的工程,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高校行政管理者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進一步統一思想,增進共識,為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