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時政新聞傳播做到春風化雨

時間:2022-01-02 09:57:06

導語:怎樣讓時政新聞傳播做到春風化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怎樣讓時政新聞傳播做到春風化雨

摘要:時政新聞的報道大都比較枯燥無味,并且在報紙上占據很大的篇幅。如何讓時政新聞做到春風化雨,引起廣大讀者的閱讀興趣,以便達到較好的傳播效果,這是每個報業新聞工作者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時政新聞;春風化雨

時政新聞是一種重要的新聞形式,時政新聞具有權威性、指導性和強大的影響力等特點。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做好春風化雨,能夠給受眾以良好的新聞體驗,能夠讓受眾從趣味性、故事性的內容中獲得啟發。當前時政新聞的報道,說教性比較強,從內容、語言到形式,都呆板老套、模式化,可讀性和感染力差。為讓時政新聞春風化雨,在閱讀和瀏覽的過程中,自覺讓受眾獲得啟發和教育,自覺讓受眾獲得信息和體驗,應該在形式、內容、語言等方面來下功夫。

一、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提煉新聞性,精確性地運用細節描寫

在當前時政新聞的報道中,不少新聞從業人員因自身的新聞專業素養比較低,或者因工作責任心不強等,使得他們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往往存在“走過場”的行為,一切以通稿為主,按照通稿來照抄會議內容。這種不負責任的時政新聞報道方式,不僅無法精確提煉新聞點,也會造成時政新聞內容的干癟,難以春風化雨地啟迪受眾。還有不少新聞記者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特別是在一些會議新聞的報道中,他們安全參照會議流程,將新聞報道等同于會議流程表,簡單闡述各位領導的出席情況及發言情況。這種類型的時政新聞報道也是有失偏頗的。為使得時政新聞的報道春風化雨,應該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精確地提煉新聞點,并注重細節描寫。一方面,新聞點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新聞記者不是內容的搬運工,而是新聞素材的挖掘者和呈現者,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新聞記者應該充當內容的整理者,善于挖掘新聞點,善于站在受眾的角度來呈現時政內容。很多時政新聞語言晦澀、政策條例規范,受眾理解起來比較難。新聞記者應該基于新聞點,來強化時政理論與民生熱點之間的關聯,以受眾身邊的事例來融入時政新聞,這樣的時政新聞一定會春風化雨的。另一方面,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飽受人們詬病的原因就在于時政新聞缺乏細節描寫,通篇都是流程式的內容,這無疑拉遠了受眾與時政新聞之間的距離。為了使得時政新聞春風化雨,在其報道中,還應該積極融入細節描寫。如《國家主席與艾滋病患人握手》的新聞報道中,“握手”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細節。

二、突出時政新聞的實用性和價值性,構建平等的傳受關系

在一段時間以來,時政新聞經常被人詬病為“假大空”的代表,通俗點理解,人們認為時政新聞缺乏現實的指導意義,缺乏一定的社會價值性,其報道的重點僅僅限于“知道、了解”的程度。這其實是人們對時政新聞的一個誤區,這一誤區的產生,廣大新聞媒體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新形勢下,為了實現時政新聞的春風化雨,必須注重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時政新聞的報道要突出其實用性和價值性的一面,時政新聞的報道不是政府通告,不是什么命令或者舉措,而是要積極將這些新的政策、新的會議精神等與廣大受眾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種積極的聯系,是時政新聞實用性的體現,也是新聞媒體“以人為本”理念的實現。作為新聞記者,要積極發掘時政新聞中的實用性的一面,積極將時政新聞與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只有這樣受眾才樂意去瀏覽時政新聞,才樂意去感受新聞的價值與魅力。時政新聞中蘊含著豐富的有價值的信息,但這些信息可能被會議材料所掩蓋,這就需要新聞記者擦亮眼睛,善于運用生活化的視角來審視新聞材料,精確提煉新聞材料,在突出時政新聞實效性的過程中實現春風化雨。另一方面,新聞媒體在報道時政新聞的過程中,往往站在了受眾的對立面,以“傳者本位”的理念來報道時政新聞,這就容易擴大受眾與時政新聞之間的關聯,使得受眾對時政新聞產生比較大的抵觸情緒。鑒于此,新聞媒體應該努力轉變這一尷尬的報道理念,在新聞報道中要尊重受眾,以受眾的視角來針對性地報道時政新聞。

三、要注重時政新聞中的故事性,同時還應該體現時政新聞的深度與厚度

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做到春風化雨,還應該注重故事的融入,深入淺出地引導受眾在瀏覽時政新聞的過程中獲得啟發,獲得良好的啟迪。作為新聞記者在時政新聞的報道過程中,應該善于結合故事,以故事作為開頭,或者以故事穿插中間,既要運用時政新聞中自身的故事,也要善于聯系生活,從生活中挖掘新聞故事。比如在領導調研類時政新聞的報道中,記者就應該努力挖掘領導干部與基層群眾之間的故事,以此為切入點來報道調研的價值和意義。再比如某一熱點的時事政策頒布后,新聞記者要深入社區,從社區中挖掘有價值的故事,來解讀時事政策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影響。此外,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如何做到春風化雨呢?還需要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積極突出它的深度與厚度。特別是在新形勢下,內容是媒介競爭的關鍵,也是受眾選擇新聞媒體的重要依據。因此,新聞媒體在報道時政新聞的過程中,必須注重優化內容,在報道中要深入分析、全面聯系、系統研判,努力提升新聞報道的深度和厚度。

四、總結

時政新聞是新聞報道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在時政新聞報道中做到春風化雨,這就需要新聞記者精確提煉新聞點,精準把握新聞細節,同時還要注重運用傳與受的關系,在時政新聞的報道中,體現其實用性和價值性,運用故事開篇或穿插,全面體現時政新聞報道的深度與厚度。

參考文獻:

[1]楊立峰.論時政新聞親和力的提升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7(12).

[2]林麗娟.淺談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轉型突破的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7(09).

[3]王宇.淺議時政新聞報道創新的五個方面——以中國新聞獎獲獎廣播作品為例[J].中國編輯,2010(01).

作者:周志剛 單位:大慶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