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開放教學實踐綜述

時間:2022-05-14 08:48:00

導語:藥學開放教學實踐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學開放教學實踐綜述

天然藥物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天然藥物化學、中藥制劑學、中藥分析學、中藥炮制學本科學生實驗室,按照“資源整合、統籌管理、結構優化”的原則合并成立的,系統進行天然藥物的炮制、化學成分、質量控制和制劑工藝等實驗的教學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隨著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奮斗目標的提出,對中藥學人才的培養有了更高的要求,結合藥學專業基礎特點和特色,本著“不唯藥,需圍藥,應為藥”的教學方針,天然藥物實驗中心實驗教學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對實驗課程體系和實驗內容進行了改革、整合和優化,建立了“驗證-綜合-設計—開放—創新”多層次、多模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實驗教學是藥學學科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提高學生創新水平的重要手段,開放實驗則是在本科生實驗教學中進一步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有力方法。隨著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如何充分合理的準備和安排開放實驗室,迫切地擺在實驗和教學相關工作者的面前。本文結合天然藥物實驗中心幾年來的實踐和總結,針對本科開放性實驗的時間安排,地點選擇和實驗內容安設置所作的改革嘗試,從實驗室視角就這三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優缺點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實驗室條件。

一、開放實驗時間安排方面的探討

隨著教育理念與教育格局的轉變,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在近年來的課程改革中,隨著減壓減負的社會輿論導向,學校的課程安排有逐漸減少的趨勢。據統計,理論課與實驗課大約保持在3∶2的比例,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在實驗中驗證理論,增強學生對理論的直觀認識,實驗中心認為增加開放實驗及開放實驗開始時間的合理安排很重要。目前,實驗中心在開放性實驗時間安排上,主要有2種方式:一種是課內時間(選修),即教學大綱中的試驗安排。為了確定理論課與開放性實驗課開設的最佳時間銜接點,實驗中心進行了差別式的實驗時間安排試驗:選取4個班級,每班30人,編為4組,實驗課開設時間點分別為:理論授課1周后,2周后,3周后,對照組(即不開設實驗課)。實驗結束1個月后進行統一考試,計算合及格率和優秀率,具體見表1。雖然該方法不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但可以大致反應出最佳銜接點為授課2周后,3周前。第二種是課外時間,包含授課間隙、周末時間及寒暑假時間。下面就這兩種授課時間的優缺點進行簡單論述。選擇課內時間優點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教輔及相關老師的時間,使得工作量更加飽滿,同時學生出勤率(實際參與人數和報名人數的比值)比較高,是較為理想的開放時間。其不足之處在于時間段較短且瑣碎,適合于基礎性實驗的開設,該實驗主要是培養鞏固學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不適宜立項內容較多且連貫性較強的綜合性實驗。選擇課外時間優點就是時間上較為充裕,尤其是利用寒暑假時間進行實驗,可以做一些連貫性較強的綜合性實驗,可以涉及到多種操作方法和步驟,學生可以專心完成較大型開放實驗課題,系統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加深對試驗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的認識[1]。同樣,缺點也是存在的,即教輔人員和老師因工作量的增加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同時,學生們參與的熱情遠遠低于報名時的熱情,即實際參與人數與報名人數的差別較大。如果實驗周期較長,能從始至終參與完成實驗的學生鳳毛麟角,即從開始的興趣型轉為學分型,違背了開設課外實驗的目的和意義。

二、開放實驗地點選擇方面的探討

實驗中心在實驗室開放方面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專管專用的實驗室,另一種是專管共用的實驗室。專管專用的實驗室即中心為了配合理論課專門配備的實驗室,本中心包括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室、中藥制劑學實驗室、中藥分析學實驗室、中藥炮制學實驗室。針對不同的課程特點,專屬性地配置了不同設備。如天然藥物化學實驗室的旋轉蒸發儀、薄層層析、柱層析、各類顯色劑、展開劑等;中藥分析學實驗室的HPLC、UV等。專管專用的實驗室是目前廣大高校中的主流實驗室,承擔了大部分的實驗教學任務,對于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提高、加深對理論授課內容的理解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適用于基礎性的實驗教學,但是對于開放性實驗則具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即對于開放實驗內容限制較多,開放內容和操作應與該理論課授課內容和操作相近。開設內容需考慮到儀器的配備,試劑的使用,實驗室安全等。當然這個方案可以緩解實驗室較為緊張的辦學條件,也是對實驗室的一個充分利用。專管共用的實驗室優點明顯,可以隨開放內容的不同而任意安排,對于科研型開放課題有較好的幫助。與上一個方案相比,可以使課題選擇上不受實驗室原有教學內容制約,使開放內容更大地向學生的興趣型轉變,對于學生的培養較為全面。不足在于增加了實驗室的工作安排,在現有學生不斷擴招、而實驗室工作人員總數不變的情況下,專管共用的實驗室對于實驗室管理方面壓力很大。

三、開放實驗內容設置方面的探討

在時間安排和地點選擇兩方面都協調好之后,選題立項是開放實驗的一個瓶頸,好的課題是開放實驗能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實驗中心開放實驗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科研課題的提煉、本科教學實驗的改良和延伸及純教學實驗的對外開放。從科研課題中提煉開放性實驗,使開放實驗的內容變得非常豐富,可以較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同時也可以使開放實驗的項目不斷的得到更新,并且節省了人力和物力;也可以為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開放實驗中直觀感受產學研之間的轉化和差異。其不足之處在于,對學生實驗技能要求較高,對于科研技術需要保密的項目不能很好的保護[2],同時在不停地的輪換過程中,不同的學生做不同的實驗,教師很難形成系統的教學方式,不容易發現學生實驗操作方面的不足,不能形成經典實驗。

本科教學實驗改良和延伸即為開放性實驗的課題以本科生教學實驗為基礎,讓參與開放性實驗的學生在現有的實驗基礎上進行廣泛調研,提出可以改進的方案,并由指導老師審閱并最終確定可行性方案。比如在槐花米中蘆丁的提取實驗[3]的改良過程中,學生們分別對實驗過程中提取劑的用量,提取溫度,標定pH值時的溫度進行了平行實驗,計算結果,并對得率做了比較,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書面報告。學生們得到了鍛煉,任課教師也從中做一總結,使其在授課過程中,對于具體操作的講解更加具體、生動。再如防己中的生物堿提取實驗的延伸。探討了原實驗產物的利用和以其為基礎的新實驗的確立,中心對結果進行了儲備并在新的教材改革時采用了其原理、操作及結論[3]。本立題內容優點是切入點相對容易,實驗限制相對較小,便于對學生引導,給學生很大的思考空間,并且對規范本科教學實驗操作有著重要的示范意義。另外對于實驗室的準備方面優勢明顯,可以在相對較小的投入條件下,便可以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不足之處是學生容易受原有實驗數據和操作的影響,不能放開思路去做,往往會出現只是對實驗內容簡單重復操作的情況。

純本科生實驗的開放即是對學生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能力的一個補充培養,而本科生實驗是經過幾代人反反復復的實驗、探討并實踐出來的,適用于本科教學工作。將其開放以后,可以讓沒有選修該課程的學生來參與,使得開放實驗項目豐富,內容扎實,可選擇性和可操作性強。聯合實驗中心所有課程共同將本科實驗項目開放,既達到了開放實驗的目的,又免于開放實驗的立項調研和實驗中心對于新開放實驗的實驗準備,節省了教師和實驗中心準備實驗的時間和精力。本實驗中心將柱層析的應用和天然藥物預實驗對全校開放,學生踴躍選擇報名參加,反應良好,對于沒有選修該課程學生的實驗技能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其開放實驗的完成地點在專管專用的本科生實驗室,可操作性強,時間上利用較短的課外時間,即授課間隙,對于實驗準備人員和立項教師沒有產生過多的工作量,是較為理想的開放實驗方式。其不足之處是如果同時選課的人數過多,針對性不強。

在現有擴招形式下,充分合理的利用本科實驗教學內容,開發實驗室最大使用潛力是解決教學資源緊張的有力方法,亦是響應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政策,對于本科生教學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