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藝術歌曲對聲樂發展的影響
時間:2022-09-11 09:19:34
導語:解讀藝術歌曲對聲樂發展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藝術歌曲在我國誕生以來,經歷了非常多的發展時期,而不同時期的藝術歌曲發展階段也不一樣,但相同的是,無論在什么發展時期,藝術歌曲都對聲樂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經歷了不同發展階段從而擁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的藝術歌曲對處在初步的發展階段的聲樂影響非常明顯,如果進行總結的話,這些影響大體可概括為演唱技巧、美聲唱法的中國化以及推動聲樂在我國的多元化發展等內容。藝術歌曲還在不斷地發展,其對我國聲樂的影響還在持續,本文從我國藝術歌曲發展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其對我國聲樂發展的影響,希望對我國的聲樂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藝術歌曲;聲樂發展;影響
一、我國藝術歌曲的發展歷程
(一)誕生時期。藝術各歌曲在我國誕生于五四時期,當時的中國除了社會的動蕩之外,文藝界也在經歷著巨大變革。五四時期的中國正在進行著文化的革命,很多作曲家在開展藝術創作的時候都借鑒了國外的形式,其中以趙元任、蕭友梅等最有代表性,特別是蕭友梅,他有著在德國留學的經歷,因此其作品集《今樂初集》、《新歌初集》等中有很多作品都具有明顯的歐洲風格。趙元任也有在美國長時間留學的經歷,美國的藝術歌曲創作形式對他也很大影響,他的代表作《教我如何不想他》以及蕭友梅的《問》在當時對國外創作手法的表現中是非常明顯的,更推動了我國藝術歌曲的發展,正因為這些優秀的音樂家,也使得藝術歌曲在我國的誕生階段就處在比較高的起點上,同時伴隨著學堂樂歌而走入了大眾的視野。(二)成熟時期。我國藝術歌曲的誕生期有著比較高的起點,因此步入成熟期的時間也非常早,大約在上世紀的30到40年代就已經有了一定規模,而這個時期我國的內憂外患也最為嚴重,因此這個時期的藝術歌曲對國仇家難、保護山河等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很多具有代性的藝術歌曲都帶有革命、獨立等性質,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也發揮出了在亂世中振奮人心的巨大力量。在藝術歌曲的成熟時期,當時很多著名的音樂家在音樂作品中使用了獨特的表現手法來體現時代特征,例如劉雪庵、賀綠汀、冼星海等人的作品《紅豆詞》、《嘉陵江上》、《采桑子•別情》等都使用了詞曲互相輔助的方式來表現當時的社會環境,更將我國的藝術歌曲推上了新的高度。(三)發展時期。藝術歌曲的發展時期在新中國成立以后,這個時候我國剛擺脫戰爭的侵擾,百業待興,全國上下都充滿著建設新中國的熱情,而我國在開展各項建設的同時也對藝術界的發展非常重視,因此這個時期的藝術歌曲和我國的發展建設、黨的領導等都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在這個時期,我國的藝術歌曲除了歌頌黨、歌頌社會發展、歌頌以外,還對民族風情有著非常好的體現,例如《嘎俄麗泰》、《牧歌》、《小河淌水》等歌曲就體現出了維吾爾族、蒙古族、云南地區少數民族的特征。時至今日,我國的藝術歌曲都對國家情感、民族風情等體現的非常明顯,而藝術歌曲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通過對多種元素的融合也有了更加多元的發展。
二、藝術歌曲對我國聲樂發展的影響
(一)對聲樂演唱技巧的影響。演唱技巧在聲樂中的作用非常大,在我國聲樂演唱主要分為美聲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種形式,早期的聲樂演唱對美聲唱法較為青睞,這是因為很多作曲家在留學期間都受到了國外演唱形式的影響,并將這種影響帶到了國內,直到今天很多美聲歌唱家還會經常演唱上世紀初的藝術歌曲,例如《春思曲》、《教我如何不想他》、《長城謠》、《問》等,而且很多同類型的藝術歌曲還成為了美聲演唱家日常的訓練曲目。可以發現,藝術歌曲對于美聲唱法的影響非常強烈,而眾多美聲歌唱家的反復應用也讓藝術歌曲得以發揚光大。除美聲唱法以外,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在很多的民族類藝術歌曲中應用的比較普遍,例如《在那遙遠的地方》等就使用民族唱法體現出了哈薩克風情。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藝術歌曲對聲樂演唱技巧的影響極其深遠,并且還將一直持續下去。(二)美聲唱法中國化。所為美聲唱法中國化就是要讓美聲唱法具有中國特色,并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特有的唱法。將美聲唱法中國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學習西方在美聲唱法上的優勢,然后利用這種優勢來補充我國在此項領域的不足,這和我國藝術歌曲早期的發展方式極為相似。通過前文的介紹可以得知,在我國早期很多音樂都受到了國外藝術歌曲創作形式的影響,所創作出來的歌曲也具備了很多歐美氣息,同時這些歌曲也美神唱法中的應用非常普遍,因此從另一角度來看,藝術歌曲對美聲唱法的中國化作用非常大。另外隨著具有我國特色藝術歌曲的發展,美聲唱法中國的程度也被進一步加深。(三)推動聲樂的多元化發展。聲樂在我國有多種表現形式,戲曲、民歌等都是聲樂的內容,不同形式的聲樂作品其唱法也有著很大差別,這就體現先出了我國多元文化的特性。藝術歌曲在我國進行發展的過程中也體現了這種多元化的特征,從其發展的初期到現在,我國的藝術歌曲不斷在融合國內外、各民族的元素,體現出了各家融合、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而對于我國的聲樂來講,無論用什么形式來表現藝術歌曲,都將繼承其多元化的特征,進而其自身也將向著更加多元的方向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藝術歌曲有著十分豐富的發展經歷,在發展過程中融合國內外、各民族的元素,對我國聲樂的演唱技巧、美聲演唱的中國化、聲樂的多元發展等都有深遠影響,對我國來講是極其珍貴的藝術瑰寶。
[參考文獻]
[1]張宏鳴,高玉.淺析我國早期藝術歌曲對我國聲樂發展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7,24:101.
[2]張曉陽.我國早期藝術歌曲對我國專業聲樂教學的價值探究[J].黃河之聲,2017,15:50.
[3]胡東冶.論德奧藝術歌曲對我國高等聲樂教育教學的作用和價值[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02:192-194.
作者:袁偉平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 上一篇:藝術歌曲《思鄉》演唱技巧探究
- 下一篇: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在聲樂學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