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表現及語言藝術探析
時間:2022-10-20 04:09:51
導語:人物形象表現及語言藝術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林海音作為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在文學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十分擅長將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以一幅生動的畫卷形式展現在讀者的眼前,并且在其諸多的文學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女性所獨有的溫情和細膩的一面,使得作品中充滿了回味和余韻。在該次研究中,以林海音本人經歷和《城南舊事》創作背景作為切入點,深刻分析了其中的語言藝術以及人物形象的表現。
關鍵詞:林海音;《城南舊事》;人物形象表現;語言藝術
《城南舊事》作為林海音文學生涯中最為經典且具備代表性的作品,無論是小說本身,還是以小說為基礎改編而成的電影作品,都帶有十分顯著的藝術感染力。存在于小說世界中的每一位人物都做到了各自形象的生動鮮明展示,對讀者產生了十分強烈的吸引力。語言藝術和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展示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該文就針對這兩方面展開相應的研究。
1林海音和《城南舊事》創作
林海音的本名叫作林含英,小名叫作英子,這名字與小說中主人翁的名字完全一致,這是一種最為真實的作者情感表達,但從小說的定義層面來看,兩個英子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小說中的主人翁英子眼睛中存在的清澈是永遠不會消失的,即便是在其生病的時候,這股清澈也依舊存在。并且在其眼睛中似乎透露著一種永遠也無法讓她真正滿足的好奇,無論在觀察什么東西的時候,都會以一種好奇而善良的眼神進行相應的審視,并且對主人翁英子來說,任何一個人都是好人[1]。由此不難看出,在主人翁英子的心里存在著一個屬于自己的善良美好的小世界,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善良而美好的小世界的存在,使得主人翁和一個陌生的小偷相互之間成為朋友,英子自身澄澈的目光和小偷臉上所帶有的和藹笑容掩映在草叢里,共同組成了一幅帶有淡淡神秘色彩的畫卷。而主人翁也時常會因為自己分不清好人和壞人而感到苦惱,而且正是因為在分辨好人和壞人上存在的糊涂,才使得主人翁看到了另一個世界。雖然說小說中的主人翁原型確實是林海音本人,但是藝術是來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林海音在創作《城南舊事》的過程中,并非是對自己真實的生活進行了搬運,而是進行了藝術化的創作?!冻悄吓f事》創作于1960年,當時的林海音大約42歲。林海音3歲從日本返回臺灣,5歲跟隨父母到達北京,并且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的時間,直到30歲的時候,才再次跟隨丈夫返回臺灣.因此對于林海音的成長來說,北京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其他地方,同時林海音人生中各種重要的成長階段,基本都是在北京所經歷的。由此不難看出《城南舊事》可以說是林海音在40多歲重新回想自己少女時代而創作的一部作品,但又不單純是對于自己少女時代的回憶,其中還融入了一個已經步入中年的女性經歷諸多生活瑣事之后所產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2《城南舊事》中的人物形象表現
2.1以兒童視角進行表現?!冻悄吓f事》這部作品中,主人翁英子作為整部作品事件敘述者和參與者,自身是一個6歲左右的小姑娘。作者借助兒童的視角,很好地向讀者對民國時期北京南城的風土人情做出了全面的展示,主人翁英子自小聰明機敏并且熱愛讀書,自小的愿望就是可以訂購一整年的《兒童世界》[2]。作者在實際的創作中,從主人翁上小學前的時間寫起,直到其小學畢業為止,以一個完整的兒童視角目睹并復述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和普通生活中的平凡人物。主人翁英子本身生長于一個知識家庭,其性格天生開朗并且自信。并且在小說的描寫中,對于英子的童真童趣做出了形象生動的刻畫,比如,他在觀察駱駝吃草的時候,自己的牙齒也會不自覺地動起來,這種描寫在展現主人翁自身童趣的同時,也會讓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英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還十分善于學習和觀察,他將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煤塊稱為烏金墨玉,這樣一個充滿美感的名字是其平時從墻上的黑字中讀來的。這種細致的描寫,使得英子純真活潑的人物形象得以全面地展示在讀者眼前。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英子雖然自身年齡較小,但是個性較強,并且對于世界都擁有自己的主觀意向和思考,在觀察身邊的人物和事物的時候,都會用心進行感悟和判斷。在英子的行事過程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出發點是愛。也正是因為英子自身具有這樣聰明活潑的性格,才使得她為秀貞找到了親生的女兒,也為蘭姨娘找到自身合適的歸宿奠定了性格基礎。英子本身不但善于察言觀色,其內心也充滿著對于其他人的關愛和責任。書中的“厚嘴唇”是為了供弟弟上學迫不得已而去做賊,在這種情況下英子無法分辨出“厚嘴唇”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但是這里對于好人壞人的分不清也恰恰展示了英子自身對愛的包容和理解[3]。但英子終歸是一個孩子,她無法對于這些問題給出很明確的答案,所以在英子幼小的心靈中產生一種寫出一本可以分清天和海、瘋子和賊的書籍。由此也不難看出發生在“厚嘴唇”身上的變故,給英子自身幼小的思想帶來了巨大的變動。小說也正是通過英子自身的感受及其變化,來吸引和牽動著讀者的心。2.2以女性視角進行表現。在林海音的創作生涯中,始終對女性的命運給予了較多的關注,并且在創作文學作品的過程中,也通常會使用女性視角對世界進行感知,并且在表現人物形象的過程中,成年女性視角也在其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林海音作為一位在五四精神洗滌下成長起來的女性,對于女性的命運保持了高度的關注,同時也展示了對舊中國婦女悲慘命運的極大同情?!冻悄吓f事》中秀貞這一人物形象可稱得上是女性悲劇命運的代表人物。秀貞與住在自己院中的大學生思康相戀,但思康在回家之后就仿佛人間蒸發,但秀貞始終等待著思康的回歸。更為悲劇的一點是,秀貞在生下思康的孩子后,這個孩子就被秀貞父母徹底拋棄,自此秀貞才成為了大家口中的“瘋子”。雖然最終秀貞得以和自己的孩子團聚,但最后娘兒倆仍舊是遭遇事故去世。但是,秀貞的這些行為在小說中的英子媽和家里的幫傭宋媽看來,僅僅是一個談話的資本,也并未對秀貞的遭遇產生任何的憐憫和同情之心。或者可以這樣說,在她們的認知里,女性的存在是卑微甚至于毫無意義的。這也很好地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封建社會對于女性的迫害。這種從女性視角出發進行的人物形象展示,不但使得小說中時代背景下的人物形象變得更為飽滿,并且對于書中女性人物的悲劇命運也做出了全面的展示。
3《城南舊事》的語言藝術分析
3.1人物語言特色十分鮮明。《城南舊事》這部作品中所用的語言自然且親切,同時帶有十分優美的意境。在作品中出現惠安館,在宋媽、英子媽以及英子爸的口中分別被稱為惠難館、灰娃館、飛安館,分別體現出了宋媽對于苦難的深刻體會,英子媽對于娃娃的熟悉及英子爸暗示學生遠去3種不同的內心感受,這些帶有情趣的語言描寫,也對秀貞“發瘋”的實際原因做出了暗示[4]。英子在和秀貞交流的過程中,對于自己出生的日子的描述,英子說出的是青草長起來、綠葉發出來,出生在不冷不熱的春天,這些充滿童趣的優美語言描述,很好地展示了英子的自豪及自信,同時這也是英子美麗生命和童年的全面展示。作為主人翁英子最為喜歡的一本書,《我們看海去》在英子反復的朗誦閱讀中,為英子帶來了睡在云上的感受,大海本身就是一種十分容易給人帶來深邃想象的存在,而英子自身心靈童年就如同浩瀚無邊的大海一般無憂無慮。同時,英子在面對顏色一致的大海和天空時,產生了分不清大海和天空的問題,并且對于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還是藍色天空中升起地產生了疑問。這種問題的出現也是童年獨有好奇的反應,更加是一種心靈層面誕生的發現。而在小說中講述收破爛的人的故事的過程中,我們看海去這幾個字反復出現,就如同收破爛人的被捕,只是一抹暫時存在于生命中的黯淡,而從藍色大海上緩緩升起的那一輪金日就是美好未來的反映。3.2京味語言的廣泛使用。對于林海音來說,北京的生活經歷帶來的影響遠遠要超過其他地方,在林海音20多年的北京生活中,當地獨有的人文習俗等逐漸融入林海音的精神世界中,導致《城南舊事》這部作品中濃厚的京味也成為其中一大特色。作品中所用的地道且帶有生活氣息的北京口語詞和兒化詞,對人物形象、性格和生活場景做出了全面的展示,使得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如同真正置身于當時的北京城一樣,其中所使用的包括碎催、胳肢窩、蝎虎子、吊死鬼等在內地道北京口語詞,這些口語詞都是來源于民間底層人員的日常生活中,十分質樸有趣,使得書中的人物形象因為生活氣息的浸潤變得越發生動形象,向讀者全面展示了地道濃郁的北京風情。除此之外,作為北京話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語言文化,兒化詞也得以在《城南舊事》中廣泛應用,如半空兒、洋畫兒、模樣兒等,可謂是在書中隨處可見,這些兒化詞的使用,使得文章語言變得更加通俗易懂,在強化語言表現力的同時,將人物性格做出了更進一步的凸顯,真正將讀者帶回了20世紀的北京城[5]。3.3語言十分雅致流暢??v觀林海音自身的文學作品,其中最為重要的審美價值就是可以將自身的情感思想融入作品的人物中,作品中人物自身的喜怒哀樂可以和作者本身的情感做出完美的交融,情調和意境的融合使得整個作品呈現出一部溫情脈脈的藝術氛圍,并且作品中的很多語言都變得十分雅致流暢。使得作品中的情感超越了一般首先而成為小說作品中的主要敘事線索,并且也成為整個小說藝術的真正核心。除此之外,在抒情一般的女性敘述語言中,還存在著一些來自兒童的天真無邪的聲音,在作品中作者將故事情節做出了刻意的淡化,很好地打造了敘事語言的特性,使得故事中原本的激烈情節因為抒情語言的加入而變得逐漸淡化?!冻悄吓f事》開篇的文字描述,就為人們帶來一種充滿童真的意境。作者以自身童年的生活回憶作為基礎展開相應的敘述,將一個兒童在起床過程中聽覺和視覺的感受做出了全面的描述,很好地刻畫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兒童形象。同時這一段文字描寫也是作者記憶中在北平生活的情景,即便歷經幾十年的滄海桑田,依舊在作者的心頭縈繞。《城南舊事》分別對5個離別的故事進行了相應的描述,但是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并不會被十分濃厚的悲情氛圍所籠罩,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作者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使用了雅致流暢的敘述語言,很好地將故事中存在的悲涼感覺進行了消融[6]。作者以自己文字來抒發自身的情感,通過文學創作將存在于自己回憶中遙遠的北平城南童年生活記憶進行復述以及凝固,并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了一股淡淡的哀愁。3.4語言中帶有暗示主旨的意象。在林海音的文學作品中,其語言中存在著諸多帶有暗示主旨的意向,并且最具備代表性的兩種就是花和大海。但是作者筆下描寫的花并非發揮的是托物言志的作用,而是將不同類型的花和人生經歷做出全面的結合,以便為讀者更好地展現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冻悄吓f事》中有一個故事是《爸爸的花兒落了》,作者通過借助夾竹桃花,很好地表現了離別的主題。自家院子里夾竹桃花的散落,也就向讀者隱喻地宣布了作者自身溫暖而無憂無慮的童年世界即將逐漸消失。院子里夾竹桃花的花開花落也象征著主人翁父親的生命旺盛階段以及結束,并且在開頭的敘述中將花這個暗語主旨的意向引入其中。書中描寫到帶著夾竹桃花就如同爸爸看見你上臺一樣。在這個故事中,小英子參加小學典禮的進程和父親去世帶走了主人公無憂無慮的童年,是兩條主要的敘事線索,在夾竹桃花真正落下的時候,也就真正意味著主人翁曾經賴以生存的美好童年世界離自己遠去,通過這種父親鐘愛的夾竹桃花的散落隱喻父親的離世,這種敘事方式很好的淡化了故事中濃厚的悲傷色彩,即便是文章結尾的描述存在著一定的感傷之情,但卻并沒有展現出絕望的感覺。這不但是很好地將作者自身對于童年生活的美好眷戀,也暗示了作者進入了成年階段的生活。
4結語
《城南舊事》作為林海音文學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之一,無論是小說作品還是改編而成的電影,都對人們產生了十分強烈的感染力,而且在小說的人物形象展示中,作者通過兒童和女性視角做出了分別的展示,作者在這個過程,也很好地懷念了自己曾經美好的童年生活,并且也對當時社會背景下對于女性的壓迫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而其中人物語言的個性鮮明、京味語言的廣泛使用,雅致流暢的語言描述和暗示主旨意象的使用,也正是這部作品語言藝術的關鍵所在,同時這也是對讀者產生吸引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吳玉珍.淡淡的鄉愁———思鄉、離別等主題在電影《城南舊事》中的呈現[J].戲劇之家,2020(19):122,124.
[2]趙彥芳.散布于北平角落的《城南舊事》———“重讀紅色經典”之五[J].博覽群書,2020(6):23-28.
[3]黃依婷,曹子馨.重讀吳貽弓的詩意美學———以《城南舊事》為例[J].戲劇之家,2020(11):89.
[4]侯雅倩.從小說到電影———漫談《城南舊事》散文化敘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36(4):45-47.
[5]李慧穎.《城南舊事》小說與電影敘事藝術比較[J].學語文,2020(1):64-65.
[6]尚東玲.《城南舊事》中宋媽悲劇形象及其成因分析[J].現代交際,2019(22):124-125.
[7]潘櫻子.淚痕紅浥鮫綃透,世情薄———《城南舊事》女性悲劇命運中蘊含的女性意識[J].傳播力研究,2019,3(29):10-11.
作者:保爾江•歐拉孜 單位:烏魯木齊職業大學
- 上一篇:舞臺技術在戲劇舞臺藝術創作的作用
- 下一篇:《關雎》音樂演唱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