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教學與人文素養培育

時間:2022-01-02 10:44:08

導語:大學語文教學與人文素養培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語文教學與人文素養培育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深入,教師們的教學目光逐漸從文化課教育上轉移到了素質教育上,這使得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開始深入研究人文素養教育,并且期望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科目,教師應當通過語文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本文將對大學語文教學與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提出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

語文這門科目占據著較大的學分比重,這就使得學生們加強了對它的重視。然而正是由于語文所占學分較高的原因,學生們往往會將其看成是一種獲取高學分的途徑,至于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與否并不重要,從而導致了大學語文教學失去了意義[1]。同時,我國高校的語文教學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那就是教學過程中未能充分將人文素養教育滲透進去,使得學生只能一知半解,即使想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也是有心而無力。高校身為我國重要的高等學府,應當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體系,并且將素質教育全面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

一、當前我國高等院校中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高人文素養人才的稀缺逐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對于現代社會而言,高素質的人才能夠為行業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而人們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具有語文素養人才的支撐。然而在大學語文教學中,一些問題還未能得到解決,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的發展構成了制約[3]。(一)網絡文化對學生造成沖擊。當前我國信息技術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它們的更新速度極快,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學生們的學習得到了極大的便利,但與此同時,網絡文化也對他們形成了一定的阻礙。經調查得知,比起經典文學著作而言,學生更愿意去閱讀網絡上流傳的小文章,這些文章不具備較強的文學性,且對經典文學著作而言,還缺乏魅力,這就使得大學生的人文素養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4]。學生們若是天天閱讀那些淺顯易懂的網絡小文章,還會逐漸喪失思考能力,這也會使得他們難以成為較高人文素養的人才。在我國高校中,語文是一門內容較為廣泛的課程,它的教學內容以世界為載體,向學生展現了豐富多樣的文化,而網絡小文章則會局限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受到不好的影響[5]。(二)大學語文教學的定位較為模糊。教學方式的不斷革新使得大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課堂。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教師仍未能受到新思想的熏陶,他們在課堂上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例如對于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以及文章的講解等,這些教學內容只會使得學生失去對課堂的興趣。大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即將踏入社會,思想較為多元化,所以教師應當改進教學方式,讓語文課堂變為與學生溝通的課堂,并且在其中滲透人文素養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他們逐漸加深對于文學以及人文素養的理解,從而成為符合當代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6]。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學專業中設有中文系這一專業,所以部分學生還會認為其他專業中沒有語文課,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高校應當及時給予糾正。(三)未能樹立對于人文素養的正確。認知我國高等院校主打的專業多種多樣,有主打理工科的院校,也有主打文科的院校,但無論是哪種院校,都應當加強對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視程度。當前,許多高校還未能將人文素養列為教學重點,這是由于他們具有專業崇拜的心理所導致的。在一些主打理工科的院校中,他們過于重視對學生機械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及專業技術知識的提高,這就使得學生缺乏對于人文素養的正確認知,從而導致了素質教育的難以展開[7]。高校應當明確社會需要的人才,并且建立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主的教學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素質教育,將學生打造為具有較高品格的人才。(四)大學語文的教學效果較差,學生漢語水平趨于下降。由于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側重點,這就使得院校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可能會更多的將課時給予學生的主打專業課,從而導致學生難以接觸到具有高質量以及高數量的大學語文課,且教師們在工作時也較為敷衍,只是為了讓學生獲得足夠的學分,最終導致學生的漢語應用水平不斷下滑,語文教學也失去了意義。大學語文教學效果較差,這不僅不利于學生提升漢語水平,而且也不利于他們的素質教育[8]。

二、大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培育的途徑

我國高校開設的課程,從具體來講可以劃分為三種,分別是專業課程、基礎課程以及人文素養課程,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當首先明確自己擔任科目的定位,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同時,高校應當將這三個部分有效結合,從而為高素養人才的培育提供助力。若是這三個部分能夠齊頭并進,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就會得到全面的提高。高校應當明確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將大學語文教學與人文素養培育相結合,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一)應用信息技術,賞閱外國經典文學作品。網絡文化的沖擊對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即使如此,教師也不應當仇視網絡文化,而是應當積極挖掘網絡文化的益處。眾所周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領域帶來了許多便利,所以教師應當以正確的眼光看待信息技術,并且將其引入到教學課堂之中,從而實現課堂氛圍的打造以及學生興趣的調動。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教師若是想要讓學生了解外國文化,那么就只能讓學生翻閱教材,或者是自行帶一些外國書籍,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效率較低,而且還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因此,教師應當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語文課堂中來。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瀏覽關于外國文學的圖片以及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并實現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老人與海》的片段,從而讓學生學習到文中主角堅持不懈的精神,不屈服于艱險的斗志,這些精神都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們的人文素養。(二)緊跟社會需求,理清大學語文教學的教學關系。由于高校的目的是為我國輸送與社會相接軌的人才,所以高校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當具體考察社會的實際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目的。經過調查不難發現,許多大學生對大學語文都缺乏興趣,這就使得大學語文的地位越來越低。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崗位都對人才的語文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例如一些企業在招聘會計人員或者文員時,會特別說明需要復合型人才,即兼具語文能力以及會計能力的人才。從以上可得知,高校在培養人才時,應當緊跟社會需求,而不能單純憑借自己的主觀想象去設計教學體系,否則就會致使教學失去意義。同時,語文教師還應當理清教學關系。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工具性以及人文性是較為重要的兩個性質,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應當將這兩個性質進行融合以及滲透,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的高效投入。傳統的教學課堂過于死板,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較為不主動,且不愿意與教師進行溝通,甚至還會有人開小差,曠課等,這都會使得學生難以得到語文思維的鍛煉,從而導致人文素養培育失去意義。因此,語文教師應當緊抓課堂的互動性,并且積極與學生展開溝通與互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鍛煉,進而讓他們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獲得人文素養的培育。此外,教師還應當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例如詩歌比賽以及話劇表演等,這些活動都能夠讓學生提升文學素養,并且實現素質教育。針對部分學生對于大學語文認知不夠正確的事項,高校應當通過多種途徑改變他們的觀念,讓他們認識到大學語文教學以及人文素養培育的重要性。(三)豐富學生的文學底蘊。為了能夠讓學生樹立對于人文素養的正確認知,教師可以豐富他們的文學底蘊,從而讓他們在無形中培養出對于人文素養的正確認識。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里,誕生出了許許多多的經典文學著作,這些經典文學著作具有許多人文道理,給予了后世深遠的影響。教師可以利用經典文學著作的這一特征,并帶領學生展開對它們的閱讀,從而實現他們文學素養的提高。在傳統的大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往往只會帶領學生閱讀教材內的文章,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視野,他們只能了解到片面的文學知識,不利于實現自身的提高。因此,教師應當帶領學生閱讀其他更加豐富的經典文學諸多,諸如《資治通鑒》以及《文心雕龍》等,這些書籍都能夠有效豐富他們的文學底蘊,進而實現人文素養的培養。(四)與學生的職業需求相結合。當今社會對人才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當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職業需求相貼合,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畢業后更好的進入自己的職業生涯。例如,建筑專業的學生在上語文課時,教師應當重點為學生傳授標書撰寫的方式以及內容,從而讓學生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這樣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還能夠顯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加自主的投入到教學課堂中來。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語文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為重,并且與學生的所學專業相貼合,從而保障課堂的高效性。

三、結束語

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有了較為顯赫的地位,大學語文教師應當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不斷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紅靈.大學語文教學與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7(31):67-68.

[2]齊華.人文素養培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成才之路,2018(8):1.

[3]張海峽.試論大學語文教學與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J].考試周刊,2015(40):39.

[4]索祖翠.本科小學教育專業的大學語文與人文素養培育[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5(10):23-26.

[5]王黛.師范院校大學語文增加“傳統經典”教育的思考和探討[J].林區教學,2018(5):45-46.

[6]邢曉東.大學語文的實現途徑[J].環球市場,2016(36):108.

[7]劉侃如.淺析現代語境的大學語文走向[J].時代教育,2017(21):189.

[8]宋改平.醫學院校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培育的現狀及對策探析[J].中文信息,2015(12):134.

作者:楊佳佳 單位: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