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材料作文寫作論文
時間:2022-09-10 02:07:00
導語:高考語文材料作文寫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考作文命題中話題作文一枝獨秀已成歷史,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漸成氣候。命題作文將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開始受到命題人的關注。現在的作文模擬題的命制,也主要是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
一、二者的區別:
概念不同
所謂材料作文是相對于命題型議論文而言的,即在提供材料的基礎上寫議論文,其特點是要求作者必須根據材料進行規定寫作。話題作文是以某一話題材為范圍,不限文體、不限題材的作文。其特點是思考時圍繞一則材料(某一觸發點),展開想象,全面拓展思維空間。
作用不同
傳統的給材料作文,作文的主題必須直接從材料中提煉、挖掘,并且材料必須運用到寫作中,作論據使用。話題作文的主題則不必從材料中提煉,而是從話題引發出來的,材料的作用在于闡發話題,啟發學生作文思路,就材料本身而言,既可以運用到寫作中,也可以不加采用。話題作文與材料作文相比較,在命題形式和要求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話題作文不明確規定主題,只要求作文主題與“話題”相關,事實上,話題作文提供的是一個主題的范圍。而話題作文中對材料的運用比議論文的材料運用更為靈活,更具創造性,不像材料作文,引用材料是作為引出論點的楔子。
寫作的思路不同:議論文的主題大體上是固定的,所以給材料作文,一般而言,先要讀懂原材料的中心意思,或材料所蘊含的幾個方面的意思。對于只有一個中心意思的材料而言,要圍繞這個中心意思確立一個中心觀點,在寫作時在文首高度概述材料,快速切題,提出中心論點。接著,在正文部分客觀、全面、辯證地分析問題,在運用原材料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再旁征博引,進行充分的論證。結局再緊扣材料,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希望。
話題作文不明確規定主題,只要求作文主題與“話題”相關。審題時應準確把握話題的內涵和外延,明確限制內容和開放內容,確定選材范圍和和所要表現的主題。特別不能放過“話題闡述”,而不應過分拘泥于材料,對話題闡述的理解把握比研讀材料更重要。因為闡述部分往往能幫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話題,更有效地打開思路。如果過多關注材料,思路反會受到約束。因為闡述的材料涉及面比材料本身廣闊得多,引導考生思路的意圖很明顯。而且作為銜接材料與話題的樞紐,其對話題的闡釋既明確又要豐富。這就避免了考生對話題內涵理解上的單一。
不僅如此,審題時,不能割裂材料與話題之間的有機聯系。
二、寫作指導:
怎樣指導學生寫作材料作文,這恐怕還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材料作文成功的關鍵有五個方面:一讀材料。粗知材料內容,初步理解含義,細細地全面地了解材料,要一字一句地讀,做到心中有底。二找中心。此過程類似于語言表達題中的壓縮語段。先看每句中講什么內容,然后分層,最后歸納概括出中心。三思角度。在粗讀材料之后,就需要運用腦筋認真地咀嚼、品味、聯想、提煉。盡可能地多角度思考材料的寓意。四巧立意。在明確中心,思考眾多角度之后,擷取一個最擅長最有話可說的角度來立意。五有亮點。江蘇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何永康教授曾對“亮點”如此評價過:“它必須有光輝,沒有太陽,應該有個月亮,沒有月亮,總得有個星星,沒有星星,總得有個螢火蟲。”無論在立意選材,還是在文采上總得有個能吸引閱卷者眼球的亮點!
三、實戰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與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輕人跋山涉水歷盡艱辛去尋找寶物,最終在熱帶雨林找到一種能散放香氣,放在水里卻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這肯定是寶物,就滿懷信心地把香木運到市場去賣,可是卻無人問津,隔壁的木炭總是很快賣光,開始還能堅信自己的判斷,可是最終改變了想法,把香木燒成木炭,結果很快一搶而空,他很高興,回去告訴他父親。父親卻老淚縱橫。原來,青年燒成木炭的香木,正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樹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塊磨成粉屑,價值就超過了一車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問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構思提示】:對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構思立意也是多樣的。下面提供幾種參考構思:
(1)每一個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經歷,但往往不能發現并珍惜它,反而對別人的“木炭”羨慕不已,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讓蠅頭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雙眼。(2)現實生活中,人才被埋沒的現象十分嚴重,往往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3)如果你是一個人才,你就不能被動的去等別人來發現你,而應該主動去實現你的價值,讓自己閃閃發光。(4)做事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能墨守成規,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輕人那樣,改變想法,舍得放棄,才能達到“一搶而空”的效果。
- 上一篇:中學作文教學效率提高思考論文
- 下一篇:語文教學對學生情感培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