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五結合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21 06:24:00

導語:拼音五結合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拼音五結合教學管理論文

我校使用人教版實驗教材已一個多月了,現就我校拼音教學情況,談談拼音教學“五結合”的實施辦法。

根據我校一年級新生來源于本校學前班(有一些拼音基礎)和來源于多所外校(無拼音基礎)的實際情況,結合人教版第一冊實驗教材的特點,我們提出了拼音部分“五結合”的教學策略。

一、新授與復習相結合

我們從新教材的編排體系出發采取分層施教的原則,設計了“情境引入——認識(復習)拼音——選音節組詞說話——一讀記兒歌——認識生字”的教學模式,既有效地利用了教材的優勢,又照顧了各個層面學生的不同需求。

二、發展語言與拓展思維相結合

這個策略的實現主要是因為教材安排了意境優美的情境圖,這些圖與學習內容的有效整合,既利于兒童學拼音、發展語言,又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如,學生對教材給聲母“d”配的圖不太滿意,于是教師請同學們把自己認為最恰當的圖畫在書上。結果有些畫了一匹馬,因為馬蹄聲響“d、d、d、”;有個孩子卻在馬上畫了一個人,手拉著韁繩向前跑,他的解釋是,騎馬的人像“d”的那一豎,韁繩與馬頭、到馬背像一個圓,再配上馬蹄聲響“d、d、d”。這樣形和聲都有了,這可真有自己的創意。

三、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課內學生學會了拼音認識了部分漢字,怎樣讓他們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彌補因缺少與教材相配套的閱讀材料而帶來的不足呢?我們建立了每周“三讀”的制度。即:

讀報。每周由教師在早讀時指導學生讀一種拼音報、由家長指導讀一次時事類報;

讀句。每周由教師選一句格言或名句,寫在黑板上,指導學生讀記。

讀書。每周用一節語文課,由語文教師和圖書管理員一起組織到圖書室,閱讀帶拼音的童話故事,并講一講故事。

四、學習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十分重視培養學生主動去獲取知識的能力。如在教學書寫拼音時,一般請學生先觀察寫法,再由學生示范寫,組織學生對其進行評價,教師只針對難點作重點示范。這樣做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符合《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要求。

五、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相結合

以《課程標準》提出的“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為指導思想,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獲得現代社會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如在計算機課上用拼音的方式輸漢字,當學生看到輸入音節就能在電腦上輸出漢字時,無不歡喜雀躍,自覺地產生了要提高打字速度,一定要學好拼音的欲望。有了這種想法就有了學好拼音的動力,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再如,與藝術相結合給兒歌配畫、把兒歌編成課本劇演出等,既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又豐富了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在樂中學、在玩中學,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六周,我們分別以書面和口頭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了考查。結果如下:

拼音生字

全對率98.4%全對率67.8%正確率99.1%正確率92.4%

一分鐘閱讀量(字)150~35050~14920~4920以下

21.7%56.9%15.3%6.1%

通過一個多月的實驗,我們感到,人教版實驗教材綜合性強,內容具有科學性、時代性和開放性,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第一階段的學習效果顯示,我們對后面的實驗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