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閱讀情況的了解與解析

時間:2022-04-10 11:45:00

導語:中小學生閱讀情況的了解與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學生閱讀情況的了解與解析

摘要:為進一步引導廣大中小學校加強學生課外閱讀工作,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對東營市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教育論文本文采用訪談法和問卷法相結合的方式對東營市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樣本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其中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各兩所;樣本數共計994名,根據城鄉劃分,城市學生450名,農村學生544名;根據性別劃分,男生515名,女生479名。

關鍵詞:樣本課外閱讀課外書

一、中小學生課外閱讀基本狀況

1.課外閱讀興趣

調查表明,中小學生表現出明確喜歡課外閱讀的傾向,具有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在調查中,調查對象在回答“你喜歡讀課外書嗎”這一問題時,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其中有93.66%的學生選擇了“很喜歡”和“比較喜歡”,只有6.34%的學生選擇了“不喜歡”。進一步研究表明,學生在課外閱讀興趣方面存在顯著的城鄉差異,農村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顯著高于城市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這可能是因為城市學生所能獲得的電視、網絡等資源較為豐富,減少了閱讀課外書的興趣;而農村學生所能獲得的電視、網絡等資源較為貧乏,圖書是他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的主要載體,從而增加了閱讀課外書的興趣。而且,采用皮爾遜相關分析研究發現,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與其學業成績存在顯著的聯系,即學業成績越優秀的學生,其課外閱讀興趣越濃厚。

2.課外閱讀動機

閱讀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閱讀以滿足某種需要的內部動力,是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因素之一。調查表明,東營市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動機主要是內部動機,是出于自我提高、自我滿足的需要。例如,在回答“你閱讀課外書的主要原因(多選題)”這個問題時,80.99%的學生選擇了“開闊視野、增長知識”,47.08%的學生選擇了“有興趣”,31.09%的學生選擇了“學習需要”,29.18%的學生選擇了“休閑娛樂”,只有5.33%的學生選擇了“滿足家長、老師的要求”。“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是一種內在的主動性閱讀動機,居于各種動機的首位,是為了滿足自我提高的需要和認知需要;“有興趣”也是一種內在的主動性閱讀動機,是為了滿足認知需要和探索需要;“學習需要”則是內在的主動性閱讀動機和外在的被動性閱讀動機的綜合體,是為了滿足自我提高的需要和獲得更高的社會評價。這表明東營市中小學生主要傾向于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傾向于自我提高。另外,“休閑娛樂”也是一種主要的閱讀動機,這從側面說明學生的學業負擔較重,有相當多的學生把課外閱讀作為調節放松的手段。

3.課外閱讀的內容

東營市中小學生具有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但這種課外閱讀興趣傾向于哪些內容呢?對此,我們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東營市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表現出健康、多元的特點。例如,在回答“你最喜歡哪方面的課外書”這一問題時,按照選擇的人數依次為童話、文學作品、科普知識、名著、漫畫卡通、歷史知識、軍事作品、運動體育、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從中可以看出,閱讀內容健康主要表現為東營市的中小學生最喜歡讀人文科普方面的圖書。閱讀內容多元則表現為東營市的中小學生最喜歡讀的圖書多種多樣,有的學生最喜歡讀文學作品,也有學生最喜歡讀科普知識,有的學生最喜歡讀童話,也有學生最喜歡讀名著。鑒于名著對學生的影響深遠,我們專門就東營市中小學生對閱讀名著的態度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80.08%的學生很喜歡或比較喜歡讀名著,13.98%的學生選擇了一般,只有5.94%的學生明確表示不喜歡。這進一步表明東營市中小學生具有健康的閱讀傾向。

4.課外閱讀的圖書來源

圖書來源是影響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狀況的重要因素,而學校圖書館(室)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圖書的重要來源。近年來,東營市為中小學配備了大量圖書,中小學的圖書配備量有了大幅提高,但不容樂觀的是,中小學的圖書使用效率較低,沒有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來源。在回答“你閱讀圖書的主要來源”這一問題時,44.51%的學生選擇了“購買”或“自己家中收藏”,24.57%的學生選擇了“向同學或親友借閱”,21.25%的學生選擇了“在學校圖書館(室)借閱”,另有7.35%的學生選擇“在書店看”,2.32%的學生選擇“網上閱讀”。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通過訪談找到了這一問題的答案。訪談結果表明,學校圖書館(室)雖然配備了大量圖書,但許多學校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足夠重視,不開放或很少開放學校的圖書館(室)、閱覽室,農村學校更是如此。這一研究結果也與袁勇、云瑞江(2005)關于初中生課外閱讀狀況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袁勇、云瑞江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課外讀物的來源按由多到少的順序依次為:親友或同學借閱、自己購買、圖書館、租書店、家庭藏書、互聯網。

進一步研究表明,學生在學校圖書館(室)的借閱次數較少。例如,在回答“你一周在學校圖書館(室)借書多少次”這一問題時,30.89%的學生不在學校圖書館(室)借書,35.21%的學生每周借閱一次,16.5%的學生每周借閱二次,17.4%的學生借閱三次或三次以上。為進一步考察這一現象是否存在城鄉差異,我們進行了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學生的借閱次數存在非常顯著的城鄉差異。具體而言,城市學生每周借閱一次的較多,占49.33%;而農村學生不在學校圖書館(室)借閱、每周借閱二次、每周借閱三次及以上的較多,分別占34.19%、19.67%和22.61%。

二、學校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影響

提高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學校圖書館(室)和教師應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學校圖書館(室)和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影響與其應有的作用存在很大差距。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圖書館(室)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影響

中小學圖書館(室)不僅應該是學生課外書的重要來源,而且應該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對此,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中明確提出,“中小學圖書館(室)要組織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但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校圖書館(室)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影響較小,具體表現為中小學的圖書使用效率較低,沒有成為學生課外閱讀圖書的主要來源,而且學生在學校圖書館(室)的借閱次數較少。訪談結果表明,圖書館(室)沒有組織相應的讀書活動,有些學校在圖書館(室)開設了閱讀課,也只是把閱讀課由教室搬到了閱覽室。這種結果的出現一方面與學校領導的認識有關,另一方面與圖書管理員配備不足有關。

2.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影響

教師是影響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因素,應該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我們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影響較小。例如,在回答“對你課外閱讀影響最大的人是誰”這一問題時,47.79%的學生認為是父母,19.62%的學生認為是老師,16.8%的學生認為是同學,15.79%的學生認為是親戚朋友。而在回答“你讀的課外書主要由誰挑選”這一問題時,84.81%的學生表示由自己挑選,10.66%的學生由父母挑選,只有4.53%的學生表示由老師挑選。這表明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影響較小,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導致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計劃性。例如,在回答“你的課外閱讀是否有計劃”這一問題時,40.54%的學生有計劃,28.57%的學生在多數情況下有計劃,但也有23.75%的學生很少有計劃,7.14%的學生沒有計劃。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組織的讀書活動較少。例如,在回答“教師經常組織各種讀書活動嗎”這一問題時,33.8%的學生回答“經常組織”,37.83%的學生回答“有時組織”,另有28.37%的學生回答“很少組織”或“從不組織”。另一方面,也因為學生對教師指導的認識不足。例如,在調查“你認為課外閱讀需要教師指導嗎”這一問題時,18.01%的學生認為“非常需要”,44.16%的學生認為“有些需要”,13.88%的學生感覺“說不清楚”,另有23.95%的學生認為不需要教師指導。

3.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狀況

為了進一步考察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狀況,我們對學生進行了訪談。結果表明,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閱讀方法的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采取有效的閱讀方法,集中表現為:

(1)根據課外書的不同類型進行精讀或略讀;

(2)在閱讀時要善于發現問題,并力求尋求答案;

(3)閱讀時作讀書筆記;

(4)背誦優美的段落和詞句;

(5)制訂閱讀計劃;

(6)閱讀時作摘錄、寫讀后感;

(7)閱讀后對人物性格進行評價,分析故事情節。

第二,閱讀內容的指導。閱讀內容的指導是課外閱讀指導的重要方面,教師在指導學生選擇閱讀內容時,要求學生配合課文進行閱讀,為提高寫作能力而讀,要求學生:

(1)讀名著;

(2)讀童話(小學生);

(3)讀作文選;

(4)讀文史類圖書;

(5)讀科學類圖書。

第三,閱讀態度的指導。閱讀態度對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具有直接影響。調查表明,教師普遍要求學生認真進行課外閱讀,并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閱讀。

學生課外閱讀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及其全面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應該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使課外圖書真正起到陶冶性情、激發興趣、豐富知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