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材注音問題探討

時間:2022-05-08 10:03:03

導語:中學語文教材注音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語文教材注音問題探討

摘要:語文教材在處理字音標注問題時,不僅要關注生僻字,也要注意雖不生僻但有爭議的多音字。對于“朱門酒肉臭”的“臭”一類的字,要給出明確的標注;對于一些多音字,尤其是文言文中的多音字,更要謹慎處理,盡量準確標注。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材;注音

最近,在一次課堂教學大賽中,杜甫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中“臭”字究竟讀“chòu”還是讀“xiù”,再次引起了爭論。這也再次引發我們對語文教材注音問題的關注。教材作為學生學習、考試和教師備課、講課的重要參考工具,在拼音標注上要做到標準明確,內容無誤,這樣才能給使用者提供正確的示范。但是目前有些教材在拼音標注上存在問題,比如,該標注的字音不作標注,從教學需要來看,該標音的不僅包括生僻字,也應包括雖不生僻但有爭議的多音字,其次,存在一些拼音標注不準確、不同版本標注不統一的問題。

一、某些有爭議的字未明確標注

以“朱門酒肉臭”的“臭”為例。“臭”,《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標注兩個讀音,“chòu”和“xiù”。讀“chòu”的第一條義項為“(氣味)難聞(跟‘香’相對)”;讀“xiù”的第一條義項為“氣味”。《王力古漢語字典》認為,“臭”有二音,讀“chòu”表示腐臭,讀“xiù”表示氣味。這兩種詞典的標注一致,即讀“chòu”表示臭味,讀“xiù”表示氣味。這樣看來,“朱門酒肉臭”的“臭”讀什么,關鍵在于它表達什么意義。由于這個字在這句詩里表示“臭味”還是“氣味”都說得通,所以這個問題爭論多年也沒有結果。關于“臭”字讀音問題的爭論,并不限于教學活動中,在學術研究中,關于此字讀音的討論也很熱烈,目前在知網上能檢索到的文獻就有30余篇。其中主張讀“xiù”的如:李秋根《“朱門酒肉臭”之我見》(《語文教學與研究》,1989年4期);周惠斌《“朱門酒肉臭”有新解》(《教師博覽》,1996年12期);莫道才《“朱門酒肉臭”之“臭”作何解?》(《古典文學知識》,1997年2期);周文娟《淺談“朱門酒肉臭”的“臭”》(《文學界》,2012年11期);甘正氣《朱門酒肉“臭”了嗎?》(《文史博覽》,2015年6期)。主張讀“chòu”的如:汪少華《“朱門酒肉臭”的“臭”是香嗎》(《文史知識》,1994年5期);余炳毛《“朱門酒肉臭”新解的誤區》(《文史知識》,1997年3期);樊維綱《杜詩“朱門酒肉臭”句釋義辨說》(《杭州師范大學學報》,1994年5期);馬敬芳《也說“朱門酒肉臭”》(《青海教育》,1997年5期);唐劍鋒《“朱門酒肉臭”的“臭”字音義》(《語文學刊》,2014年18期);李繼華《從修辭看“朱門酒肉臭”之臭》(《語文學刊》,2013年13期);邵水《“朱門酒肉臭”的“臭”不是香》(《咬文嚼字》,2006年7期);楊春霖(1989);莫礪鋒(2017);李運富(2019)等。主張讀“xiù”者的主要理由如下:第一,“臭”的本義指氣味,包括香和臭等一切氣味,所以可以指香氣;第二,肉臭可說,酒臭不能說;第三,詩中所寫的是寒冬季節,肉是不會發臭的。主張讀“chòu”者從“臭”詞義的歷時演變、詞類、對稱、表達技巧、用典等方面進行了論證,并針對讀“xiù”者的觀點和疑問進行了解釋和反駁,主要觀點有:第一,“臭”的本義雖指氣味,可是在杜甫寫詩的年代,表示“香”義的“臭”基本消亡了,表示“難聞”義和從此引申出來的“敗壞”義的“臭”則正在流行;第二,如果解釋為氣味或香味,這句詩就沒有了動詞,與下面的“路有凍死骨”一句便不對稱了;第三,從這首詩的意境和表達技巧上說,僅有酒肉的氣味或香味以至飄香,對比不夠強烈,只有說酒肉都放壞了,才更顯貧富之懸殊;第四,關于“酒肉臭”中“酒不能臭”的說法,楊春霖(1989)認為這是古代漢語中比較常見的偏義復詞現象,即雙音節詞只有一個起作用,另一個雖有若無,“酒肉”指的是肉,酒沒有什么作用,李運富(1998,2019)認為“酒肉臭”是“酒敗肉臭”的并言省文,即幾個相關的信息項本來都應該在語句中出現,而由于協調音節或簡便省事等原因只出現一個或部分信息項,“酒肉臭”是《新書》“廚肉臭,尊酒敗”的并言省文,這樣就不存在“酒”有沒有意義,“臭”跟“酒”能不能搭配之類的問題了,我們認為,“并言省文說”比“偏義復詞說”更有解釋力,因為大都數人認同“朱門酒肉臭”出自《新書》“今君廚肉臭而不可食,尊酒敗而不可飲”的觀點,“酒”并非“雖有若無”;第五,用典,“朱門酒肉臭”并非對朱門酒肉氣味的真實描寫,而是用典,初唐人編寫的著名類書《藝文類聚》中引了王孫子《新書》的故事:楚莊王攻宋,廚有臭肉,尊有敗酒。將軍子重諫曰:“今君廚肉臭而不可食,尊酒敗而不可飲;而三軍之士,皆有饑色。欲以勝敵,不亦難乎?”《藝文類聚》是初唐人所編類書中最著名的一種,對唐詩產生過重大影響,杜甫是一位“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詩人,對《藝文類聚》一定爛熟于胸,對楚莊王攻宋的故事也一定十分熟悉。杜甫晚年所作《驅豎子摘蒼耳》中的“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也運用了同一典故。從以上討論來看,讀“chòu”理據更充分,更有說服力。“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唐詩中的名句,各級各類的教學中都可能涉及,可是關于“臭”字讀音的爭議長期存在,如果作為學術討論,這是正常現象,無可厚非,但是作為教學內容,教材編寫者就應根據已有的討論,認真研判,給出明確的、統一的標注,解決教學中各執一詞、標準不一的現象。

二、個別字音標注不準確

標注不準確是指一字多音,在具體篇目中讀其中一個音,而對于該讀哪一個音的判斷不準確。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用梁元帝《采蓮賦》中的一句“妖童媛女,蕩舟心許”,其中“媛”字注音,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二2006年11月第2版、2012年5月黑龍江第8次印刷的版本中,標為“yuán”,但在人教版2006年11月第2版、2015年5月黑龍江第12次印刷的版本中標為“yuàn”。媛,《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里標有兩個讀音,讀“yuàn”,意義為“美女”;讀“yuán”,見“嬋媛”。《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讀“yuàn”,意義為美女;讀“yuán”,用于“嬋媛”中,“嬋媛”,疊韻聯綿詞。也就是說,“媛”只有在聯綿詞“嬋媛”中才讀“yuán”,單獨使用時讀“yuàn”,標為“yuán”并不準確。再如《勸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中的“跂”字,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三2007年3月第2版、2008年6月黑龍江第4次印刷的版本中標為“qǐ”,而在2007年3月第2版、2009年11月黑龍江第5次印刷的版本中標為“qì”。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標有“qí”和“qǐ”兩個讀音,讀“qí”的意義為“①多出的腳趾②形容蟲子爬行”;讀“qǐ”的意義為“抬起腳后跟站著”。《王力古漢語字典》和《漢語大字典》都標了5個讀音,分別為qí、qǐ、qì、jī和zhī,其中讀“qǐ”有“踮起腳跟”義,讀“qì”的意義為“垂足坐”。顯然,標為“qì”不符合《勸學》中的意思,標為“qǐ”是準確的。類似的還有《燭之武退秦師》中“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的“闕”字,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2000年11月第2版、2000年12月黑龍江第1次印刷的版本中標注為“jué”,2007年3月第2版、2008年6月黑龍江第4次印刷的版本中標注為“quē”。闕,《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標有兩個讀音,“quē”和“què”,讀“quē”的意義:①過失,疏失②同“缺”;讀“què”的意義:①古代皇宮大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借指帝王的住所②神廟、陵墓前豎立的石雕。《漢語大字典》標注了“qu蔓quē”和“jué”三個讀音,其中讀“quē”的意義有:①損害②虧缺,殘破③削減④短少,也作“缺”。讀“jué”的意義包括:①通“掘”,挖掘②通“厥”,指示代詞,相當于“其”。在“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中,讀“jué”顯然是不對的,正確的讀音應為“quē”。

三、個別字音標注錯誤

《蘭亭集序》“雖趣舍萬殊,靜噪不同”中的“趣”,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二2006年11月第2版、2015年6月黑龍江第14次印刷的版本中標注為“qǔ”,2006年11月第2版、2019年7月第16次印刷的版本中標注為“qū”。關于“趣”字讀音,吳媛媛在2011年就已經討論過,她通過對《說文解字》《漢語大字典》《王力古漢語字典》等8種字典、詞典的查閱發現,“趣”字沒有“qǔ”音,并指出,讀為“qǔ”沒有音韻學依據。在《蘭亭集序》中該字正確讀音應為“qū”。如果能參考這樣一些研究成果,教材中就可以減少類似問題的出現。綜上所述,教材在處理字音標注問題時,不僅要關注生僻字,也要注意雖不生僻但有爭議的多音字,對于“朱門酒肉臭”的“臭”一類的現象,要給出明確的標注;對于一些多音字,尤其是文言文中的多音字,更要謹慎處理,通過查閱字典辭書,多方借鑒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盡量準確標注。

參考文獻:

[1]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Z].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2006.

[2]李運富.論意域項的贅舉、偏舉與復舉[J].中國語文,1998(2).

[3]李運富.杜甫名句“朱門酒肉臭”訓解疑難二題[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

[4]莫礪鋒.“朱門酒肉臭”中的“臭”字怎么讀[N].中華讀書報,2017-06-07.

[5]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Z].北京:中華書局,2000.

[6]吳媛媛.“趣舍”中“趣”的讀音[J].語文建設,2011(1).

[7]楊春霖.“朱門酒肉臭”釋義辨正[J].古漢語研究,1989(2).

[8]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作者:閆顯霄 單位:哈爾濱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