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置入術觀察護理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0 07:12:00

導語:支架置入術觀察護理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支架置入術觀察護理分析論文

論文摘要:近年來,血管內介入治療快速發展,特別是新型血管內支架的應用,使頸動脈狹窄的支架植入術成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的有效替代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并發癥少、圍手術期病死率低、康復迅速等優點,現將我院開展的15例手術就圍手術期護理作一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齡53~73歲。腦梗死10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5例,經腦血管造影DSA證實有不同程度的頸動脈狹窄。介入手術入選標準:頸動脈系統血管狹窄程度超過50%或有癥狀雖然狹窄未超過50%,但狹窄的粥樣斑塊中有潰瘍形成,內膜撕裂、夾層形成,血管造影示造影劑滯留;無明顯的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

1.2結果本組1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血管內支架,其中右側頸動脈支架植入5例,左側10例。所有患者中有1例出現穿刺局部皮下血腫,7例出現術后低血壓、心動過緩,1例出現術后高灌注綜合征,無一例發生腦梗塞及腦血管痙攣。

2護理

2.1術前護理查閱病歷,評估患者病情,特別注意心肺功能。術前常規抗血小板治療,腸溶阿司匹林3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護士必須做好用藥指導,向患者說明用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責任護士應指導患者練習床上大小便及術中怎樣配合醫生。責任護士應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讓患者了解介入手術的基本知識,增強對手術的信心,消除或減輕其焦慮和恐懼心理。針對不同患者不同心理反應,我們通過精神支持療法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術前6h禁食,備皮,碘過敏皮試,造影前半小時魯米那鈉0.1mg肌注。本組有15例手術在患者的積極配合下順利完成。

2.2術中護理進入導管室后,向患者簡單介紹環境及身邊工作人員,再次心理溝通。建立靜脈通路,采用壓力泵控制好滴速,防止導管內血栓形成。給予心電監護及sp02監測,密切觀察患者神志、生命體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要經常詢問患者有何不適,緩解緊張及恐懼心理。觀察手術進程及意識變化,如發生意識障礙可能提示腦血管痙攣,準備罌粟堿或尼莫地平遵醫囑減輕腦血管痙攣;如果血壓高需要準備硝酸甘油靜脈滴注;如果出現迷走反射,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可給予阿托品靜脈推注,麻黃素靜脈推注,必要時給予多巴胺靜脈維持。

2.3術后及并發癥護理

2.3.1一般護理術后患者返回病房立即給予心電監護,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尤其是心率、血壓的變化以及意識及神經系統功能的觀察。囑患者平臥,避免頭頸部劇烈活動。絕對臥床24h,穿刺處鹽袋壓迫6h,穿刺側下肢制動8h,。術后遵醫囑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預防支架后血栓形成。

2.3.2皮下血腫嚴密觀察股動脈穿刺處有無滲血、腫脹或血腫發生。繃帶加壓包扎的松緊度是否適宜,,鹽袋壓迫6h,術后2h之內每30分鐘測足背動脈搏動1次,觀察足背動脈有無減弱或消失,皮膚顏色是否蒼白及溫度是否下降,腳趾活動情況,穿刺側下肢有無感覺障礙。囑患者咳嗽或排便時用手按壓傷口處,以防出血。囑患者穿刺側肢體制動8h,8~12h可以取健側臥位,穿刺側肢體小腿以下自動放松,自由屈伸。若出現穿刺側足背動脈搏動消失,局部皮膚溫低等現象,多提示包扎過緊或加壓過大,適當放松減壓后癥狀緩解。本組共發生1例穿刺部位血腫,經加壓包扎痊愈。

2.3.3.頸動脈竇反應手術中支架釋放刺激了頸動脈壓力感受器,反射性有血壓下降,心率減慢的危險[1]。嚴密監護患者的血壓及心率,每5至10分鐘測量1次,早期發現,心率減慢遵醫囑給予阿托品0.5~1.0mg靜脈推注,血壓下降給予多巴胺維持,但注意不要使血壓提升太快和過高,以免發生高灌注綜合征。本組共發生頸動脈竇反應7例。本組中5例病人在安全返回病房后出現血壓下降,2例支架釋放后就出現血壓下降,持續1~3d,均給予相應積極處理后得到糾正。

2.3.4腦血管痙攣注意觀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改變,有無頭暈、惡心及肢體麻木無力,如果出現上述表現考慮腦血管痙攣可能,及時報告醫生,遵醫囑給予尼莫地平靜脈點滴。本組中沒有1例發生腦血管痙攣。

2.3.5高灌注綜合征

過度灌注綜合征是支架植入術后常見且嚴重病癥之一,表現為頭痛、局部性和(或)全身性癲癇,嚴重可出現治療側腦出血[2]。本組1例發生高灌注綜合征,其頸動脈狹窄率達90%,表現為頭痛嘔吐,CT沒有發現顱內出血,應用20%甘露醇125~250ml靜脈滴注后頭痛逐漸消失。必要時可靜脈輸注血管解痙劑尼莫地平,使腦血管逐漸適應新的血液動力學變化。所以應及時發現病情,及時處理。

2.3.6尿色和尿量的變化

造影劑腎病是指放射學造影術后無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腎功能減退[3]。主要發生于接觸造影劑后的24~72h,據丁宇等報告1例支架植入術患者出現濃茶色尿,少尿[4]。所以觀察和記錄尿的顏色和量很重要,定時觀察尿量、顏色,并記錄每小時變化必要時監測腎功能常規尿液檢查。一般不宜大劑量使用甘露醇等脫水劑;術后早期囑病人多飲水和適量補液以促進造影劑的排出;禁用有腎毒性的藥物。

參考文獻

[1]李慎茂,董宗俊,武劍等.血管內支架在治療頸內動脈高度狹窄疾病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0,34(12):817

[2]李艷紅,姜衛劍1頸內動脈狹窄血管重建術后過度灌注綜合征〔J〕國外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4,12(5):330~330

[3]姜文兵,傅國勝.造影劑腎病預防的研究進展[J].臨床薈萃,2006,21(12):897-898.

[4]丁宇,陳貞芳,遲路湘等.頸動脈狹窄患者血管內支架置入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3.12.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