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評估分析

時間:2022-10-10 04:09:50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評估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評估分析

風險監測是通過準確及時地了解目標,掌握潛在的隱患,為解決風險提供參考依據,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是保證農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評估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能使人們對農產品的質量有足夠的了解,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1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的內容

1.1物理學檢測。物理學檢測是使用物理手段檢測農產品的質量,按照標準進行檢測農產品中的雜質等,一般物理學檢測使用的儀器有電導儀、水分活度測定儀等。物理學檢測主要針對的是重金屬元素等。1.2化學檢測?;瘜W檢測作為質量安全檢測的日常檢測方法,主要是使用極譜儀、紅外光譜儀、熒光光度計等儀器,分析農產品中含有的成分,檢測有害物質,如農藥、化肥等化學藥品的殘余量。1.3生物檢測。生物檢測監測的是微生物污染,主要是使用酶標儀、基因擴增儀等儀器檢測農產品中的生物毒素和微生物病原體,如大腸桿菌、禽流感病毒等都屬于生物檢測的范疇。這三種檢測[1]都包含抽樣、檢驗、推斷三個過程,這三種檢測方法中,化學檢測的使用最為頻繁,生物檢測結果精準,但應用最少。通過這三種方法可有效檢測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等有害雜質的含量,以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這是風險監測的主要內容。1.4風險評估的內容。風險是指健康不良效果發生的可能性及效果嚴重程度的概率,風險評估是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前或之后對人們的生活、生命財產等方面造成損失的可能性進行評估。風險評估的一般步驟有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膳食暴露評估和風險特征描述。風險評估的危害識別是通過風險監測識別產品中的物理、化學、生物風險因素;危害特征描述是在危害因素識別情況下進行,使用毒理學或流行病學描述效應劑量和反應關系。膳食暴露評估是定性定量地評估農產品或其他渠道的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的攝入量,一般采用的是逐步測試篩選的方法。風險特征描述是建立在危害識別,危害特征描述和膳食暴露評估的基礎上描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的風險,風險描述遵循計量保持在合理的最低水平原則。由于評估過程有著不確定性,對一定的人群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評估,將不同的暴露水平的風險量化,對不同化學物質進行風險分級。

2增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建議

2.1增加財政投入。目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和科學管理的要求相差較大,風險監測和評估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來看資金投入明顯不足,政府對于市場中的農產品質量要引起重視,,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過程中,爭取國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的財政支持,重視科學技術的投入,加大設備資源的投入,應用先進的檢測設備,引進專業的檢測人才,才能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發展。2.2健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風險監測評估體系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健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學科建設,農產品的種類豐富,要求監測評估體系具有涵蓋各個學科的知識儲備,包括生理生化學、毒理學、分析化學、藥物學、統計學等,充分運用已有資源,立足于農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聯合有關單位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全面評估農產品質量安全,有助于風險監測評估工作有效開展。二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在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過程中,制定詳細的工作流程,按照相關細則進行系統監測,使農產品質量監測更加規范化;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過程中,要統籌安排,落實責任到人,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質量,有助于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三是加強風險監測能力,有的實驗室不具備毒理學和生物學評估的條件,難以完成全面風險評估工作,這就要求風險評估實驗室通過引進設備和人才,或通過對已有人員進行毒理學、生物學培訓等方法,使實驗室人員具備專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知識,增強實驗室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能力。四是建立風險預警處置機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的核心是發現和解決農產品中潛在和未知的風險,相關的風險預警機制要通過政府部門組織并且提供專項經費,借助科研研究所的技術和人才進行農產品生產相關技術的改造,通過為農產品生產提供技術指導,并在技術指導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并處理風險,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通過這四個方面手段,可全面推進風險監測評估體系的發展,使風險監測評估系統化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2.3加強風險監測和評估交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云計算和物聯網在各個行業不斷被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也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信息技術、智能識別技術和智能感應技術的融合,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化管理,通過全面分析信息化數據,為風險監測和評估提供參考依據,保證評估結果的真實性,在監測過程中還要實地調查市場上的農產品,比對風險監測結果和實際的農產品質量,為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監測和評估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的監測和評估不能局限在國內,視野要拓寬到國外,與國外的風險監測評估部門開展穩定的合作和交流,使雙方的信息能夠及時通報,借鑒國際頂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結合實際情況,才能構建出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風險監測評估模式。

3結語

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們的身體健康相關,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進行嚴格的監測和評估,需要國家重視,加大對實驗室設備和人才的投入,逐步建立完整的風險監測評估體系,加強風險監測評估信息的交流,使風險監測和評估能夠進一步發展,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

作者:王藝霖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檢驗檢測中心

參考文獻

[1]井宏斌.淺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J].甘肅畜牧獸醫,2016(1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