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4 05:57:2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村公路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我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意見的通知》和《*市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實施意見》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區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適用本實施辦法。本辦法所稱農村公路是指經省交通主管部門認定的縣道、鄉道和村道。
第三條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應遵循“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確保質量、保障暢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第四條區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主體。區農村公路管理辦公室(設在區交通局)負責具體組織領導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發改、財政、交通、國土、建設、水利、公安、市容、環保、林副業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共同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
第五條各街道辦事處應當明確一名分管領導負責,并相應成立農村公路管理辦公室,配備專職公路養護人員和路政協管人員,加強轄區內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村民委員會(社區)應當在當地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組織農村公路沿線單位和村民支持配合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工作。
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思考
摘要: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農村公路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主動脈,同時也是確保農村居民得以便利出行的前提條件,因此交通管理部門必須對農村公路的管理與養護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基于此,筆者主要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以紅河州農村公路的建設情況為例,重點闡述了當前養護與管理工作的發展現狀,并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思考及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發展現狀;思考建議
紅河州地處云南省南部,北連昆明,東接文山,西鄰玉溪,南與越南接壤,國土面積3.293萬km2。紅河州境內地形錯綜復雜,山高谷深坡陡,導致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對于農村交通網絡而言。在“十一五”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紅河州農村公路硬化里程從“十一五”末的2785km,增加到11487km,特別是2017年底實現了全州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的目標,農村公路通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農村公路建設得到了質的飛躍,但是由于受到環境及經濟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在建設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較多的不足,導致公路出現病害問題,如裂縫等,需要工作人員及時地采取應對措施進行管理與養護。
1分析管理與養護農村公路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現代化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公路作為連接村到鄉、鄉到縣的傳輸紐帶,保證農村公路的暢通性,可以極大程度上推動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進程,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農村公路作為保障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撐,是脫貧攻堅的重大基礎。為此,提出了要進一步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的要求。交通運輸部根據該精神,隨后印發了《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養護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車,進本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目標。屆時將通過采取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開展示范縣創建活動、加強監督考核、加強資金保障等有效措施,確保到2020年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100%,縣、鄉道安全隱患治理率基本達到100%,縣、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設置率達到100%,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比例通客車比例達到100%等“四好農村路”建設目標。基于此,我們在繼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還要做好已建成公路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保證農村公路的質量安全和暢通性,實現農村經濟有效發展的目標。目前來看,全省乃至全國農村公路的建設標準普遍偏低,且缺乏完善的配套設施,加上對超載超限車輛缺乏管控等原因,對農村公路及行車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在公路建成之后,需要不斷地完善公路管理與養護工作,定期地檢查公路的路面情況,對于發生的問題,應予以及時的解決,保證公路的暢通性,實現預期的發展目標。
2農村公路管理與養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公路改革管理安排
穩步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為貫徹落實年中央1號文件和全國農村公路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交通,加強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做好年農村公路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依照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量力而行,突出重點,全面提升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健全路站養運發展機制,推進城鄉客運協調發展,努力實現農村公路交通又好又快發展目標。
(二)落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的新要求。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交通;落實改善民生、加強公共服務的新要求,服務農民群眾平安便當出行;落實建設創新型交通行業的新要求,著力推進理念、科技、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努力解決制約農村公路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新時期農村公路穩中求進、好字優先、科學發展。
(三)認真落實部《關于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廉政工作的意見》堅持預防與懲罰相結合。加強監督,做好農村公路建設中的廉政工作。
二、加大投入。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以及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意見》,加強我市農村公路管理與養護工作,確保農村公路安全暢通,下面我就承德市農村公路管理與養護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成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組織
根據《公路法》及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務院辦公廳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意見》規定,本著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原則,由各縣區人民政府組織各鄉鎮成立鄉村公路管理所,由主管鄉鎮長任所長,并配備專職管理人員1—2名,負責轄區內鄉級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每個行政村明確一名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該行政村道路的日常養護管理工作,管理人員工資由縣區財政列支。在管理人員配備上,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確保管理組織到位,管理人員到位,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系。
二、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使用與管理
根據冀政辦〔2006〕16號文件精神,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由市、縣級政府根據農村公路養護的實際需要進行統籌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保證農村公路得以正常養護。
縣級公路養護資金執行省廳下達的養護資金計劃,主要用于縣級公路的養護、養護工程和養護管理;鄉級公路養護工程資金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補助部分和市縣交通主管部門按規定配套組成,主要用于鄉級公路的的大中小修工程;村級公路養護工程資金由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補助部分和市縣交通主管部門按規定配套組成,主要用于村級公路的的大中小修工程。
農村公路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農村公路管理,保障農村公路安全暢通,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使用、養護管理和路政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村公路是指符合國家規定技術等級的縣道、鄉道、村道及其附屬設施。
第三條市交通主管部門負責全市農村公路的統一管理。
*市、*區、*區、平陰縣、濟陽縣、商河縣交通主管部門(以下統稱有關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管理工作。
管理農村公路養護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和規范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充分發揮農村公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05]49號)、交通部《關于印發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交公路發[2008]43號)、省政府《關于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晉政辦發[2007]5號)有關要求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農村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或者非法占用。
第三條本市轄區內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本辦法所指農村公路指縣公路、鄉公路和通村公路,包括: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和公路附屬設施。
第二章管理機構及職責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意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提高公路養護質量,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以下簡稱《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交通運輸廳《關于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府廳發號)、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在全省開展鄉鎮農村公路綜合服務站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交規劃字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交通運輸局《關于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府廳發號)等有關法規和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意見。
第二條本實施意見所稱農村公路是指我區按照國家規定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修建,經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注冊的縣道、鄉道、村道及橋涵、附屬設施等。
第三條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遵循“統籌規劃、分級管理、保障投入、確保暢通”的原則。
第二章管理機構與職責
第四條區人民政府是全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組織籌集區內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健全相關制度,對農村公路養護工作負總責。
**縣農村公路管理辦法
渦陽縣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管理,促進農村公路健康、持續發展,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鼓勵縣政府各部門、各鄉鎮政府建設農村公路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動員農民群眾踴躍參與農村公路建設,規范農村公路建設行為,保障農村公路快速、健康、有序的進行和建設目標的實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交通部頒發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及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結合我縣農村公路建設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農村公路包括縣道、鄉道和村道。農村公路建設應當遵守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因地制宜、經濟實用、注意環保、確保質量的原則。
農村公路中的鄉道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建設;在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村道由鄉村民委員會按照村民自愿、民主決策、一事一議的方式組織建設。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意見
農村公路(包括縣道、鄉道、村道,下同)是**市公路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農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礎設施。“九·五”以來,特別是“十·五”期間,**市農村公路建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比較合理的農村公路網絡,但由于重建輕管等因素,導致我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滯后的問題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管理養護主體不明確,責任不落實,養護資金缺少穩定來源、投入不足、養護質量不高等問題,影響了農村公路的正常使用和行車安全,降低了農村公路的投資效益,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為認真貫徹交通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通知》(交公路發〔20**〕400號)和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意見》(新政辦發〔20**〕80號)精神,推進我市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
農村公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基礎,也是廣大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載體。為了提高農村公路投資效益,鞏固建設成果,必須堅持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并重的原則,明確各級政府對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責任,強化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管理養護職能,建立健全和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加快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進程,促進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二、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
力爭用三年的時間,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我市農村實際的“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以區(縣)為主,鄉(鎮)、村配合”的農村公路分級管理養護體制和運行機制,保障農村公路的日常養護和正常使用,實現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正常化和規范化,充分發揮農村公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以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從管理體制的完善、養護隊伍專業化、養護管理技術的提升、養護資金渠道的拓寬幾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村公路;養護;管理
農村公路數據公共基礎設施,在農村交通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對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為了能夠推動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保證農村朝著現代化進步,需要提高對農村公路養護的重視。
1我國農村公路養護現狀
“要致富,先修路”,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這是毋庸置疑的。國家對農村的公路建設相當重視,近五年來,我國新建農村公路大約127.5萬公里,鄉鎮和鄉村分別有超過99.24%和98.34%鋪設了水泥路或者瀝青路。但是這仍然無法滿足農村對公路的需求,很多農村公路都在超負荷使用,久而久之,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路面損壞,如果沒有及時進行養護,那么必然會對公路的使用壽命、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等產生不良影響。經過分析可知,當前農村公路養護方面常見問題如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與現狀不相匹配、重建輕養、養護模式落后單一、責任落實不到位、工程技術人員和路政管理人員的配置數量明顯不足、養護資金缺少穩定渠道等問題,直接影響了農村公路的安全營運和健康協調發展。經過暴雨等自然災害后,清理塌方,并且修復擋墻、涵洞、邊溝等,這些工作都需要有大量資金給予支持,但是當前很多農村缺乏足夠的資金。通過分析我國農村公路養護現狀可知,想要提升農村公路養護效果,需要充分做好養護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提高公路養護的效率效果。
2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