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三個平臺積極開展與長三角地區干部培訓合作

時間:2022-06-03 05:42:00

導語:搭建三個平臺積極開展與長三角地區干部培訓合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搭建三個平臺積極開展與長三角地區干部培訓合作

**市為貫徹落實“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質”的要求,大力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干部培訓合作,充分利用上海、江蘇等長三角地區的先進經驗和雄厚師資優勢,積極探索開展培訓合作干部的途徑和辦法,通過搭建三個平臺,進一步推動了廣大干部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的提高。三年來,余姚市共邀請長三角地區知名專家學者舉辦各類培訓、講座30多次,培訓各類干部11000多人次;組織各級干部赴上海、江蘇等長三角地區實地學習考察10多次,參加人員760多人。

一是引入“外腦”,搭建“姚江講壇”平臺。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培訓的有效形式,開設“姚江講壇”,邀請上級有關領導和省內外知名專家、教授來姚主講,以定額培訓、自主擇訓、預約登記、組織調訓等相結合的形式確定參訓對象。由于同處長三角地區的可借鑒性,自論壇成立以來,注意加強與各大高校特別是上海、江蘇等長三角地區重點高校的合作,如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在舉辦過程中,堅持把握好三點,提高講壇質量:一緊扣中心設置講壇內容。每一個專題都緊密結合當前對領導干部能力素質的新任務、新要求,緊密結合市委的中心工作,提高了講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邀請復旦大學紀華強教授主講《公共突發事件與危機處理》,有效增強了各級干部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二力求高標準確定授課教師。每場報告會都安排著名高等院校的資深教授主講,在相關領域都具有較深厚的學術造詣,教學經驗十分豐富。三牢牢把握正確的授課方向。堅持在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念和科學政治理論的專家學者中挑選授課老師,杜絕出現一些過激言論,始終與全黨意志保持高度統一。2007年的“姚江講壇”每月一期,共排出了10個專題,舉辦了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民主政治、學習型干部隊伍建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公共突發事件與危機管理、《物權法》解讀等專題報告會,多名來自長三角地區的著名學者教授來姚講課,參加培訓人數達4000多人次,每位市管干部至少參加了3個專題以上的培訓,有效提升了干部教育培訓的檔次,提高了各級干部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二是對外交流,搭建學習實踐平臺。一是探索上派掛職渠道,3年內該市共選派20位優秀中青年干部到上海等長三角先進發達地區學習掛職。如2006年選派鄉鎮街道及部門負責商貿工作的領導,分兩批共12人到上海市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黃浦區經委、靜安區經委等有關部門進行掛職鍛煉,學習借鑒上海商貿管理工作的先進發展理念,實地調研當前商貿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向上海有關方面宣傳推介余姚市商貿經濟發展情況,推動了兩地在商貿工作等方面的聯系與合作。二是提供實地學習機會,如從2007年起,每年組織50余名優秀中青年干部到上海,實地學習考察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政策方面的內容,著力提高各級干部科學行政、科學決策的能力。三是建立教學培訓基地,幾年來在同濟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學院、浦東干部學院等建立培訓基地5個,為中青年優秀人才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幫助開闊眼界,提高實際工作水平。

三是內外聯動,搭建聯合辦班平臺。注重利用高校的教學優勢,借助外力、“外腦”,充分發揮專家教授理論層次高、信息量大、授課經驗豐富的特長,與長三角各高校合作,在余姚進行聯合辦學,積極營造“余姚無高校、高校在余姚”的培訓環境,培養各類高素質人才。自2005年以來,與上海等長三角地區共聯合辦班10多次,參加人數1000多人。具體從兩方面入手,提高各類培訓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一是針對實際需求分類施教。如著眼于進一步提高該市的公共管理水平,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舉辦舉辦了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班,共有60余名來自全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中青年人才參加;針對推進余姚的城市化進程、培養城建規劃專業人才的需求,和同濟大學聯合舉辦城建專業本科班,共40余人參加;著眼于開闊建設新農村的思路和對策,與上海浦東干部學院合作,邀請4位專家教授來姚舉辦新農村建設培訓班,該市共560名現職鄉鎮街道、部門領導干部參加了培訓。二是建立師資庫擇師施教,目前建立的高級專家師資庫已擁有浦東干部學院、復旦大學等院校60余位專家教授的教研特長、聯系方式等詳細,涉及黨建、經濟、法律、社科、行政管理等教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