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行政事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23 02:52:00
導語:審計行政事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刻領會黨的**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要在不斷深入學習領會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和內涵的同時,緊密結合審計工作實際,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審計全方位工作,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在努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服務的同時,不斷推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審計工作。審計在國家經濟社會運行中發揮了“免疫系統”的功能,各部門的內部監督加強了,那么,這些部門的免疫功能就提高了,發展就更科學、有序,效率就更高,效果就更好。為了更好地發揮“免疫系統”功能,在今后的行政事業審計工作中,應緊緊圍繞“推進法制、維護民生、推動改革、促進發展”這十六個字開展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要促進科學發展,更多地關注宏觀調控面臨的突出問題。各部門的預算執行,一方面要保障部門的正常運轉,另一方面要保障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當前,我們正面臨著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危機的挑戰,如何應對這次金融危機,中央和省政府都出臺了應對金融危機、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等措施,作為行政事業審計部門要將把這次危機轉變為一次機遇來貫徹落實,應更多地關注宏觀調控中面臨的突出問題,為更好地促進宏觀調控服務。為此行政事業審計應主動調整工作思路,主動觀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隨時把握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以促進資源節約和減少損失浪費、促進體制機制以及管理制度的規范和完善、評價公共政策的有效性為目標轉變思維習慣,從偏重于對單個單位的審計監督向關注宏觀層面的熱點問題的審計監督轉變,將審計范圍從一般預算資金拓展到整個政府性資金,在一個大的公共財政資金和資產運行框架內,關注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益,真正體現宏觀服務型績效審計理念。努力使單一的審計監督方式轉化為多重監督方式,積極促進審計成果轉化為決策的依據,發展的動力。
二是科學發展觀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審計重點要緊扣部門單位職責履行,通過對部門預算單位的審計監督,以推進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進程。省級部門預算單位是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其民主化、法治化程度的一個直接表現就是預算執行,預算的公開性、預算編制的規范性和科學性這些問題對民主法治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它規定著政府活動的范圍和方向,部門預算是整個財政預算的組成部分,提高部門預算編制和執行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對保障和推動民主法治建設有著基礎性作用。黨的**四中全會提出審計要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這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于民主法治的內在要求。在審計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要圍繞監督權力、緊扣監督職責,查處利用手中的權力為本部門或個人牟取私利等腐敗行為,以推進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進程。審計機關通過對政府部門和政府活動的監督檢查,對其責任履行情況作出評價,揭示各種問題,查處各種弊端,提出建設性意見,由此來促進政府部門更好地履行職責。
三是要促進深化財政體制改革。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發現,部門預算的編制、管理和執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其中很多不是部門自身的問題,而是體制性問題。比如某個專項資金存在的問題,可能是一方面資金不足,另一方面又資金閑置;又如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配置不公,致使各單位之間經營性資產的經營收益水平差異較大,經營性資產和收益管理混亂,影響部門預算編制的完善和準確性,并且擾亂公務員收入分配秩序,造成資源浪費和國有資產流失。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預算體制造成的。我們將重點對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及經營收益、部門預算執行內控制度進行專項調查,揭示行政事業單位支出混亂、信息失真等弊病,從制度評價和建設的角度提出建議和意見,促進部門預算不斷完善和規范。通過審計調查,把這些體制性障礙揭示出來,研究如何改進和完善體制。
四是發揮審計建議性作用,促進制度完善。建設性決定著審計的生命力,決定著審計能夠在多大范圍內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揭示問題、查處問題,僅僅是履行了法定職責的一部分。在揭示問題、查處問題的基礎上,更好、更多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這就是建設性,就是全面發揮審計免疫功能的體現。也就是,我們必須以批判的眼光和態度去審查每個項目、每個事項、每個單位和每筆財政資金。通過審計發現問題、揭示風險、做出處理,發揮審計的批判性作用,這是審計機關最基本的職責。沒有批判性,就沒有建設性,審計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批判性是建設性的基礎,建設性是批判性的升華。通過批判性地指出問題,建設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促進各方面工作的順利發展,審計工作的作用就得到了全面的發揮。行政事業單位有很多違紀違規和管理不規范問題,是因為制度、規定本身不合理造成的。比如部門單位一般預算年終結余很大,但很多單位都存在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的問題,主要是一般預算財政資金不能保障人員經費、存在缺口,只能擠占專項經費。這些問題,需要相關部門一起研究,從制度上來解決。因此2009年我處的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中,把定額作為一項重點內容。通過審計,分析問題原因,從制度上研究,防止出現屢審屢犯。必須從強化行政事業審計建設性作用的角度出發抓好審計成果的開發、提煉、運用、分析和挖掘。從微觀入手,著眼于宏觀,加大對同類問題、同類單位審計成果的整合力度,并從體制、政策和管理的層面剖析成因,尋找從源頭上和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的意見和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和其他部門工作提供支持。
五是要部門預算執行審計要致力于促進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積極開展績效審計。要按照黨的**三中全會《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的“建立預算績效評估體系”的要求,績效審計是今后的發展方向,隨著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的不斷規范,審計機關更多的力量要放在績效評估和績效審計上,要檢查資金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同時,要評估項目的社會效果、經濟效益和環境影響等。對部門預算、公共財政資金,特別是專項資金的績效狀況,通過審計,使資金真正實現政策目標,取得最佳的使用效益,推動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我們的部門預算執行審計要致力于促進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
六是積極開展聯網審計,將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揭示和反映問題是審計機關的職責所在,但揭示和反映不是審計的目的,審計最根本的目的是促進整改提高。因此要將部門預算執行審計與日常監督結合起來,積極探索部門預算執行聯網審計,利用聯網審計適時性、遠程性和高效性等特點,擴大審計覆蓋面,及時發現問題,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同時也有利于將更多的力量放在預算績效評估上,應用分析模型,通過有效的點面結合強化審計深度,切實提高行政事業審計的預防性作用和促進性作用。
- 上一篇:政府審計建設剖析材料
- 下一篇:審計財政工作創新計劃
精品范文
4審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