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電力經驗交流
時間:2022-09-24 01:40:00
導語:一流電力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漢川供電局隸屬湖北省孝感供電局直管,有110千伏變電站4座,35千伏變電站11座,主變壓器29臺,變電容量287050千伏安。110千伏輸電線路6條96613千米,35千伏線路18條210092千米,10千伏配電線路84條1444453千米,6千伏泵站專線4條,供三個跨流域泵站。全市農村通電率100%。2002年售電量為381億千瓦時。
近年來,該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實現企業現代化管理為目標,以科技創新為靈魂,以管理為重點,實行一流的服務,取得了一流的效益。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光榮稱號;被國家電力公司授予“電力市場整頓和優質服務年活動先進集體”;被省公司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該局在漢川市社會公眾行業行風評議中名列第2名。2002年9月,被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電力公司授予“第一批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作先進市”,同年11月,被國電公司授予“全國一流縣供電企業”。
一、增強市場意識,特色服務創一流。
改善供電網絡,夯實服務基礎。從1998年起,該局大力實施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順利完成了第一期農網中低壓改造工程,新建10千伏線路488063千米,改造10千伏線路654759千米;新建臺區217個,容量21500千伏安,改造臺區861個,改造配電變壓器407臺,容量43820千伏安;新建低壓線路2053229千米,改造低壓線路1932519千米,按照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構建了以兩座220千伏站為總電源點,分別對4座110千伏樞紐站構成環網,4座35千伏站以相關的110千伏站為電源點形成雙供,其它35千伏站供電區域均形成10千伏互備構架。城網供電形成手拉手。全局15座變電站,有8座變電站實現雙電源供電。
在進行本市電網建設的同時,該局積極實施變電站設備改造,運用有載調壓、變電站微機保護控制、采用無油化開關新技術為實現供電可靠性目標提供技術支持。同時也增強了企業自身效益,實現了服務與效益的雙贏。2001年,該局供電可靠率RS3城網99971%,農網為99472%。
實行以德治企,規范服務行為。該局堅持在供電服務的機制上創新,樹立“電能無包裝,包裝供電人,電力無商標,服務創品牌”的用電服務新理念。并向全市城鄉用電客戶推出“陽光電波”服務,以“陽光”的透明規范職工行為,以“電波”的速度提高服務效率。堅持“九公開”,即公開服務程序、公開服務標準、公開電價政策及各種收費標準、公開電價、公開電量、公開電費、公開服務時限、公開電能質量及可靠性指標、公開投訴舉監督措施。著力抓好五個落實。一是落實領導深入基層,深入客戶了解社情民意,領導干部每月有10個工作日下基層服務,了解職工生產生活要求,了解客戶要求,解決實際問題;二是落實農網抄表到戶、收費到戶、銷售到戶、服務到戶;三是落實舉報有獎措施,加強社會監督力度,規范員工行為;四是落實一口對外服務,提高服務效率,滿足客戶精神需要;五是落實特事特辦制度,急客戶所急,先裝表送電,后補辦用電手續。
該局著力實現服務理念的根本轉變,把過去供電企業內部的行政性機構供電所,改造為推向社會前沿、為用電客戶營造舒適辦事環境的公益性商業場所,在全市建立27個供電客戶服務窗口,推行“二制三服務”。即實行用電營業客戶制、首問負責制和文明禮貌服務、舒適便民服務、客戶查詢服務,員工由坐等客戶上門為主動門前恭迎接待,成為引導客戶代辦其事的營業員。各服務網點用服務宗旨規范人,嚴明紀律約束人,簡捷高效激勵人,先進典型鼓舞人,全方位、全過程抓好全員優質服務。我局涌現出受到省總工會“巾幗建功立業先進集體”城區供電分局女子抄表班等一批優質服務先進典型。2002年人大評議滿意率達到100%。
改革管理體制,完善服務網絡。該局不斷深化農電體制改革,在全市各鄉鎮場農電管理站歸建后,打破鄉鎮場行政區域界限,以就近服務為原則,重新組建營業機構,在原有11個站所合一的供電所基礎上(原名稱為分局),增設至27個供電所,每個供電所窗口健全,服務功能完備,服務半徑在6公里以內,確保“三公開、四到戶、五統一”的貫徹落實,確保服務承諾兌現。在管理上大膽嘗試兩級模式三級考核機制。在監督機制上,機關監督全局,在考核管理機制上,機關考核原站所合一供電所,新組建的供電所按照屬地原則接受原站所合一供電所考核與監督。
二、推進現代管理,實現效益創一流。
安全生產保效益。安全管理科學規范,實現了年度“雙零”目標。截止到2002年12月10日止,全局安全長周期運行2570天。
責任到人,預防為主,提高安全運行管理水平。一是強化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實行三級安全目標管理和安全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層層分解,做到個人保班組、班組??剖摇⒖剖冶H?。同時,在堅持有效開展安全活動的前提下,把安全工作向家庭延伸,全方位營造安全工作氛圍。二是強化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建立健全了安全監察網絡,至上而下,營造違章必糾、自覺防范的安全管理氛圍,形成了安全監察網絡常規監督體系;職工代表民主監督體系;班組安全互保相互監督體系;違章記分日常監督體系;各類安全檢點監督體系。三是強化安全生產考核體系。形成了月度綜合獎懲考核部門、安全生產保證金考核重點、違章記分考核全員的安全獎懲考核體系。四是強化安全標準化體系。積極推行安全規范化管理和安全性評價工作,開展爭創無違章企業活動,按照“貴在真實、重在整改”的原則,對照標準從生產設備、勞動安全與作業環境、安全管理三個方面對全局所有單位進行查隱患,促整改,抓落實。同時,加強了外包隊伍的安全資質審查與管理,促進了我局安全生產形勢的長期穩定。
改造整治,夯實基礎,提高電網設備管理水平。在實際運作中,把電壓合格率、供電可靠率、設備完好率作為重點和難點,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逐一攻關,逐一解決。一是不斷強化配網管理,不斷提高供電可靠性。其一是實行停電時間及戶數目標管理。堅持年控制、季分析、月平衡、周安排,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基本杜絕了臨時停電,有效地縮短了停電作業時間。其二是大力開展狀態檢修。在線路絕緣化水平不斷提高,在線監測裝置廣泛使用以及變、配電設備無油化率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全面推行了狀態檢修。二是強化科學管理,不斷提高電壓合格率。首先合理布置電壓監測點,對布點電壓監測儀按規定跟蹤監測。其次根據電壓和主變無功運行變化,及時投切無功補償裝置和調節主變有載調壓開關。2001年有載調壓1158次,電壓合格率為9898%。三是加強缺陷管理,確保設備完好率。建立了完備的生產管理制度,對設備的缺陷管理作了明確規范,按規定周期進行設備的巡視,對發現的缺陷,依據“緊急缺陷不過天,重大缺陷不過周,一般缺陷不過月”的總體原則,列入檢修計劃,超前實施處缺工作,對處缺結果回執存檔,從而確保了主網設備的完好率均為100%。
市場營銷增效益。該局以市場為導向,客戶為中心,實行營銷理念,抓出電力增供擴銷的特色。一是筑巢引鳳,用真誠服務吸引境內客戶回歸用電。2002年通過鄉鎮偏遠地區農村鄉鎮企業用電的回歸,新增電量1900萬千瓦時。二是改善供電質量,確保重點工業用戶的增長勢頭。我局實施大客戶營銷戰術,提高骨干企業用電量。2002年,全市大宗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5%。三是積極為客戶排憂解難,開拓營銷渠道。馬口水泥廠因排污超標被關閉停產,局領導主動上門獻計獻策,牽線搭橋,四下武漢招商引資為該廠請來三家合資伙伴,投資800萬元對水泥制造設備進行全面技術改造,使瀕臨破產企業起死回生,重新投入生產,年用電量達900萬千瓦時。
降損節能挖效益。一是強化技術降損管理。分別對15座變電站安裝或改造了無功補償裝置,提高了電網的功率因數。共安裝無功補償裝置1005萬千乏,安裝客戶無功補償裝置141萬千乏;同時對13臺主變進行了有載調壓更新和改造,總容量為1991萬千伏安;對10千伏配網及低壓電網按照小容量,密布點,短半徑的原則,進行了重新規劃、建設和改造,縮短了供電半徑,提高了供電質量。在管理上,加強線損分析,合理分配負荷,提高電容的可用率和投運率;實行經濟調度電網,適時調節變壓器分節開關等措施的落實,把技術線損降到了最低。二是重點加強管理降損力度,做到年有分解,月有考核,實時監察、定期普查,有效控制跑冒滴漏。其一是按臺區、線路層層分解線損指標,下達計劃任務,做到目標到人、責任到人;其二是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每月對完不成任務的人員實行重懲,獎罰分明;其三是定期開展線損分析,及時制定降損措施,督促實施到位;其四是加強計量裝置管理,嚴格按周期和規程要求校驗,執行表計輪修輪換制度,使表計標準率,調前合格率均達到100%,大力推廣微電腦計量箱,杜絕管理漏洞;其五是加強城區公變臺區線損整治,實行分區、分壓、分線、分臺區考核,加大獎懲力度;其六是加強用電稽查打擊力度,規范整治用電秩序。2002年綜合線損率預計達64%,低壓線損率為107%。
電費回收顯效益。該局局率先在全省縣級供電企業告別歷欠電費的歷史,從2000年起,連續兩年被省電力公司授予“電費回收先進單位”。全市電費回收率、上繳率均達到100%。具體實施“五管齊下”回收電費措施:
一是建立向上匯報制,爭取政府協助管理。采取“經常上門專題匯報、定期請進來重點匯報、召開聯席會綜合匯報、編發簡報書面匯報”的方式,贏得地方政府對電費回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建立內部責任制,落實崗位目標管理。從科室到班組,層層簽訂“電費回收責任狀”。定領導、定專班、定任務、定時間、定區域、定職責、定獎懲,堅持局長包片,科長、站所長包線,班組長包點,崗位責任人包村,包企業,包戶。并與工資獎金、補貼,評先、表彰、晉級緊密掛鉤,按月考核,按月兌現。
建立月結月清制。推行客戶分級管理。對享受降價優惠的高耗能企業,實行電費月結月清;對不按要求繳納電費的企業,通過修訂《供用電合同》的方式,調整繳費周期,及時回收;對有拖欠電費習慣的用戶,實行資產擔保,以物抵押的辦法,督促其按月交清電費;對抗災電費通過優質服務感化各級政府,取得支持。
建立用電合同制,強化用電合同管理。從2001年起,分期分批重新與客戶簽訂了用電合同,將客戶的當年電費、違約金列為合同條款,約束供用雙方依法履約。同時,采用先進技術,全面推行微電腦計量箱,使80%的工業客戶,實現了先買電,后用電,電費回收逐漸步入了科學化管理軌道。
建立約束監督機制,抓好稽查依法管理。從保障用電秩序入手,深入持久地與司法部門全面開展反竊電斗爭和用電稽查。2002年,共查獲竊電和違章用電83起,追補電量262萬千瓦時,追補電費1036萬元,收取違約使用電費34萬元。公安部門還抓獲竊電份子17人,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2人,批捕1人。
成本管理出效益。一是加強預算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對全局項目實施預算首問制,加強了預算對各種經濟行為的約束;二是嚴格資金的使用審批手續,強調先審批,后執行,做到資金管理上高度集中,計劃執行上綜合平衡,實際操作中統籌調劑;三是改革基層單位財務管理體制,建立財務集中、業務托管的大財務管理中心,對全局生產經營資金管理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口徑的財務監督;四是加強審計監督,堅持規范合同管理,堅持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相結合,把財務監督延伸到基層,延伸到每個職工。
科技興電為效益。近幾年來,投資330萬元,用于調度自動化通道建設,敷設光纜65公里,光纜覆蓋面達50%以上,目前,正在將局域網以2M端口向基層延伸。先后開發運用了MIS系統、辦公OA系統、觸摸查詢系統。1999年率先在全省推廣使用輸變電GIS地理信息系統。各營業窗口均實現計算機化,發票管理微機化。機關各科室及各部門實現辦公無筆化。生產管理系統、用電管理系統也處于開發試運行當中。同時,加快無人值班站改造步伐,全局15座變電站全部實現無人值守。
文明進步促效益。一是圍繞“五好”領導班子目標強化班子建設。領導班子團結務實、廉潔勤政、開拓創新,連續三年被孝感市局評為“五好”領導班子;二是扎實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加強教育、完善監督機制,落實各項廉政制度,源頭治理和預防腐敗措施得力,連續幾年無違法亂紀行為;三是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14個支部全部建成“標準化”黨支部;四是不斷提高職工思想與科學文化素質,實施全員培訓,提高崗位技能,在上級各項比武競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
- 上一篇:電力人才管理創新交流
- 下一篇:電力服務樹形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