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村級組織建設思考

時間:2022-10-12 10:42:00

導語:改進村級組織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進村級組織建設思考

近年來,**縣委堅持把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同提高農村工作水平、夯實農村工作基礎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的新途徑,著力構建村級組織建設的新機制,村級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村為主"工作得到有效落實。我們的做法是:

一、完善村級組織設置,創新村級活動方式

針對農村經濟結構加速轉換,黨組織的活動方式和黨員活動范圍變多變寬的狀況,縣委著力完善村級組織設置,大膽創新村級組織活動方式。一是調整黨組織設置。我們按照"有利于發展農村經濟、有利于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加強同農民群眾的聯系、有利于提高黨在農村的執政能力"的原則,因村制宜,科學設備農村黨組織。根據農村黨員進城務工經商多且居住固定的特點,成立了**縣個體私營企業黨委,下轄9個黨支部,管理進城務工經商黨員169名;根據農村非公企業小而分散的特點,實行村企聯建黨組織,凡黨員人數3人以上,且具有支部書記合適人選的單獨建立黨支部,凡正式黨員不足3人的臨時掛靠村黨支部聯合建立黨組織;根據產業結構的發展變化,打破村組、城鄉界限,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近、便于活動的原則,成立黨支部或黨小組。同時,廣泛武藝"三先"活動,即重大問題黨員先知、難點問題黨員先議、解決問題黨員先行,充分激發村級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真正做到把黨組織設置在關鍵處,讓作用發揮到點子上。二是發展農村經濟聯合會??h委認真貫徹郴辦字〔**〕48號文件精神,全力推行以村黨支部為核心,以村民自治為基礎,以經濟聯合會為載體,以致富群眾為目標的"支部+村委+經濟聯合會""三位一體"工作模式。在具體工作中,我們采取了"先買票再上車"和"先上車后補票"兩種方式,重點對具備一定產業規模和效益發揮較好的村,按照邊發展、邊規范的思路幫助建立村經濟聯合會,并指導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對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產業暫未形成規模的村,實行先組建經濟聯合會,再領辦創辦各類專業合作組織,逐步發展和形成產業規模。截至**年底,全縣已發展農村經濟聯合會218個,發展會員9912個,帶動農戶2.42萬戶,基本形成了以臍橙、烤煙、板栗、烏梅、金秋梨、鞭炮、運輸等產業專業協會為依托的農村經濟聯合會組織體系,促進了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相融互動。梅田鎮上竂村有臍膯、茶葉、養豬三個專業協會,他們在村經濟聯合會的領導下,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經營,供銷一條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年,上竂村人平純收入達到8620元,比上年增加了2200元。三是組建村級工會組織。我們針對農村個體私營企業和村集體企業的加速發展,大量的農民進廠入企,其身份由農民轉換為職工這樣一個實際,著力實施"黨工共建"工程,重點在企業較多的村分別組建了外來務工人員工會、行業企業工會、企業工會分會和企業工會小組等32個村級工會組織,發展農民工會員2157人。各村級工會組織在村黨組織領導下,既當好會員的"娘家",又做好企業的"參謀",為全縣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加強村級組織管理,激發村級工作活力

為全面激發農村基層干部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解決他們"不會干、不肯干、不敢干"的問題,縣委牢牢抓住激勵和約束兩大環節,著力推進管理機制創新。一是對村黨支部實行分類化管理。按照"支部申報--鄉鎮初評--組織考核--縣委審定"的程序,對農村黨支部實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和分類管理,考核內容分為基層基礎、經濟建設、計劃生育、社會治安、廉政建設五大內容。凡考核評分在98分以上的定為紅旗村黨支部,90-97分的定為一類村黨支部,76-89分的定為二類村黨支部,75分以下的定為三類村黨支部。對紅旗支部和一類支部,縣委分別給予3100元和1600元的表彰獎勵,并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授牌;對二類村黨支部,由鄉鎮黨委針對其薄弱環節進行幫助和扶持,促其進類;對后進的三類村實行重管,鄉鎮黨委成員駐村,縣委派駐工作隊整頓。二是對村干部職數實行規范化管理。**年初,縣委下發了《關于確定全縣農村干部編制的實施》方案和《**縣農村定員干部規范化管理暫行規定》,對全縣347個行政村按照人口多少確定類別和村干部職數。凡2000人以上的定為特大村,1500-2000人的定為大村,800-1500人的定為中等村,800人以下的定為小村,并依次設定員干部職數6人、5人、4人、3人。農村定員干部由鄉定鄉管改為縣定鄉管,主要崗位為村黨支部書記、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會計、治保主任、計生專干,一人可兼任多個職務。同時還對農村定員干部的條件、職責、管理、呈報、補選等,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通過對村干部職數實行規范化管理,全縣減少村干部294名,既減輕了鄉村經濟負擔,又提高了村級工作的效率。三是對村干部實行績效化管理??h委統一制定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年底由縣委組織部統一組織、鄉鎮黨委負責實施??冃Э己说闹攸c包括村干部履行崗位職責、實際工作績效和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的情況,實行群眾測評與組織評定相結合、定量考核與定性評價相結合。依據得分情況,按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依次確定每個村級班子和每名村干部的考核等次??己说却沃苯优c村干部的工資、補貼掛鉤,優績優酬,獎優罰劣。

三、強化村級組織保障,夯實村級工作基礎

縣委根據村級組織"工作開展難、待遇落實難、保障到位難"等問題,堅持從政治上和生活上關心農村干部,不斷強化村級組織的工作保障。一是強化村干部的經濟待遇保障。一方面,實行農村定員干部補貼縣、鄉、村三級負擔,按照略高于當地農民人平純收入和能夠承擔養老保險的原則,對村干部的工資實行大幅度提升,由**年的每人每月12.33元增加到**年的支書、主任每人每月350元、其它干部每人每月300元。另一方面,實行退崗村主干優待金制度,財政每年預算35.2萬元,對在村主要干部崗位上累計工作20年以上的退崗村干部,從**年開始每人每年給予優待金360元。二是強化村級組織的日常運行保障。針對取消農業稅后個別村集體均無收入、辦事無經費的問題,從**年開始,縣級財政每年預算152.3萬元,按特大村每村每年6000元、大村每村每年5000元、中等村每村每年4000元、小村每村每年3000元的標準將村級辦公經費全額預算,按時下撥到各村在鄉鎮財政的村帳專戶。三是強化村級工作的政策扶持保障??h委著力于"鄉有支柱企業,村有主導產業,戶有致富門路"的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加大農村工作扶持力度??h財政每年預算640萬元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安排100萬元財政貼息貸款資金扶持農村產業項目建設。縣委、政府明文規定,從**年開始,各部門新增項目資金的60%用于農村建設,縣直42個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制定實施優惠扶持農村政策,并向社會公示承諾。縣委組織部建立了組工干部駐鄉聯村制度,每位組工干部負責指導1-2個村抓好村級組織建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與此同時,縣政法部門切實維護村級和村干部的合法權益,匡扶正氣,狠剎歪風,近三年先后查處了18起傷害、打擊報復村干部的事件。